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科学文化与伦理的观念研讨范文

科学文化与伦理的观念研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科学文化与伦理的观念研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科学文化与伦理的观念研讨

作者:赵伟单位:浙江中共丽水市委党校

从古至今,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精神生活和文明的演进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科技与人类的道德、伦理、价值观念及其教育情况之间的关系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在人类文明数千年的历程中,以科学文化为代表的求知探索活动和以技术文化为代表的生产实践活动,与人类社会的整体道德发展水平以及个体的道德心理和道德实践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科技文明促进了人类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认知、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的不断发展,这有利于人类道德身心的成熟和整个社会的道德进步。与此同时,道德水平的提高也推动着科技文明不断迈向更高的层次。“马克思主义认为,科技发展、新的技术革命与道德发展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科技进步会打破人们旧有的道德思维模式,树立起新的道德观念,这些新的道德观念又会从多方面推动学校道德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

例如历史上的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达尔文的进化论等学说都强烈地动摇了原有的道德观念的基础,使人们在新的科技发明的基础上,探索、重建了新的道德体系。“今天的社会发展与新技术革命的产生在同样的意义上起到了推动道德进步的作用。包含于新的社会文化中的不少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如时间观念、效益意识、公平竞争意识等均具有道德上的意义。这些思想不仅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同时也符合人类进步、社会和个体发展的历史趋势。”“世纪之交,我们生活在一个大转折的时代。科学技术进步的步伐不断加快,科学知识成为社会的强大力量,并作为社会演变的最强大的动力因素,推动社会的大变革,包括社会伦理生活的大变革。”“科学从来就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科学是精神文化的最重要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是人类文明的最高表现之一。科技文化不仅仅是德育的知识基础和研究方法,它的深层价值更体现在对人文精神的增益和更新上。”正是在这种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大背景下,才为我们考察科技文化与道德之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了内在依据。

一、科技的道德意蕴

当前在新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都取得了令人惊叹的科技成果。作为人类关于客观世界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和人类改造世界工具的科技,一定相应地蕴含着科学理论知识的探求和技术应用知识的实践行为,并且这种行为与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人们的价值取向、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都是紧密相连的,因为作为一种社会体制,科技与社会结构中的其他要素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日益复杂和深化,现代科技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将会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造成空前的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因此,科技实践行为的过程和后果就必然蕴含着道德理性,现代科技已具有了不可忽视的伦理道德意蕴。

(一)科技发展拓展了道德领域在知识经济大爆炸的时代大背景下,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之间的结合也由于科学技术尤其是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而日渐紧密,于是伦理道德和科学技术之间便具有了极大的可通约性。一方面科学技术使人类成为自然的优胜者甚至主宰者,一方面又使社会出现了许多道德问题甚至道德灾难,使社会变得更加复杂化。在这里我们强调的是科技的发展拓展了道德领域。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和准则始终在广泛地发挥着作用,而人类社会的实践领域也必然会因为科技的发展和科技成果的应用而得到一定的拓展,作为行为规范的道德领域也就自然地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拓展了。这种拓展体现在道德从规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拓宽到了规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尤其是20世纪末期,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人类从现实社会与物理的生活空间进入到了虚拟社会和网络的生活空间,人与人之间的现实生活的交往关系变成了人与人之间的虚拟社会的交往关系,于是对网络虚拟交往行为提出规范的道德要求也就是必然的事情了

(二)科技活动蕴含着客观与公正人类为了使客观世界满足自身的某些需求,设定并按照一定的符合人类主体的目的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这里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这种满足必须能为全人类及其后代带来福祉,这里体现了科技活动的公正性、目的性。另外,人类为了达到实现人类共同福祉的目的,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科学的、客观的规律,这里体现了科技活动的客观性、规律性。因此可以说,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合客观性和合公正性的统一是所有合理的、具有创造性的科技活动的共同特征。而客观和公正恰恰是人类孜孜以求的道德理想。

(三)科技事实蕴含着价值利益傅维利先生认为,人类为了调节彼此的价值利益的需要而产生了道德,当人类彼此不存在利益和分配冲突时,道德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凡是涉及到价值利益冲突问题的事实,一定蕴含着道德。科技事实的客观存在,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于客观世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与人必然产生一定联系并形成利益冲突。人类依照自身的需求和目的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从“是什么”到“如何做”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事实与价值就天然地融为一体了,从这个角度来看,科技事实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道德意蕴。

