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留守儿童自杀意念因素调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留守儿童的自杀意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友谊质量量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对南京的4所中小学4~6年级及初1~初3的1087名中小学生进行测查,比较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自杀意念出现率,分析留守儿童在自杀意念、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友谊质量间关系及留守儿童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结果:回收有效问卷954份。自杀意念出现率留守儿童(10.3%)与非留守儿童(10.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留守儿童中,自杀意念组(54名)与无自杀意念组(468名)间,年级(即年龄)、离异家庭及父母在外工作时间项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留守儿童的自杀意念与友谊质量总分及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各维度呈负相关(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亲密度不满意度及友谊质量评对自杀意念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均<0.001)。结论:留守儿童自杀意念的出现率与非留守儿童相似;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及与同伴的友谊质量是其自杀意念及其强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留守儿童;自杀意念;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友谊质量
据《2015年中国儿童人口状况———事实与数据》估算,2015年0~17岁的城镇留守儿童人数已经超过2800万。大量的研究发现,留守儿童普遍缺乏安全感[1],表现出更强的孤独感[2]、更高的抑郁水平[3]、更高的焦虑水平[4]、较高的自杀风险率[5]。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父母对孩子的关怀往往是金钱大于情感,容易导致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甚至是极端行为。有研究[6]发现,留守儿童自杀发生率远高于非留守儿童。邓朝霞等[7]2014年调查显示,朋友的数量是留守儿童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之一。同伴关系好的学生多会有愉悦感、归属感,反之,同伴关系差的学生会产生失落感、挫折感[8]。以往研究表明留守儿童自杀意念高于非留守儿童,主要是由于消极情绪较多,而父母和同伴是儿童交往的主要对象,与儿童的情绪有密切联系。为了解留守儿童家庭功能和同伴关系是否有助于缓解儿童自杀意念的产生,本研究在对比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留守儿童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及其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从江苏省南京市选取留守儿童占比超过50%的2所小学和2所中学,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利用2018年春季学期的班会课时间,对选取的小学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及初一、初二、初三学生进行施测,共1087名学生参与测验,剔除没有作答、数据不全或者作答有明显规律的问卷,收回有效问卷954份,问卷有效率为87.8%,其中留守儿童592名,非留守儿童362名。留守儿童中有男生294名,女生298名;四年级至初三人数分别为153、126、46、132、55、80名;独生子女335名,非独生子女257名;离异家庭76名,非离异家庭516名。
1.2方法
1.2.1研究过程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友谊质量问卷施测;由两名培训合格的心理学专业研究生负责。施测者发放问卷后,讲解注意事项及指导语,以保证问卷的顺利作答。全部问卷的作答时间约为30分钟。
1.2.2量表施测①SIOSS:该量表共有26个项目,分为绝望、乐观、睡眠、掩饰4个维度;采用是或否的方式回答,回答“是”记0分,回答“否”记1分,部分题目需要反向计分。当掩饰分≥4分时,问卷回答无效;将其余3个维度得分相加为问卷总分。总分≥12分时认为被试存在自杀意念,总分<12分,则不存在自杀意念。本研究中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78,结构效度为0.77。②FACESⅡ:为自评量表,由两个分量表、共30个项目组成;采用likert5点评分(不是=1,偶尔=2,有时=3,经常=4,总是=5),被试的回答代表该项目所描述的状况在其家庭出现的程度;每个被试要对这30个项目按不同条件评分两次,一次是自己对家庭现状的实际感受,另一次是自己所希望的理想家庭状况。实际感受与理想状况得分之差的绝对值表示对于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的不满意程度,绝对值越大表示不满意程度越高。本研究量表实际状况部分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909,理想状况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893,FACESⅡ的结构效度前30题为0.81,后30题为0.84。③友谊质量问卷:该量表是评价被试与自己最好朋友的友谊情况,共18个项目;是40项的友谊质量问卷的简易量表[9],包括帮助与指导、亲密袒露与交流、肯定与关心、冲突解决策略、陪伴与娱乐、冲突与背叛6个维度;采用likert5点评分(0~4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要求被试按照和最好朋友之间的实际情况来回答。将冲突与背叛维度的项目反向计分后,将18个项目相加得到友谊质量总分。本研究中量表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846,结构效度为0.94。
