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基于教学体系的美术教育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美术教学体系的多重困境
(一)因袭旧制,抱守单一体系我国美术教育虽然起步不晚,但存在明显的历史断层。随着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新的教育制度与体系的全面推行和完善,美术教育教学体系也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新的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得到根本的贯彻。多年来,美术教学体系形成了自中心辐射全国的同构性,主要是由高及低,从高等教育向基础教育逐渐普及并稳定下来,这期间虽有纵向的社会原因导致的中断和横向的地方性带来的一定程度的风格特色,但其实没有根本的差异。美术教学体系形成的历史性伴随着整个社会结构和教育体制的发育、成熟,继而构成强大的体制内生性并以惯性运转,再加上官方权威的加持,于是层层因袭,历久而趋于僵化。在我们的教育中,一贯将问题意识视为“非法”,掩盖矛盾冲突,真正有益的反思得不到响应,这也造成了美术教育难以自我修复、更新的状况。现行美术教学体系的单一主要体现在对绘画教学的极度偏重上,而在绘画教学中又仅以西方写实主义绘画基础的教学为基本内容。例如,素描教学在现行教学体系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被认为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而实际上这种素描教学因循的仅仅是写实主义的艺术观念和技术训练。假如一个适龄的孩子决定学习美术,他就必须彻底抛弃早年的“涂鸦”,走上以“写实”为标准“专业”的学习道路;而一个“专业”的美术教师也一定要具备扎实的写实素描基本功。他们之间的“教与学”从此将抛开想象、情感和个人趣味,开始围绕一些具体的对象,如石膏体、静物和人物等展开,通过对形体结构、透视与空间的准确模仿及线条、明暗等手段的运用来再现眼前的对象,过程按部就班,目标明确单一。由于学生的学习内容被限定于写实性的素描、色彩等范围,这种基本功训练主导的美术教学产生了严重的同质化,可以成功地泯灭个人差别,达到“千人一面”的训练结果。回望历史,现行美术教育、教学体系在建立之初就与民国时期百花齐放的美术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割裂,其根系和主干已基本与欧美、日本留学归国人才的影响撇清,而是直接移植于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教学体系,来源非常单一,也未经过与本民族文化的长期相互融合、沉淀。在计划体制内部,一切均是同构的。美术教学也同样被统辖在整体的计划之内并被注入鲜明的意识形态目的,这给教育、教学乃至创作设置了严密的实践规条。美术工作隶属于宣传工作,个性化的美术创作被严厉禁绝。直至改革开放后的社会解冻,艺术教育开始拥抱久违的自由。在文艺书籍和各类印刷品的冲击、启蒙之下,美术教学自此接受了更加复杂的外来影响,西方古典传统的绘画观念、形式渗入课堂,有些师生甚至已经不满足于此,积极接受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了。但是,体制之内的教学体系所具备的强大运转惯性可以碾压任何创新的思想和行动,无论是积淀深厚的古典传统还是标新立异的现代艺术,这些均未能成就美术教学新体系的创立,教学模式和评价标准仍牢固地沿袭下来。虽然不能否认这个教学体系培养的人才奠定了我国美术教育的基础,但我们再也不能抱残守缺,而应有足够的眼界和胆识,理性地看待这一移植体系本身所具有的偶然性、强制性并分析其弊端。历史固然不存在假设,教学仍需在既定的体系上展开自救,但是这个单一、僵化的教学体系在今天必须面对质疑和改造。放眼西方与东亚诸国,宽松的环境孕育了健康的文化生态,尤为可贵的是,强调多元、创新的美术教育既没有离弃自身传统,又能融于当下文化语境,致力于文化创新。只有展开对美术教学体系单一化的反思,才能破除偏执与盲目自信,进而才能直面危机,更新“系统”并接应现实。缺乏问题意识和体系反思,终将危及艺术教育和文化。
(二)囿于体制,拒绝兼收并蓄美术教学不仅长期抱守单一体系,还囿于体制,画地为牢,拒绝与时俱进,排斥非官方艺术思潮和形式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来自西方文化的冲击,各种艺术思潮和形式层出不穷,艺术家不断突破创作禁区和观念、实践的边界,大大地拓宽艺术创作的自由,促进了艺术生态的多元化,国际艺术、文化交流也愈加频繁。2000年的第三届上海双年展对国内外当代艺术创作进行了首次大规模的呈现,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官方迫于当代艺术现实的强大存在而予以迟到的承认。[2]此后,一些重要城市陆续举办三年展、双年展等常设当代艺术展,而当代艺术区也在全国遍地开花,画廊、美术馆等各类艺术机构的陆续进驻不仅丰富了城市文化生活,也活跃了当代艺术市场。