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投资者美德伦理学的构成范文

投资者美德伦理学的构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投资者美德伦理学的构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投资者美德伦理学的构成

作者:杨晨宇单位:苏州科技学院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

股票市场是资本积累与资金流通的重要场所,其中存在着巨大的盈利空间。机构、企业、以及个人投资者都意图利用这一有效的金融工具获取利润。然而我国的股票市场还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股市的大庄家以及机构通过不正当手段操纵股市获取暴利。而势单力薄的普通散户只是根据机构或者媒体的宣传而做出买卖股票的决定。故而获利甚微,或被套牢,出现较大金额的亏损。在机构与散户收益不平衡的状况下,股市的正常健康运作受到了严重影响,最终是所有投资者都无法得益。面对股票市场出现的这一问题,很多人想到的是利用法律法规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但是,外在的强制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首先,法律法规有其本身的限制范围;其次,法律往往只能解决事后问题;再次,法律不可事无巨细,对于一些漏洞,在制定法律时根本无法触及。在法律不能对股票市场的有效秩序进行规范时,我们不妨寻求道德的援助,股票市场出现的非正常盈利正是由于道德与投资者的关系出现了剥离。在一些投资者看来,道德与利益无法兼得,获取利益更无须遵守道德。道德虽然是一个无法量化的指标,但是,它作为一种软约束,对投资者道德行为的规范有着重大的意义。投资者的行为在道德品质的约束下,可以做出完全不一样的行为结果。

如果可以让投资者被美德所感化,将道德品质深入内心,那么在投资过程中必然会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投资者应该具备何种道德品质,道德品质如何与人融为一体,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美德伦理学视角下的投资者道德

股票市场投资者分为两部分,一是机构投资者,二是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主要有政府机构,金融机构,企业和事业法人及各类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大部分都具有丰富的专业金融知识。个人投资者是指从事证券投资的社会自然人,他们是证券市场最广泛的参与者。所以本文所要讨论的投资者分为两类,一是机构专业投资者,二是普通的投资者。

伦理学中占据主要地位的流派为康德义务论和功利主义,所以之前有学者提出要用伦理规制来约束股市中的不道德行为。康德伦理学和功利主义伦理学都是以行为为中心,以规则为基础。康德认为,人的正确行为可能有各种具体的动机,但是最高的和唯一的无条件的动机是对绝对命令的服从,道德律令无条件地命令人们这样做,它是人的道德义务,使人必须这样做和应该这样做。但是道德律令只是外在强加在投资者身上,投资者即使不遵守,也没有人会惩治,这样加重了投资者违反道德的行为。而功利主义则多是强调以结果作为评价的标准,投资者在股市必然以获益作为衡量成功与否的标杆,往往以获得一己的私利来评价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完全忘记了功利主义所倡导的为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义务论和功利主义都将生活的目的定位为“我应该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却忽视了一个人,做出道德行为的精神价值和思想活动。

美德的概念早在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克伦理学》中就有提及,书中核心观点是讨论什么样的品格值得为我们所拥有,20世纪50年代英国哲学家安斯康姆的《当代道德哲学》恢复了美德伦理学的地位,之后又有麦金太尔详细论述美德伦理,从而美德伦理学也日渐为人们所接受,成为伦理学的主流支派。美德伦理学的核心不是我们应当做怎样的行为,而是我们应当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便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个人的内在品质上。所以在美德伦理学的道德判断中,人的品格最重要。一个人的行为好坏不能看其行动或者动机,而是要看人的品格如何,在一件事情发生后,评价的主体是个人而不是行为。当投资者做出了违背道德事情的时候,那首先追溯的是这个人是否具有美德,而不是他的行为动机是否正确。美德就是一个人所具有的美好品德,并非是去做应当义务的事情而遵循道德规则,它将引导人们追求自我的提升,实现道德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统一。一个具有了美好品德的人,自然会行善,而相反,一个不具有美好品德的人,那他做出的事必然是被社会所谴责。一个人偶然为善,遵守道德,不见得能够一直做出正确的行为,只有他具有了相应的道德品质,成为一个品格优良的人,才会一直践行品格,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金融职业行为的正当性不在于是否遵守金融职业的伦理规范,而在于它是否是有德性的人愿意做的行为。对于股票市场的投资者来说,做出道德投资行为的前提是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具备了美德的投资者必然就有了良好的道德意识和道德习惯。在投资者必须具备的且影响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关键品质中,较为重要的有以下几种。理性:理性是一种美德,具有理性的行为会让人得到满足,只有运用理性,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不会随意改变目标,理性能给我们的行为以正确的指导。虽然理性并不意味着否定情感,但是它要求人们放弃情感主义,不能让情感左右我们的判断。处事不冲动,不感情用事。在西方古典经济学中有“经济人”的假设,即假定人的思考和行为都是理性的,唯一试图获得的经济好处就是物质补偿的最大化。在行为金融学中,强调行为者其实是非理性的。股市中的投资者正是因为非理性的情感因素较多,才会出现盲目的从众行为。所以理性对于投资者来说尤为重要,但这里强调的理性,不是“经济人”假设中的理性,而是和经济学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经济学把能最大限度满足自己求利欲望的自利行为看作理性行为,而把那些有利于他人无益于自己的行为称为非理性行为。在伦理学看来,理性是对欲望的适度控制,其意义类似于理智,是人的一种美德,感情和理性相辅相成,理性为根基,感情辅之,则不失为中庸之道。