(四)科技发展蕴涵着道德扬善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为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夯实了物质基础,从而为人类德性的生成和升华开拓了广阔的空间,为道德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另外,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物质上的极大丰富,对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减少贫穷甚至死亡都是十分有利的,可以说,科技发展本身就是一种道德扬善的过程。科技所固有的工具属性使其天然具有道德意蕴。作为一种知识体系、活动体系和社会建制的科技文化具有内在的精神之善,蕴含有极大的精神价值,科学精神就是这种价值的集中体现。实质上,科技精神也是一种伦理精神。这种伦理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求真精神。科学的求真精神是一种实事求是、坚定不移、开拓进取的精神,具有普世的道德意义。第二,不断开拓、用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科学创新精神是一种提升道德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变革精神,是道德变革的思想支点和精神动力。第三,务实精神。科学注重实践,利用科学规律为人类谋福祉的务实精神,是一种为人类的幸福和自由而奋斗不息的精神。“这种精神既是科学作为一项与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的社会活动所体现的最基本的伦理精神,也是人类的崇高理想之一。”“科学的求真精神、创新精神和务实精神启迪人们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开拓进取,充分体现了科技的道德意蕴。”袁贵礼、邢建辉认为科学精神的培养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加强科学精神培养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加强科学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形成优良的人格;(3)加强科学精神培养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事业态度;(4)加强科学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获得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道德对科技的观照

作为一种精神现象的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因此,道德对人的行为具有规范和制约功能。就本质而言,道德不仅是外在于人的一种规则,也是人类自我肯定和自我升华的需要。“在人的面前存在这两种世界,一个是现实的世界,它是由现存的一切事物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的。另一个是可能的世界,它以事物可能存在的状态呈现于人的精神、思想之中。这种可能世界是人对世界的一种把握方式,也是人对现实的一种理解。”虽然根植于现实的物质世界,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现象的道德却并不直接对这种现实作出反应,从理想的、可能的世界中对人们的现实行为加以审视,进而评判善恶,对人们的行为作出导引。故而,道德是可能对现实的超越,是精神道义对物质功利的超越。正是道德的这种超越本质使得道德可以抛弃功利,消除短视,指向人类的终极幸福,可以对包括科技行为在内的所有的人类行为起到规约作用,并可以促进科技的发展。

(一)道德对科技行为的规范

自从16、17世纪爆发科技革命以来,科技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纯科学理论知识的探索,而且它还是有目的的实际的技术应用行为。“只要有行为,就必然与行为后果的道德相联系,势必受到道德的规约。这种道德约束力首先包括内在的道德约束力即科学工作者思想上的自我约束,对真理的追求和对良知的敬畏。”科技行为的主体是掌握有专业知识的科技工作者,他们比非专业人员更能预料到科技应用可能带来的危害。科技工作者的工作行为无法像科学理论那样保持中立,它与人类其他所有的实践行为一样,无法规避道德伦理的责任和评判。因此,科技活动不仅要着眼于理论或技术目标,还要考虑到达到此目标所使用手段的合法性,并进而估计到投入这一手段可能产生的后果。“在科技革命进程中,不仅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用以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同时遵守一定的道德准则,运用内心的信念和舆论的力量来对各种科技活动的社会效果作出道德上的判断和监督,使科技成果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类,这种道德的调节和控制,是使科学技术产生积极效果的重要保证。”科技工作者只有在思想上意识到道德伦理的规范,在科技行为上自觉践行道德行为,方能将科技产生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点。道德不仅为科技发展指出价值目标、提供价值判断,也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人文和价值准则。

(二)道德促进科技发展

1.开放、积极的道德氛围构成了科技发展重要的舆论环境。除了经济、政治等因素以外,道德也是影响科技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道德水平一旦提高、思想面貌一旦焕新,进步的社会道德风尚一旦形成,就会推动经济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科技的发展。在我国古代,道德与知识相互联系,《易经》上有“穷神知化,德之盛也”的说法,认为社会道德水平高的体现是研究自然、掌握自然界变化之规律。《易经》的这种思想激励着我国古代众多先哲自觉地把探求真知、献身科技作为自身的道德行为规范,这对推动我国古代科技的进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近代科技革命爆发以来,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Bacon)吹响了“知识即力量”的号角,尊重科学、尊重知识的社会舆论氛围和道德风尚在社会中逐渐形成,进而为近代科技的进步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当代我国的社会公众逐渐接受了道德倡导的“五爱”和“三德”,其中所倡导的“爱科学”和“职业道德”成为了“国民公德”的一个基本内容,再加之“科教兴国”成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方针,全社会都在倡导尊重人才、尊重知识,这些都为科技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必要的精神土壤。这样的社会舆论环境也是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技发展事业的道德动力,是推动科技发展重要的精神力量,有助于科技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观,充分调动了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道德保证科技活动的最高宗旨:为人类添福祉“道德对科学的应用起导控作用,使之不至偏离为人类增进福利这一最高宗旨。如果在科学的应用问题上不能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就会断送科学的精神意蕴,使科学论背离历史发展方向,成为反人类的一种工具。”科技究竟如何发展,如何为人类社会添福祉,甚至能否为人类造福,科技本身无力决定,而必须依靠道德伦理的力量。“人类现在所掌握的科学技术已经赋予了人类几乎能随意摆布自然的本领”,为了实现科技活动的最高宗旨,我们需要“根据伦理道德中的求善,通过道德评价和价值判断,指导科技人员对其科学技术行为作出道德选择,从而使科学技术朝着造福人类和不毁坏人类的道德评价系统的方向发展。”