与此同时,大批艺术家开始参与国际重要艺术展览,不仅个人获得西方艺术界的承认,也刷新了西方人眼中的“红色中国”的陈旧认识。在这种情况下,体制内、外的艺术圈之间此消彼长,美协、画院、文化馆和学校美术教育系统内都开始有当代艺术的渗透、影响,但这种关系是局部的,不能根本改变两者之间的对立。艺术界的分化也导致了对美术教育、教学认知和学习目标的差异。例如,基于当代文化的艺术实践将绘画视作一种自由的、人人可为的表达方式,并不需要特定的基础,更不能认同将写实主义的基础训练视为必经之路;而体制内美术教育仍然固守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基础的观念,尤其是将写实主义的造型为内容的基本功训练作为学习的根本加以强调并贯彻。此外,前者的开放性也促使其鼓励任何人在艺术上的天性追求和自由表达,后者的保守则将对特定内容、方式的学习看作艺术专业必需,从而制造了隔开“业余者”的壁垒,既拉大了与非艺术性的美术教育的距离,也造成了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生硬脱节。回顾艺术史,工业文明催生的摄影术及其他复制技术的发展使传统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塑等)的记录性写实功能落于弱势,艺术开始了对其本体的探索和“现代化”的进程。自印象派以来的艺术史贡献了极其丰富、多元的艺术形态和语言方式,这不仅提供了以多样化的方式认识和表现世界的经验和知识资源,也让我们得以重新认识传统的复杂性。西方主流美术教育早已适应了新文化、艺术现实和工业生产的需要,在对学生的美术素质和实践技能的培养过程中遵从开放的理念,格外重视自由的个性化探索和想象力的拓展。此外,随着社会需求的多元化,美术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也在发生改变。英国设计家理查德•卡特(RichardCarter)认为美术(狭义)以心灵为中心,工艺以手为中心,设计以脑为中心,专业美术教育多侧重其中一个类别展开,而基础美术教育则应当三者兼顾,这会促进受教育者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3]因此,如果秉着尊重历史又关怀现实的立场,专业和非专业的美术教育都应该重估现有美术教学体系中的内容和手段,正视美术素质培养和技能训练在“写实”之外的多样性需求,接受各种不同的美学观念和形式。在今天仍被广泛推行的美术教学中,既对自身传统的有限性缺乏反思,又囿于体制而拒斥当下社会文化现实和艺术新生态的新需求,这严重地阻碍了美术教学体系的更化,使其远远滞后于时代。
(三)急功近利,压制个性与创新美术教育、教学体系的僵化是整个教育体制弊端的局部体现。长期的社会发展不平衡和教育政策导向的失误,使高考升学成为国人心目中提升社会地位和追求未来生活的“独木桥”,即使大幅度的扩招和已经广泛凸显的就业压力也不能改变这一状况。那么,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功利性教学思维从高中泛滥到小学、幼儿园,美术教育在这样的教育、教学秩序里是被长期忽视的,而当它被重视的时候,也通常是被当作升学的捷径和利用工具。我国各级学校所广泛存在的简单、粗暴的绩效量化考核进一步强化了“发展是硬道理”的快速建设思维,鼓励了把升学率当成单一指标的教育、教学模式。在这样的环境中,无人重视美术教育的深远意义和方式、方法的改善,更不会有人关心美术教育、教学体系在不同学校中的功能、定位以及体系本身的弊病了。既然只有升学是有效的,无人会把成本持续投入到长期见效的行动中,严肃的实验性教学和创新工作不被认可,短期利益压制了创造的活力,只是催生了如火如荼的美术补习班和考前培训市场。这种在学校“体外”发展、壮大起来的美术教育在最近十年来为全国各类美术院校输送了数以百万计的生源,也将美术教育推进到“机器化大生产”的难堪局面。在利益至上的教育教学环境里,单一、僵化的美术教学体系不会得到反思和改善,反倒可以铺就一条“快速致富之路”。各种补习班的美术教师都在应试的向度上积极“创新”绘画教学模式,设计快速有效的训练方法和步骤,学生只需要绝对服从和按部就班就可以达到训练目标,画出符合标准的习作。无论教师还是学生,确保收效最佳的方式就是遵从给定的标准,扼杀一切包含不确定因素的创新尝试,哪怕仅仅是表面风格的不同也会被及时叫停。以风靡全国的“杭州色彩风”和“央美素描风”为代表,考前美术培训产业把我国素描教学体系中推崇的素描训练方法终于发扬光大,辐射全国,也成功地渗透到各级、各类学校的美术基础教学中去了。单就绘画来说,其本身就是一种在传承中发展、变化的文化形态,“即使是初学者的绘画技巧训练也包含着文化的因素,包含着对前人的艺术文化和技术的继承,包含着几百年来的艺术文化积淀”[4]。“速成”的应试训练把学生当作“技术机器”,完全不顾学生在文化层面的教育,更无视对学生禀赋差异的保护和创造性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专管部门仍在懒惰地执行僵化政策,用长期不变的招生标准和应试科目给这种畸形的美术教育继续添火加薪。可以说,急功近利的应试美术教育既加剧了困境,还呈现出一派虚假的繁荣,这使美术教学体系非但不能得到更新,还远离了传统的质朴和纯粹,更与当代社会文化和艺术现实的多元化需求相距愈远。