诚信:诚信是一个人的基本美德,《孟子》道:“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说文解字》说:“信,诚也,从人言。”诚信包含了为人诚实,言而有信等伦理内涵。诚信由诚与信两个字组成,诚是诚实,“诚实意味着一个人绝对不能以任何方式伪造现实”,信是守信用。人们在股市中,都以自己的利益为最大根本,当可以通过说谎,欺骗,欺诈而获得利益时,人们就无法坚守住自己被利益所诱惑,从而做出违反道德的事。诚信在股票市场中尤其重要,作为机构投资者,如果不具有诚信的道德品质,那么在投资股票时,会错误的消息而引导个人投资者错误的购入股票。同时还会用投机行为代替投资行为,通过造假来谋取私利。证券市场中的虚假陈述、操纵股价、内幕交易都是背弃了信用的表现。这时,就需要对投资者培养诚信的美德。拥有了诚信,行为便会有长久的稳定,违背诚信的行为只会存在于一时。

公平:亚里士多德认为公平和公正是“全德”,是人类政治生活中的首要美德。在股市交易中,最重要的是公平二字,股市虽然为虚拟市场,但公平万万不可缺失,尤其要做到信息公开,交易公平。公平本是资本市场的灵魂,股民无论资金多少,只要遵守交易规则,都可以入市交易,这在制度设计上体现了平等和公平。然而股市中充斥着不公平的现象:比如在股市中,如果内幕消息泄露给他人,那么有人就会利用这些内幕消息,来买卖相关股票,从而赚取不公平的利润。这些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利益的冲突,人们自然的倾向都会只关心自己的利益,或者与我们密切相关人的利益,而忽视其他人的利益,如果每个人都是这样,那股市自然无法正常运转,最后每个股市的参与者都会受到伤害。所以,股市需要公平的美德,拥有这一美德,即可抑制人们与生俱来的利己自然倾向。对于股票市场来说,交易的目的不是你赢我输,而是如何实现双赢。

良心:《孟子•告子上》:“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於木也。”对于投资者来说,任何人都不是“纯粹的个人”,“人的本质不单是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投资者需要有一种“社会的良心”。只有投资者具备了社会良心,才能够引起个体以超出自身利益之外的眼光来关注股市的整体运营发展。投资者具备了这种良心,便凡事不从个人的一时私利出发,而是顾及到股市的整体发展,不随意操纵股市,影响其正常运转。同时,职业良心也至关重要,在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重点是职业良心的教育,因为“职业良心是从业者在履行职业义务的过程中所萌生的强烈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行为时的深刻心理体验。它激励人们向善的动机,激励人们选择并坚持正确的道德行为、抑制不道德的动机和行为”。所以,良心是投资者的必备品质,良心更多地依赖投资者的道德自省,这种道德自省使行为人从内心深处具备一种自觉,有了廉耻之心,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而不是因为害怕惩罚而被动地摒弃不道德行为,从而成为阻碍人们做出违反道德之事的一道屏障。

责任:责任意识,指对人类长远的、未来的、整体命运所具有的强烈责任感和负责精神,它关注的重点是人类面对一些行为所应该持有的谨慎态度。在股市中,人们有一种出于自己的利益而去伤害他人利益的自然倾向,这就需要不伤害他人的责任美德。尤其是作为股市的专业投资者,即机构投资者,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牵涉到股市的波动,同时,机构也是作为股票上市的重要参与者,股票是否具备上市的资格,以及股票上市后的重组,借壳等各种事宜,都影响着股市,这时就需要机构肩负起责任的道德,这样,便可对股市负责,对国家负责,也是对所有的投资者负责。所以对股票市场机构投资者的道德教育核心是培养他们在金融实践中的责任伦理。

