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初中历史教学研究(3篇)范文

初中历史教学研究(3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初中历史教学研究(3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初中历史教学研究(3篇)

第一篇:问题探究教学方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意在改变传统的知识灌输式课堂,改变课堂知识灌输的问题,转变学生的被动学习局面,本文从初中生历史学习的现状出发,对问题探究教学进行了应用探索,重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历史课堂的互动能力,促进提高初中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问题探究;进步

一、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创造和谐平等的氛围

鼓励学生敢问问题受到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初中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时候常常过度的依赖教师,没有形成正确的课堂参与能力,缺少与教师互动的能力,为了使得学生树立正确的问题意识,初中的历史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正确的问题意识以及课堂参与积极性,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激昂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鼓励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在课堂上向教师主动提问,教师也要创造和谐平等的氛围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和联想,让学生敢说、敢问。在面对学生提问的时候,教师应当认真聆听,仔细回答,对于主动发言的学生教师应当给予肯定与表扬,尤其是要肯定学生的学习态度,在回答学生问题的时候,教师不仅要提供问题的答案,还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宽初中生的历史学习渠道,并给予学生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例如:在学习西安事变这一知识点的时候,针对西安事变中热点问题“西安事变后,你认为是放蒋还是杀蒋?”在班级内组织课堂讨论,引发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发言,根据事实旁征博引,针砭时弊,在课堂氛围内进行激烈的辩论,这样的知识辩论以及口才提高综合的锻炼学生的能力。不仅如此,初中的历史教师对于课堂提问中学生出现的错误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害怕自己出错而不敢在课堂上向教师提问,为了规避学生这样的错误心理,初中的历史教师在遇到这样的问题的时候应当正视学生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坦诚的面对自己的错误,并亲切的与学生沟通带领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真正的认识到失败是成功之母,亲自指导学生使得学生看待历史问题产生正确的观点和持有正确的意见。为了带动学生主动提问,初中的历史教师从教材的角度出发设计课堂提问的情境,尤其是当初中的历史教师与学生产生教学上的差异的时候,初中的历史教师不要急于纠正学生的问题以及强迫学生接受你的观念,而是要在课堂上鼓励和表扬学生大胆质疑的精神,例如:在学习隋朝历史的时候,对于“隋朝统一全国的条件有哪些?”这一问题,通过教材的阅读,初中生很容易总结出以下几点结论:首先,北方民族大融合为南北统一创造条件,其次,江南经济得到发展以及人民渴望统一的意愿,最后,南北陈权的腐败统治与隋文帝的励精图治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些知识点仅仅是学生通过历史教材的阅读得知的,思维比较活跃的学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陈政权在南方,江南经济得到发展会成为隋灭陈的不利因素,就怎么会成为隋朝统一全国的有利条件?”,在面对这样的问题的时候,历史教师要表扬学生这样的勇于提问的精神,趁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对这一问题的答案进行研究,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还能够鼓励学生在接受知识的时候有自我的思考意识,促进学生对于历史学习乐趣的认可。

二、在历史课堂上把握时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初中的历史教师不仅要为课堂设置明确的问题探究目标,初中的历史教还要根据课堂行进的实际情况抓住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问题提问,根据课堂活动的情况不仅提出预设的问题,还要根据课堂情况临时设置新的问题,实现启迪学生思维的能力,为此,历史教师可以借助实际的历史情境、史实资料、音频资料以及视频资料,让本堂课的历史问题重点突出,例如:在学习洋务运动的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引用如下的资料“洋务运动历经三十年,甲午一战,归于失败。请结合下面的材料,谈谈你对洋务运动的认识。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李鸿章;材料二:在我们这个社会里,做事极不容易。同治年间起始的自强运动,虽未达到目的,然而能有相当的成绩,已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倘若当时没有恭亲王及文祥在京内主持,没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在京外推动,那末,英法联军及太平天国以后的中国还要麻木不仁,好像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一样。”从上述的材料中,学生从“历史当事人”李鸿章的角度认识了洋务运动的背景以及作用,还从客观评价的角度对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有了更多的认识,这些材料作为课堂进行的“砖”向学生提问激起学生的历史思维,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自主问题探究能力。

三、总结

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课堂之中,迎合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目标,激发学生问题探究的意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良好的氛围调动学生的思考能力,拓宽学生历史学习的渠道,给予学生更多的问题提出的机会以及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使得初中生能够降低对于教师的依赖,自主的投入到历史的学习之中。

参考文献:

[1]吴振华.项目学习下初中历史“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探究[J].启迪:教育教学版,2016(9):16-17.