二、美术教学体系的重构策略
只有针对现实困境形成的根源展开全面的反思与讨论,才能形成切实而有效的改革策略和路径规划,使得美术教育在一个平稳的秩序中获得开放性布局,形成新的教学体系构建与多元并进的教学实践。在笔者看来,美术教育困境的解决和教学体系重构要对症下药,至少应从下述两条路径展开反思、形成对策并践行之。
(一)溯源历史,重构美术教育传统认知要质疑和改造美术教育、教学的僵化体系,我们就应回溯历史,寻求美术教育的本义和它的历史形态的多样性及发展轨迹,以此重新解读“美术”复杂的传统。“美术”一词来自日本对英文“fineart”的汉字意译,泛指造型艺术和视觉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等。[5]严格说来,美术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原始时期的涂绘和石、陶器制作工艺活动,在图案和器型的风格特征和稳定性上的考古发现足以证明存在着早期技艺的传承。无论在东西方,美术教育都经历了漫长的演变才形成后来体系化的特征,成为包罗广泛、规模有序的人类文化活动。由此,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广义的美术教育概念,把美术教学从单纯的绘画教学尤其是“写实艺术的造型基础”训练的狭隘观念中解放出来,承认其复杂性和功能的多样化。美术教育应有着指向广泛的目的性,因而也有着各种各样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而绝不仅限于绘画的教学。这种认识会帮助我们重读“写实”绘画教学传统之外的源于各种文化的美术教育的历史文献,品味其多样传承形态及丰富文化意涵,从而打破固化的“写实性”美术教学思维的限制。以此为据,美术教育的传统和涵盖范围会得到重新审视,一个内涵丰富、形态多变的美术教育历史资源库由此更清晰地呈现出来,以此可以考察美术教学活动在不同地域和文化中的方式差异和演进,进一步确认我国美术教育的历史传统以及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碰撞中呈现出的新趋势。在开放的观念中,一种曾经被贬低的教学内容会突然显示出其重要性,而另一个曾被广泛推崇的教学内容可能会失去其存留的意义———这样的梳理会刷新我们对美术教育传统和现行体系的价值认知,获得更全面、理性的认识,扩大具体教学活动的实践范围。同理,我们也可重新评估绘画教学的依据,考察其教学内容在历史传承和现实发展意义上的合理性,并且建立一个更详尽也更开阔的教学参照系。例如,“线条”作为绘画的表达要素之一是可以被系统考察的,它如何在不同的绘画文化中发展成熟并且形成差异化的特征,哪些画家在“线条”被锻造成更加复杂或者精炼的绘画语言要素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又如,可以考察“光”在不同绘画传统中如何被表现,有哪些表现形态和风格特质,又是如何与所在的文化和绘画传统发生关系的,等等。这种复杂、宏阔又具体入微的视野使我们得以重构美术教育传统的历史认知,不再流于笼统的归纳和简单的判断,更不会盲目地将一种有限的、特定的美术形式作为强行推广和集体规训的教学内容,而分门别类、条理清晰的美术教育资源库也可以为美术教育、教学体系改革提供历史坐标和学理基础。重构美术教育传统认知,使我们得以正视现有教学体系的局限,从而能够展开有效的反思和批评,进一步破除当前美术教学的僵化规定,把师生从模式化的教学活动中解放出来。为了避免自上而下的垂直的教学体系贯彻、执行的同构化弊端,新的教学体系应在自主的、局部的尝试中逐级形成并得到整合,这种去中心化的美术教学改革更需要推动者具备丰富的、差异化的传统认知及开放的教学理念。全面、开放的美术教育历史认知可以破除教条主义,促成对不同传统的重新理解和宽容心态;而个性化的审美趣味和实践选择也能促成差异化教学路径的建立,丰富美术教学新体系的构成。具体来看,各级学校的美术教学改革的推进者要有足够的自信和胆识来否弃一成不变的教学课程设置和偏重点,在以绘画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之外,有必要创造条件以加大雕塑、工艺美术的教学活动的比重,甚至把建筑、摄影等内容也容纳进来。就绘画教学来说,教师应将艺术传统中构成巨大影响力的主要流派和风格介绍到课堂,重新确立教学的经典范例。例如,面对绘画训练的不同方式、方法,教师应持更加包容、开化的态度,既不排斥写实造型的绘画训练,也鼓励学生在造型方式和语言表现上的大胆探索和个性化追求,在师生平等的交流、碰撞中探索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进。教师也应依据绘画传统的多样性来分析绘画法则和语言方式的不同倾向,归纳和拟定绘画教学的新方案,有意识地更新课程内容,展开差异化的课堂教学及针对个体学生的因材施教。无论高中还是初中、小学的美术教师,都有责任避免带给学生单一的绘画技法教学,而应把美术传统的丰富形态展现给学生,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参考的选项和自由表达的空间,这是美术教育、教学体系重构的基本要求。
