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生命教育视域下的留守儿童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近年来,我国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基本以生命教育为主体展开。
学者们逐渐感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应当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应重视对学生的生命教育,随之提出了一些对于生命教育的见解。学校也开始逐渐重视生命教育在课堂中的开展。从2004年上海开始制定并出台《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时起,“生命教育”这一现代教育理念已进入我国中小学校园。目前,生命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大范围地展开。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教育更是未经展开,急需予以重视。从传统意义上讲,学校一般给予留守儿童的是文化知识方面的指导,家庭才是道德、安全等生命教育的主要引导者。在生命教育方面,家庭对青少年的成长起决定性的作用。父母应通过亲子关系、家庭互动以及营造家庭文化氛围,影响子女的行为与价值观,进而潜移默化地对子女进行有关生命方面的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处于无能力自保的弱势地位。他们在实际上已经解体的家庭中成长,缺乏家长的正确引导,长期处于家庭教育的真空状态。中小学的留守儿童教育,家庭、学校、社会缺一不可。就我国目前的教育状况来看,尚未建立完整的青少年社会教育环境,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家庭教育的缺失无法由社会来弥补。但是,在留守儿童的教育方面,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缺失,意味着学校对儿童教育的责任加强。除了固有的知识教育外,学校还应代替家庭加强对学生生命方面的教育,弥补由于父母的缺失而造成的留守儿童对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认识的误区。不论是性别、年龄、地区分布等客观因素,还是在诸如心理以及身体、生活水平、接受教育的状况等主观方面,留守儿童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弥补因留守儿童家庭不健全所造成的生命教育的缺失,学校在继续加强知识教育的同时,还应采取与留守儿童的自身需要、愿望相适应的措施,积极帮助他们认识生命意义以及生命的价值,降低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事故发生率。针对因成长中家庭不健全和教育不足而带来的生命意识缺失的现状,农村学校应采取多方措施来加以弥补,努力探索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学校应注重农村留守儿童生命理念的树立和实践指导。
首先,农村中小学应注重留守儿童生命理念的树立。应帮助他们树立珍惜生命的理念,认识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实现其价值,应当理性面对死亡。认识生命只有一次,人生最宝贵的便是生命。只有将生命充分利用起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才不会虚度一生。其次,帮助他们树立人生理想。理想信念是支撑一个人坚持不懈奋斗的动力源泉,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只有树立了坚定的理想信念,人生才不会出现迷茫。当然,对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来说,树立理想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这需要学校用一些先进的事例来教育留守儿童,帮助他们树立理想目标,教导留守儿童逐步实现制定的目标。再次,学校要做到统筹全局,丰富教育内容。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农村有很多天然的娱乐场所,在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带来很多危险。因此,要加强对生存意识、生命责任、生命挫折、生命死亡等方面的教育,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引导其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努力创造更大的人生和社会价值。
三、学校应设立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的教育模式。
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来帮助留守儿童从本质上正确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加强生命教育的效果。对于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来说,生活阅历还是一张白纸,只能在别人的帮助下成长。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理论教育,用真实的事例引导他们,驱散孩子们心中的迷茫。农村中小学应注重生命教育实践,学校可通过开展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活动来增强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如带领学生实地考察、危险场景的现场模拟等,让农村留守儿童更直观地体验生存感受。只有通过亲身体验,学生们才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了解生命的价值。应当拓展生命教育的载体,学校应加强关于生命知识的教育,在多个学科中进行有关“生命教育”的渗透。重视和优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注重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开展,将生命教育融入学生的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当中,从而努力创造更好的生命教育环境。
四、将生命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结合。
健康的生命是学习的首要基础。只有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学校的教学活动才能正常开展。但是,一般的学校教育往往将传统的文化知识教学放在首位,容易忽视学生的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地位远远低于其他学科。所以,学校应当加强对生命教育的重视程度,设置独立于传统学科教学的生命教育内容,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意识。众所周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学生的首要职责。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中,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占据整个学校教育的首要位置。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正规的课堂学习。学校应将生命教育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潜移默化地将生命的意义渗透到留守儿童的内心,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加强身心锻炼。此外,既保证生命教育能够作为独立的版块开展,又能保证生命教育未完全脱离科学教育,使学校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这样,生命教育的意义才能够更加有效合理的得到实现。
五、通过情感教育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
家庭的不健全及家庭教育的不足,使留守儿童未能接受正常的生命教育,生命意识淡薄。据调查统计,大多数少年犯的犯罪原因是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而导致,他们从未有过正常的家庭体验,所以不能够设身处地的体会其他人的感受,道德观念较差,家庭意识淡薄。学校在尝试着对留守儿童进行生命教育时,要重视加强对留守儿童感情上的关怀和弥补。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是天真、脆弱且需要依靠的,面对长期家庭缺失和社会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学校可以尝试实行教育家庭化。通过亲情教育、温暖教育以及感恩教育等情感教育模式,将对留守儿童的情感关怀作为教育的重要部分,让他们感受到学校不仅仅是学习的地方,更是一个温暖的“家”。
六、加强对教师有关生命教育方面的进修。
很多教师从未接触过有关生命教育方面的知识,对生命教育的意义理解不够透彻。教师是教育实施的关键环节,是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是与学生近距离接触之人,是学生最为信赖之人。教师只有将知识完全理解透彻,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才能帮助学生更加准确的认识生命的意义。但是,一些教师的师德水平低下,对学生打骂、侮辱。教师在自身素质水平低下的条件下,难以胜任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的任务。要想顺利的开展生命教育,学校还应重视对教师素质的培养,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加强对教师有关生命教育方面的培训,从各个环节确保生命教育的实现。
七、结语
在提倡生命教育的大前提下,如何对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进行生命教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缺乏父母的关爱以及亲人的正确引导。由此,社会应健全保障制度,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同时,学校是教育的关键环节,更需要加强生命教育。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理念,加强实践指导;进而建立有效的教育模式,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还应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把握好教育的每一个关键环节。学校要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以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当然,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父母的外出造成家庭不健全以及由此导致的家庭教育的缺失。因此,应该有序的加强家庭指导,引导留守儿童的父母给孩子提供一个健全、健康的家。
作者:高淑玲张伟伟单位: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