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美术教育对美感培养作用分析范文

美术教育对美感培养作用分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美术教育对美感培养作用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美术教育对美感培养作用分析

以往的初中美术教育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绘画方面的技能,而对于他们的美感培养不够重视。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要求美术教育在重视培养学生绘画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培养学生的美感。所谓学生的美感,实际上指的是学生对周围事物所形成的美的感受与体会,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感受美和体会美的前提就是要有一个具体的审美活动,在实际活动中,充分的感受美、欣赏美、评价美。每个人所拥有的美感能力都不相同,它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社会实践而逐渐形成的。时代、民族、地域的不同,所产生的美感也不尽相同。在初中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要想培养学生的美感,就必须教会学生如何去感受美好事物和激发他们潜在的创造力,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美感。

一、美感的基本内涵与特征概述

美是在人类日常生活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于美产生了主观反映,也就是本文中所说的美感。美感主要是在遇到一些美的事物的过程中而形成的一种美的感受或者体会,瞬间可以让人心情愉快、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是对美的认识、欣赏与评价。因此,教育者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感,这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基础。美感属于一种较为特殊认识的反映形式,因而,它具有感知、情感、想象这三项特征。

1.感知特征

人在认识事物的美的过程中,首先就是通过感知的方式感受事物的美。美感认识通常会通过对事物的感性外观、线条、声调等进行感知。我们在欣赏大自然带来的美、社会生活带来的美和艺术上带来的美过程中,都必须依靠视觉及听觉等器官进行美的感受与体会。就像列宁说的那样:“如果我们不通过感觉,那么,就很难对事物的形式进行全面的了解,同时也无法掌握运动的形式”。审美感受与其它形式的认识是一致的,都是以审美对象的感知为基本前提,人们只有通过感知,才能够将审美对象呈现出的感性外观把握住,才能形成良好的审美感受。

2.情感特征

美感中的情感活动主要是在审美对象中直接观察到人的自身、达到了审美需求的基础上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当人在审美对象中看到了人的自由创造过程、感受到了人的智慧以及拥有的才能,那么,就会将他们实现生活目标与理想目标的心理全面激发,使得他们对生活更加的热爱,同时在精神上也感受到了一种满足与自由的喜悦之情,进而产生出美的感受与体会。社会中一切美的事物与人的幸福及欢乐是紧密相连的。当然,美感中的情感不仅涵盖了审美需要时的满足,同时也包含了理性认识,只有人的审美认识与审美需要以及情感始终保持在平衡状态下,那么才能在审美过程中体会到无比舒畅和自由的快感。

3.想象特征

美感中的想象主要是在理性认识与情感体验和谐统一的状态下而生成的。想象属于一项比较特殊的心理功能,它是将过去神经系统中产生的暂时性联系进行新的配置,将其演变为新的联系;可以把知觉所提供的表象加以改造,使其形成一种新表象。美感中所形成的想象,与一切感知和表象的感性事物相联系,进一步提高了对审美对象的认识与理解能力;同时,它具有较大的空间领域,可以尽情地想象,进而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通常而言,想象力越活跃,表现出的情感体验也就会越强烈,从而推动了丰富的精神审美感受的形成。

二、审美教育的目的及初中美育的主要任务

1.审美教育的目的

审美也可称之为美育或者美感教育,它主要将陶冶人的情操作为主要目的,以此培养人们在体验自然美、社会美以及艺术美的过程中树立良好的审美观点、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在初中教育的过程中,音乐、艺术以及体育这三门学科是实现审美教育的关键,所以,在实现审美目的过程中,不仅要结合课本中的知识与内容,同时还需要通过这三门学科的教学共同实现,特别是美术,必须具备自己的独特之处,在实际中与各项课程教育进行良好的配合,加强优化学校教育资源,尽可能的将其贯穿到审美教育全过程,从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发现美的能力。

2.初中审美教育的主要任务

初中审美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一批未来社会主义的复合型人才,即审美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促使他们树立起良好的审美意识,只要学生们的审美意识形成,那么他们就会更加地热爱自己的生活、热爱美。

三、初中美术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

1.形式美感的培养

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在接触美术的过程中,最先接触到的是美术的各种审美形式,即美术作品形成过程中诸多艺术语言涵盖的因素,比如,色彩、线条、质感等诸多方面的艺术语言因素。对于大自然中自然形成的一些美好事物,往往也都是先接触到弯曲流转的溪水、艳丽的花卉等诸多因素。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反映和感知这些形式美,之后再统一对自然美与艺术美等方面进行知觉。不过,上文中所提到的这些形式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够成为每位学生所感知的对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给予一定的指导和教育,这是培养学生形式美感的关键。

2.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在初中美术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目标并不是提高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等方面的能力,而应重点培养他们对于审美的创造力及想象力,从而推动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学的美术知识及技能,创造出美好的生活。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教育者应根据这一特点,将学生具有的想象力逐渐地转化为审美创造力。这样,他们就会运用自己所学的美术知识,如线条、质感、色彩、构图、肌理等知识,不断的创造具有良好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艺术来自于生活,在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培养学生们对生活的认识,培养他们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四、初中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美感的对策

1.教育者应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

教育者要想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美学修养,增强他们的美感,就必须先将自身的美学修养进一步提高,只有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会认识到美感的重要性,才能将美感思想传授给学生,感染学生。部分初中美术教育者,只是具有美术技巧以及长期积累下来的美术功底,对于美术作品的鉴赏与欣赏能力十分缺乏。而由于他们的不足,给学生美感的培养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教育者必须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制定优质的教案,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此将学生的热情与创造性全面激发,同时,应积极引导他们对美术课程进行欣赏。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运用丰富的语言、神态以及各种形象手段,如投影、故事、音乐等通过有声有色的良好环境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进而培养学生的美感。

2.丰富审美情感,体验生命美

初中阶段学生心理还不够成熟,分辨是非观念的能力比较薄弱、无法界定善恶与美丑,极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我们通常将这一阶段称为“危险期”尤其是当前初中生都比较喜欢流行音乐、喜欢时髦的装扮,喜欢模仿各种可以刺激感官的活动。由于美术教育具有形象性、愉悦性与情感性的特征,学生很容易就能对其理解与认识,很容易以情动情,从而使得他们从审美的角度受到了良好的熏陶与教育,情感上产生了共鸣。另外,美术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打动他们,使其乐于接受美术教育。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分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这对于他们形成良好的审美观、道德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3.通过提问题激发学生对审美的思考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美术教学必须将学生潜在的创新精神全面的激发,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教育者应提供能够激发创新精神的环境给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以及对话等诸多方式,不断的引导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创造性的运用美术语言。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积极地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图画进行欣赏,然后进行思考与讨论。比如在欣赏只有黑白两种颜色的图画时,教育者首先介绍黑白装饰画主要以通过黑白为主,画面主题是黑白两种形体的组合而体现出来的,具有高度概括的独特艺术特征。简单介绍黑白两种颜色后,教育者提出问题:“黑白装饰是一种颜色通过和纸形成的对比关系而产生的具有装饰性特征的绘画,你是怎样理解这样一种说法?”,问题提出后,引导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考与分析,并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介绍黑白装饰画欣赏的角度,如可以运用诸多的表现形式,如点、线、面,以此让画面中黑、白、灰三种颜色变化丰富,虚与实交错纷杂,饶有情趣。综上所述,美术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感化美,提高美的涵养,以此丰富初中学生的生活,培养他们树立良好的人格和促进其健康的成长,这是实现课程价值与育人价值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