(二)关怀现实,实践美术教学创新对传统的重新认识、梳理与多样化继承是重构美术教育、教学体系的基础,而关怀现实、面向未来的教学实践创新尤为关键。实践美术教学创新包含了两层意思,既肯定教学内部的美术实践本身的创新,也强调美术教学实践行为的创新。“如果生活已经不同,艺术也就不同,那么实现艺术的手段也就不同。”[6]伴随现代以来的社会文化、技术环境和艺术思潮的不断更替,艺术家的主观性和自我力量得到全面释放,创造了革命性的美学观念和表现形式。总体上看,西方战后美术教育的主流都将学生个体的自由表达和创作意志置于主体地位,以此形成从理论、思辨到工具、实践的整体配合训练体系,而作为传统美术教学内容主体的写实造型训练已经沦为一种技术选择,无复曾经的优势。随着当代艺术观念、形式和媒介的进一步突破和拓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艺术可以作为一种自由的形式和手段来表现当代人的思想、情感,以其无穷的可能性介入今日的文化活动并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对专业和非专业的美术教育理念和实践体系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国近三十年来一样发生着艺术思潮的此起彼伏和实践形式的革命性拓展,多元化艺术生态的形成已经给学校美术教育活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此时应大胆顺应这一变化,使美术教学真正参与到社会文化的积极进程中。从另一角度看,消费经济和现代工业生产的发展使社会对非纯艺术的美术人才的需求激增,美术教育要与这样的现实需求对接,也必须打破僵局,扩大非绘画内容的教学,为学生将来可能接受的专业的视觉传达、设计教育提供必要的基础。而无论是纯艺术还是非纯艺术,强调个性化、多样化的创新精神都是新时期美术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我国各级学校中的美术教学活动仍拒绝与当下活跃、丰富并充满创造力的世界展开交流,将无数的学习者带进一个乏味、冗长和缺乏创造意识的写实绘画“基本功”的训练过程中,这是亟须变革的现实。只有具备开阔视野并立足现实,才能认识美术实践创新的重要性和形式的紧迫性,从而积极推动美术教学实践的创新和教学体系的改革。而面对多重困境,首先需要的是勇于突破体制藩篱,对美术教学质量的评估标准提出批评,在新的文化、艺术语境中重新讨论标准的合理性,尝试在教学实践中保持开放和实验性,承认教学成果在一定程度上的不确定性。教学质量评估标准的重建是为教学改革争取到空间和自由度,而真正的创新实践则需依赖明确的教学导向和一系列具体措施的展开。在教学安排上,必须开设全新的课程,引入不同的教学内容,以新观念和新形式来冲击长期以来的同质化美术教学,如在绘画教学上加大对现当代重要艺术家的介绍比重,把对非传统绘画的分析和相关艺术史、理论常识的教学结合起来,在使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绘画认识后,鼓励他们忠于自己的表达欲望,释放潜能和创造力,在模仿成熟艺术风格和技巧的基础上努力使用个性化的手段,形成自己的表现方法。教学内容的改变还需富有创造性的课堂内外的教学形式的配合并调动更多的资源展开。具有创新意识的青年教师应被推向教学第一线,倡导他们将实验性融入课堂教学,进行主题不一的课堂讨论和类型各异的专题训练,重视师生一对一的交流和学生的互相带动。在课堂之外,教师可以利用看艺术画册、参观画展、网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获得当下的艺术讯息,了解当代杰出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和实践动态,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创作热情,接受当代艺术多元观念与自由形式的积极影响。美术教学实践的创新意味着,不仅要把创造性的艺术观念和表现手段介绍给学生,还要在教学思维、方法和工具运用上不落俗套,做到将美术素养的提高、创新意识的培养、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学生个体差异相结合,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个人初步的艺术趣味和判断力。
总而言之,美术教育教学体系的改革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工程,既需要长期的深度反思和实践探索,也需要在面对阻力时有勇于决断的魄力和善于行动的智慧。“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面临美术教育教学体系的持久困境,只有大胆践行才能开辟新路,破除旧习、面向未来的美术教学新体系才有被构建、完善的可能。
作者:杨思杰单位: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