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教师对美术教育发展的影响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教师要做好美术教育,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是关键,小学生的兴趣很容易培养,只要美术教师适当地加以引导,学生很快就会和老师配合起来。教师的“教”是学生的“学”的有利促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个关爱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你真棒,都会给学生莫大的鼓舞,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美术教学有其特有的魅力,课程的内容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例如,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进行了不同的说明:在1-2年级,低年级学生要学会尝试用身边有的工具,用纸、笔等,利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素材,通过看看、画画等方法来展示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所想,然后体验到自己的活动的乐趣,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而到了3-4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基本的美术绘画的基础,就可以直接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3-4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见解,学生可以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到了5-6年级,高年级的学生已经了解了美术表现的多样性,并已经能够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来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策划、制作、表演、展示,让学生体会到美术创作的乐趣。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教师要紧扣课程标准,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小学生要学好美术就要积极投入到美术中去,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要用一些鲜艳的色彩、流畅的线条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展开学生丰富的想象,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美术创作活动中来,学生认识美术主要是依赖视觉的直接感知来完成的。小学生的认识形式主要还停留在形象感知阶段,他们习惯用感性的形象来感知事物,在美术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把要画的事物以精美的画面呈现给小学生,让学生在欣赏精美的画面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快乐中学习美术课程。
2社会要提供课程资源为美术教育的有利资源
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做好美术教育教学。社会实践是美术教育的来源。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利用课程资源,进行游戏教学法提升学生的美术兴趣。美术教学活动趣味性较强,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法来教学。多年的教学研究实践表明,游戏是学生最喜爱的课堂教学方法之一,在游戏中学生能够感到学习的乐趣,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美术课程本身就是一门音乐性、知识性、趣味性的课程。例如在教学“手拉手,找朋友”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以歌曲《找朋友》为主题曲,创造一个找朋友的氛围,在这个找朋友的游戏中,学生自觉地带上了小油画棒和各种线条的头饰,来进行找朋友的游戏,在做这个游戏的过程中,他们自己就认识了多种的色彩和线条,学生既学到了知识,还愉悦了心情。
学生的课程资源包括学生身边的事物、学校的美术教室、社会上的美术作品、艺术家的艺术品等。学生身边的一草一木都是丰富的生活资源,是学生创作的重要载体,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发现的眼睛来观察我们周边的世界,拿起手中的笔和纸来绘画心中美好的世界,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来画《我未来的理想世界》,有的学生会画出蔚蓝的天空、碧蓝的海水、茂密的森林,有的学生会画出未来我们到了其他星球上去生活的场景,只要我们给学生观察的眼睛,学生就会画出他们心中的世界。所以说,作为美术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美术教室和学生身边的生活资源。课程资源还包括社会上的美术作品,如乡土资源,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资源,教师可以对学生家乡的世界让学生来观察来描绘。同时,艺术家的艺术品是我们教学的一个重要载体,学生通过欣赏艺术作品而提升自己的艺术欣赏水平,教师要加以适当地引导。我们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社会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只要我们合理应用,对于我们的美术教学将是非常有用的,所以说,作为美术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利用社会资源的能力,把美术课上得更加生动形象,更加让学生喜欢。让学生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王燕单位: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