1.2.3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处理和分析,两组间的差异比较采用独立卡方检验,相关分析采用Person相关分析,回归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
2结果
2.1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SIOSS评分结果
剔除SIOSS掩饰维度≥4分的无效问卷97份(其中留守儿童70份,非留守儿童27份),留守儿童中54名(10.3%)SIOSS总分≥12,非留守儿童36名(10.7%)SIOSS总分≥12;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出现自杀意念的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78,P=0.819)。
2.2留守儿童的分组及两组情况比较
根据SIOSS评分,54名SIOSS评分≥12分,归入自杀意念组,468名归入无自杀意念组;两组间年级(即年龄)、父母离异及父母在外工作时间项目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3留守儿童自杀意念与友谊质量、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相关性分析
相关分析显示,自杀意念与友谊质量总分(r=-0.216)及亲密袒露与交流(r=-0.103)、冲突解决策略(r=-0.193)、冲突与背叛维度(r=0.230)呈负相关(P<0.05或P<0.01),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各维度呈负相关(r=-0.096~-0.311,P<0.05或P<0.01)。
2.4留守儿童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
以年级、父母离异状况、父母外出工作时间、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父母与儿童联系频率、父母回家间隔时间为自变量,以是否有自杀意念为因变量(0=是,1=否)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级、父母外出打工时间、父母与儿童的联系频率进入方程。见表2。将留守儿童的年级、父母与儿童的联系频率、父母外出工作时间为协变量,以是否存在自杀意念为因变量(是=0,否=1),分别以亲密不满意度、适应不满意度和友谊质量为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亲密不满意度进入了模型(χ2=51.115,P<0.001);友谊质量进入模型(χ2=49.263,P<0.001)。见表3。
3讨论
本研究发现,不同年级(即年龄)、父母离异的留守儿童其自杀意念存在显著差异,这与国内的多项研究[10-11]结果一致。从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级、父母外出工作时间、父母与儿童的联系频率是留守儿童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研究中的留守儿童多数处于青春期这一成长关键期,而初三的学生更是面临中考的压力,学习成绩的好坏很容易引起学生剧烈情绪波动。李培等[12]对留守儿童研究时也发现,与父母联系频率高的留守儿童有较强的情绪调节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多与父母进行交流有利于儿童的消极情绪的调节,减少自杀意念的发生。尤其对离异家庭的留守儿童而言,在缺乏情感交流的家庭中,儿童容易感受到被忽视、被遗忘,从而认为自己没有存在感和价值感,更容易产生自杀意念。通过分别对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以及友谊质量与自杀意念的关系研究发现,亲密不满意度和友谊质量都进入回归方程,表明亲密不满意度、友谊质量都是留守儿童自杀意念发生的危险因素。有研究发现,中学生自杀未遂者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明显低于无自杀未遂者,对家庭现状的不满意程度更高,家庭亲密度低、家庭适应性差是青少年自杀未遂的重要影响因素[13-14]。本研究结果与褚成静等[15]2012年在研究大学生自杀意念时发现“家庭亲密度是大学生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这一结论相似。原因是家庭亲密度反映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关心,家庭亲密度高可以帮助青少年儿童形成健康开朗的性格,但家庭亲密度低反而会阻碍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同伴关系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儿童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必然会产生一系列与活动有关的评价和情绪体验,而友谊质量与孤独感存在直接的联系[16]。因此,留守儿童良好的同伴关系对于改善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所产生的孤独感尤为重要。相反,如果同伴关系不良,无疑加剧了留守儿童孤独感的产生,进而导致自杀意念的发生。总的来说,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人群,缺少来自家庭的关爱和照顾,儿童期的心理健康发展关乎其一生的发展。因此,解决留守儿童对家庭的亲密度与适应性问题势在必行。在社会层面,应动员社会各界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从物质、精神等不同方面为其提供支持和帮助,如社区可以邀请相关的心理教育专家为留守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从社会制度方面,应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支持,鼓励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学校应该开设相关的心理健康课程,对留守儿童给予更多关注,培养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引导留守儿童与同伴之间建立信任感,提高友谊质量以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关爱缺失;作为留守儿童的父母,应给予孩子情感上的关心,满足孩子爱的需要,让孩子有家的归属感。
作者:薛艳 邱梨红 季家丝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