[2]安勇.浅谈初中历史课堂问题探究方式实施[J].求知导刊,2015(7):142-142.

作者:聂礼明 单位:江苏省邳州市土山镇薛集中学

第二篇: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探究

摘要:新课改的目的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辅助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它虽然极大地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但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还是倾向于学生的应试成绩。新课改的推进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为此笔者由以往的教学经验,简要分析了当下历史课堂所存在的教学问题,总结了提高课堂效率的策略,以此来提高老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改;历史教学;问题;对策

一、新课改下初中历史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老师教学方法不当

当前老师受以往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一时难以改变以往教学方法,亦或是只树立了新课改下素质教育的意识而不能很好地将教学方法应用到实践当中。在课堂仍然表现为传统式的“填鸭式”教学,学生不能很好地参与到课堂上来与老师互动,这样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造成的后果是:学生不能拓展课外视野,甚至难以把握课本知识,另外传统教育方法限制了学生课堂发言的机会,因此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初中课本大都按照时间顺序编排各个重大历史事件,其内容浅显易懂。但如果老师也只是侧重于让学生了解记忆历史事件,那么就会极大地降低学生的兴趣。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当时时代背景或事件主人的生平等就使整个课堂充满活力。例如:在讲左宗棠收复新疆时,只让学生们背诵记忆历史事件,了解事件意义,而不分析当时社会现状与时代背景,这必然会使整个课堂枯燥乏味。相反老师可以引入左宗棠的生平、当时收复新疆的必要性、整个大清国现状等等问题来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一)丰富课堂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兴趣往往使人们能够快速深入地了解实物。初中生具有较强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只要提高了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就能够提高他们对于新知识的欲望,从而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相反如果不能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就会使他们对于学习产生厌恶的心理,甚至产生别的不利因素。因此就要求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添加一些能够激起学生兴趣的内容来达到教学目的。例如:在讲到赵国时可以介绍成语古都邯郸,列举一些完璧归赵、破釜沉舟、毛遂自荐、胡服骑射、邯郸学步、一枕黄粱等成语典故与学生们互动,也可以让学生比赛谁说得成语多,谁解释得好。又如在讲到唐代的文人墨客以及他们的墨宝时,可以邀请书法老师讲座,或是组织学生去画廊欣赏各个名人楷、行、草字体,来拓展学生的视野。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推进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让学生们从实践中学习有着重要意义。实践学习让学生们的知识不再局限于课本,而更加地贴近事实。这一教学方法对于历史这一学科尤为重要,因为历史事件的发生总会留有痕迹,而这些痕迹就是学生们从中学习的养料。例如:在讲到抗日战争时,可以由老师组织带队到社区走访当年的老人,让学生们听奶奶、爷爷讲述当年抗战的故事。让学生们从这些采访中学习历史,了解历史。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会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情况。又如在讲到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变化时可以带领孩子们到当地的博物馆参观,通过对比改革开放前后的城市面貌,乡村面貌,社会生产力的变化,可以使学生们全面地了解改革开放对人民的好处、对中国发展的好处。因此通过这些实践的教学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设置情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弥补了教师教学过程中表述能力的不足,多媒体所具有的图片、视频、音频能够直接而有效地将历史事件反映给学生,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接受知识。除此以外,由于多媒体的图片、影音更加的直观,因此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例如:在学习抗日战争中的百团大战时可以播放电影《百团大战》的片段,通过观影就可以直接感受到当时战争的残酷、人民军队必胜的决心、日本军人的惨无人道。又如在讲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宇宙飞船时,可以在多媒体上播放一些当时的视频与图片,也可以播放一些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现状,以此来达到教育学生爱国主义的目的。多媒体教学运用方式灵活多变,需要老师正确运用教材充分发挥多媒体作用来提升课堂效率。

三、结语

历史不同于其他的学科,它对于一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初中这一阶段老师的引导就变得至关重要,所以就要求老师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钻研教材,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结点,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初中历史的课堂上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并在实践中运用教学方法。以使学生在历史课堂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达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冉飞跃.探究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J].南北桥,2017,(2):83.