3.科技工作者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道德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程度。当代科技发展是科学团队共同协作的结果,科学团队的作用必须用道德加以协调和保证。“从科学技术的内部结构来看,随着科学的创造本质的日益显示,在科学和技术发展的过程中,非物的因素、人的因素的作用在不断增大。作为参与科技工作的个体,不仅有他们的智,还有他们的德,他们的世界观、方法论,他们对科学的献身精神,他们从事科技活动的动机,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等等,这种种科技活动的‘微气候’,直接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就科技而言,它对生产力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科技进步本质上是人类创新能力的印证,而道德无疑提供了这样一种原动力。纵观人类科技发展史,那些致力于改革生产工具、在科学技术上做出贡献的人,无论是自然科学家抑或是社会科学家,一般都具有为人类服务的高尚道德品质和道德理想。而没落和腐朽的道德不仅造成了对技术的垄断,甚至为个人私利而阻碍技术的进步和推广。”科技工作者进行有效的创造性的科技活动的基本前提条件是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道德素养,这对科技进步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道德建设倡导科技工作者讲究职业道德,遵守科技伦理规范,必然在科技工作者群体中产生一种向心力,把各种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性格特点和学术作风不同的人才凝聚在一起,从而形成强大的合力,攻克新的科技难题。”良好的科技道德,不仅可以促进科技的进步,其本身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科技发展提出新的道德要求———科技与道德之间的矛盾

现代科技的巨大力量,世人有目共睹。“它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变革,为社会全面进步,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困难,为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带来更大的福利;同时,它也为社会生活提出了许多新问题。”科技愈发达就愈对人类的道德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先进的科技若无有进步的道德相约束,就极有可能存在被人类滥用的危险。若科技被用来当做谋财损人的工具,那么科技的纯洁性就会受到极大的玷污。科技本质上虽然是符合道德的,科技进步将有助于人类道德水平的提升,但历史证明,科技的发展与人类的道德进步往往并不是齐头并进的,道德的进步常常滞后于科技的发展,这体现了科技的创新性与道德的传统性的深刻矛盾。“科技发展与道德进步并非完全同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并不会带来社会与个体的道德的自动提升。这主要是由于科学技术与道德并非同一。”

一方面,有许多传统的道德观念根植于人们的现实生活当中,例如,与人交往的道德观念,生儿育女的道德观念,婚丧嫁娶的道德观念,等等。这些作为“习惯”的道德观念具有传统性、封闭性和继承性,它们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人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当中去,规范、指导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人们只有规规矩矩地遵循这些道德观念的固有观念,方能在社会上生活的更好,社会也需要这些具有封闭性的道德观念作为“粘合剂”方能维持其有条不紊与井然有序。这就是道德的社会功能,任何社会对道德的这种功能都不能轻视。

但从另一方面讲,科技的本质是尚变崇新的,科技发展的特点之一便是创新。科技在实现为人类谋福利的目标时,其价值不在于捍卫过去,而在于开创未来。科技具有一种革命的力量。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是科技创新的世纪。历史证明,每一次重大的科技进步,都会对道德的传统及其封闭性产生巨大的冲击,要求新的道德规范,从而对社会传统的道德观念产生严重的挑战。例如,航天技术的发展使人们面临着“太空道德”的确立,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开始考虑“网络道德”,生殖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开始怀疑“克隆人”的道德性,等等。未来有可能还有一些更加重大的科技发明,它们可能会引起人们的惊呼雀跃,亦有可能引起人们的不安与骚动,担心会出现“道德空白”或“道德沦丧”,生怕因此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因此,这时传统的道德伦理常常为了维护自己的封闭性,要对科技的进步进行攻击,由此这种道德的封闭性往往成为科技进步的羁绊。而科技进步的巨大动力来源于人类自身需要和利益诉求,而人类为了利益是可以调整道德规范的,因此,科技与道德相比就具有了绝对的优势,在科技与道德的矛盾斗争中,科技亦总是最后的胜利者。但反过来讲,若科技的应用不仅没有给人类带来福祉,反而对人类和自然环境造成了损害,那么就必须要制定一套道德规范对科技行为加以约束。因而,我们认为,科技发展冲破传统的道德规范是必然的,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科技的进步,或者它最多只能延缓科技发展的进度,我们不该以过时的道德规范来阻碍科技的进步,而是要研究,从而预计科技发展可能带来的诸多影响,包括对传统道德诸多方面的冲击,减少甚至避免这种冲击所造成的社会混乱;同时建立符合社会进步所需要的新的道德规范,并发挥新的社会道德观念的调节功能,既促进科技的发展又促进人类道德进步。正如余谋昌所说的那样,高科技的发展不但要征服无知,还要有高尚的道德。

总之,科技与道德本身不仅不相悖,反而相得益彰,科技为道德充实真理因子并开辟新的道路,道德则为科技发展提供价值定向和精神动力。科技发展也需要道德的正确引导。科技和道德,像彩凤之双翼,一个求真,一个至善,最终目的都是达求人类最大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