二、培养投资者道德品质的具体措施

投资者的合理金融行为受制于其道德水平,在提升道德水平的具体实践中,需要落实美德伦理学的理念。具备了基本道德品质的人,能给他人和社会带来善,必然会在行为上遵循道德,履行一个道德人的责任。具有较强道德品质的人比那些具有较弱道德品质的个人,更容易实行他们的道德意向。美德不是天生就具有,行之有效的方法让人具有美德,就是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建立正确的激励机制,建构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鼓励人们将美德内化,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不应忘记内在品质的修养。

(一)有效的道德教育

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形成的价值观会带入成年期,让青少年在学校期间就正确认识职业道德,对其走向工作岗位后进行的道德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学校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育,却忽略了对道德的培养,从而使得一些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后,认为道德是一个附加条件,和工作无关紧要,在利益至上的情况下,道德被认为是排在最后的选择。在大学里,现有的金融、财务管理、会计学等相关经济学专业的教育应该将道德理念融入教学,使学生树立诚信、理性、公平等道德投资观念。对于非经济类专业的学生,他们中虽然很少有人会成为专业的投资者,但他们是股票市场最广泛的参与者,他们的道德教育也必须引起重视,大学的道德类公共课讲授中应该加入经济、金融道德教育,因为这些和他们日后的生活密切相关。同时,大学里应该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弘扬道德风尚,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品质。投资者中还有一些人是普通的群众,在他们进入股市之前和之中,证券公司应该组织相关的道德培训教育,将道德与利益关系表述清楚,告知投资行为本身可能产生的社会性后果等。并且,证券公司还应该对公众的金融常识进行教育,组织相应的金融知识培训,帮助这些投资者了解基本常识,股票的类型,证券的价格指数,收益与风险等。因为“公众金融素质是普通投资者理性地参与金融活动和提高自己道德行为能力的基础”。

(二)道德激励体制

道德品质的培养还需要企业以及社会的道德激励,“在一个社会道德体系中如果缺少必要的道德惩治与道德褒奖,道德就会显得苍白无力”。道德固然是高尚的,但是并不意味着不可以有回报的产生,回报给予了道德继续发展和扩展的空间。尤其是在金融企业,如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直接参与股票市场运作的公司里,对员工道德品质的培养,都需要一定的道德激励手段。如无道德违规记录的个人可以在企业中优先得到提拔,道德行为与工资和绩效挂钩,增加道德优良奖金制度。证监会也需要对所有参与股市的公民进行道德激励,如建立有效的道德档案,个人的道德信誉直接影响其在股市的资金投入金额与交易次数限制。道德档案同时也与公民的社会档案进行接轨,在社会中享有的福利政策都要受到道德记录的影响。而社会也要对机构和公司做出激励措施,如整体道德形象塑造成功,公司负责人和员工将直接受益。正确的引导和激励体制,会对个人和机构道德品质的培养产生质的作用。

(三)良好的道德环境

道德环境主要是指我们所生活的社会背景。社会总体道德环境对于一个人道德水平的提升有着暗中约束的作用,道德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道德失范行为是否会发生。道德环境的恶化是造成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频频出现违背道德行为的社会根源。故而从家庭到学校,企业,社会团体组织,政府等,都需要对社会人的道德品质的构建发挥自己的作用,营造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譬如,金融企业可以对自己公司的企业文化环境进行改进,不道德行为的发生和整个公司的企业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员工在有道德的企业文化的影响下,必然会自觉的遵守职业道德。而政府在这一环节的作用尤其重要,良好的政策导向,和积极的社会道德环境建设都是必要的。政府应加大道德环境建设,激发群众的道德情感,让道德意志得以升华。宣传道德典型事例和道德模范人物,让群众对社会道德感产生认同,继而学习道德模范的优良道德品质。

三、结束语

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的道德品质建构迫在眉睫,而要产生行之有效的效果,则必须要有正确的道德哲学观进行指导。美德伦理学给予了道德建构的方向,道德建构需要从培养投资者的品质入手,让投资者成为一个道德的人,当道德内化于自身时,则必然能够避免相关问题。同时构建必要的道德教育与合适的道德激励体制、道德环境,是培养道德品质的必备要素,三个环节息息相关,缺一不可。只有当股票市场投资者的道德水平得以提升,股票市场中存在的道德失范现象才能逐步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