[2]唐修云.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学探究[J].读与写(上,旬),2015,(12):457-458.

作者:刘静

第三篇:影视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历史作为初中教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记录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中起到了传承性作用,其特点是过去已经发生的各种真实事件,供后人了解。在网络信息发展不断加快的今天,数字化应用技术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为此历史传承的记忆不再仅仅限制于书本报刊的方式,而是朝着多媒体、互联网方向发展,以满足现代人类发展需要。为此,多媒体与互联网教学方式已经逐步走进课堂,成为丰富课堂教学的有趣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观看生动画面的同时了解历史知识,成功地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更好的记忆历史,是当今初中历史教学研究的新课题。那么,如何充分利用影视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呢?这是当今初中历史教师教学方式的一种思考。

关键词:影视资源;初中历史;教学应用

一、前言

初中历史内容丰富,覆盖范围广泛,重点知识繁多,学生容易把历史知识点混淆,如:中国古代有过哪些表现出色的皇帝,每位皇帝都有哪些事迹,给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带来了怎样的革新,为当时的社会以及国家发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这些皇帝与他们所处朝代都有自己的重点特征与习俗文化,教师不能仅灌输重点知识,而要将类似内容加以分析、归纳,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激起学生兴趣,让学生自觉、主动、轻松地学习历史。为此,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应转变教学方式,选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收的教学方式,如充分利用学生喜欢的影视资源,在良好的学习气氛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是教师施教成功的最终方向。

二、影视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1.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开拓施教方式

在传统历史教学过程中,一本书、一个黑板、一本备课大纲、一座讲台,便是教师讲解历史知识的施教方式,单调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文章知识重点与具体内容未能深入到记忆中去,历史学习效率不高,学习质量不容乐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课堂知识理解和掌握不够好。所以,枯燥的课本和片面的言词很难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投入,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植入历史影视作品或者历史纪录片,让学生在轻松的影视作品欣赏中,随着剧情起伏不断深入了解历史,从而加深对历史的记忆,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初中历史课本中记录清道光年间,英国鸦片大量进入我国,给当时的大清帝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政治威胁、经济威胁、民族威胁等,为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让学生观看了影片《鸦片战争》,影片从历史依据出发,阐述了中国与英国发生战役的始末,歌颂了中华儿女面对外国欺压奋勇抗争的英雄气概;《鸦片战争》以尊重历史现实为出发点,将历史人物再现于屏幕,人物描述以及故事情节细腻,能给观看的学生留下深刻的历史印象:侵略者要打开中国市场,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提升学生荣辱感

历史是一项持久性课题,面对历史课堂施教,往往以培养学生国家荣辱感、社会荣辱感以及提升学生情操,还原历史认知等为宗旨。历史作为初中教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记录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中起到了传承性作用,其特点是过去已经发生的各种真实事件,供后人了解。影视资源在初中教学中合理应用,能有效的培养学生感情、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在教学“全民族的抗战”后,我组织学生观看了《举起手来》、《平型关大捷》等抗日题材的影片,在生动、形象的剧情中,学生轻松理解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的全民族共同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人民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影视资源在初中施教过程中的具体措施

在历史施教过程中,为了丰富课堂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对历史的进一步认知,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应转变教学方式,利用影视资源辅助教学,这是完成历史施教的一种手段。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选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收的教学方式,在历史施教中应结合历史特点,感受历史时期发展存在的差距及意义,运用历史影视作品合理融入教学中,使学生在专注的教学环境下学习历史,从而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认知。

1.选择历史影视资源的具体原则

(1)影片选择应严谨

历史教科书材料是历史知识的真实写照,而历史教科书中的重点内容都是真实存在的。而现在的历史影视作品对于原历史情节未能保留原著,很多地方存在删减或是改编,往往与实际历史存在偏差,有失历史的真实性。为此,教师在选择影视资源辅助历史教学时,应慎重考虑影视作品的真实性,充分准备施教材料,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情况下合理运用影片资源,对影片中存在的少有失真情况应及时对学生纠正,对情节中删减的重要历史点加以补充,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又能提高教师在施教中的主导地位,使学生和教师明白影视资源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对历史知识更好的认知与理解,影视资源不能代替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地位,使学生明白历史教科书的存在是历史影片发展情节的基础。所以,在教学“秦末的农民战争”时,有学生提出疑问:项羽为何放弃东山再起,而选择了自刎?我慎重地向学生推荐了《楚汉之争》,学生观看后,大有收获,疑惑全无,有了一个很好的补充:“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即便项羽不自刎于乌江边,即便他能卷土重来,不过又是一场逐鹿中原、成王败寇的厮杀,无论鹿死谁手,仍是万千中国人血流成河。踩着自己同胞的尸骨,成就不了任何胜利者骄傲的桂冠。从这个意义上讲,项羽虽败犹荣!

(2)历史要点不变,历史影片更新

我国历史影片多以历史资料为基础,在此基础上改编的各种影视作品。随着年代不断变更,过去的历史往往是真实存在而又不会改变的,现代资源不断完善,影响作品不断更新,同样一个历史事件会有多个版本的历史影片,为此教师在选择影片题材时,不仅要考虑到影片中历史的真实性,还要考虑符合现代学生的审美条件,从而激发学生的观赏兴趣,达到记忆加深的目的。例如:一些教师在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时,只考虑到历史的真实性,在影片选择上多为时代久远的影视作品,而学生面对这类影视作品往往并不感冒,反而失去学习兴趣,其原因主要是年代之间的鸿沟,导致影片与现代生活失联,降低了学生对影视作品的观赏能力,其影视资源植入效果不言而喻;为此在讲述历史知识点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到历史影片的年限,有利于学生融入剧情,加深历史记忆,使学生在学习历史中变得更加轻松有趣,易于掌握。如在教学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这一课时,播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诺曼底登陆》,通过看片,学生轻松记忆了历史知识:诺曼底登陆,既是欧洲战争的转折点、又是二战的转折点;社会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可以联合;战争残酷无情,要让蓝色的天空永远没有战争的阴霾,让和平的阳光洒遍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2.选择影视作品应注意的问题

在初中历史施教过程中,教师应考虑影视题材的真实性、整合历史资料与影视资料,降低影视题材中存在的历史失真问题,充分准备施教材料,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情况下合理运用影片资源,对影片中存在的少有失真情况应及时对学生纠正,更正影片中错误的历史时间、地点以及重点环节,对影片剧情中删减的重要历史点加以补充,使整个影视作品朝着教师施教需求方向进展,把控好发展情节。例如:对历史教育课程中选择观看影视作品后,可以筛选出影片中的重点知识,让学生写一些观后感,巩固学生对历史重点的记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如让学生观看《三国演义》后,引导学生比较:历史中曹操,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语文课本就有他的名作《观沧海》;而影视作品中曹操,被塑造成奸臣、叛汉逆贼。这只是艺术作品里的虚构部分,所以艺术创作与真实历史是有区别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利用影视中有效的部分,帮助我们学习、理解历史知识,让我们的课堂、学习更高效。

四、结束语

在网络信息发展不断加快的今天,数字化应用技术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为此历史传承的记忆不再仅仅限制于书本报刊的方式,而是朝着多媒体、互联网方向发展,以满足现代人类发展需求,这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好事。为此,多媒体与互联网教学方式已经逐步走进课堂,成为丰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观看影片的同时,兴趣盎然地学习历史,让我们一起走向更高效的历史课堂。

参考文献:

[1]王者恒.让课堂动起来:影视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时代,2014(08).

[2]任娜.新媒体时代初中历史影视教学研究[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4):92-96.

[3]周骥峰.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影音视屏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4):17-18.

[4].《财经国家周刊》2016年第25期.

作者:郑可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