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论初中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逻辑是数学体系构建的根基,因此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则是基于学科特点的必然要求。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应该善于利用问题引导、情境创设、思维训练等方式,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而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更有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基于此,本文从初中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出发,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分析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初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教学实践;培养策略
逻辑思维能力是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在数学学习中,学生能否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观点、理论则是其逻辑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与逻辑思维能力相对的是形象思维能力,在初中阶段,学生由于思维发展的限制,其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更倾向于形象思维,但是从数学的学科特点来看,逻辑性则是体现数学知识本质的基础。因此,如何引导初中生从形象思维逐渐过渡到逻辑思维,实现思维品质的提升则是教学研究的重点。在传统数学教学中,多数教师注重的都是单个的知识点,以及学生计算、解题的能力,忽视了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针对此,笔者就如何在初中数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出几点建议。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思考
与语文、英语、政治等文科课程相比,数学知识内容更加简洁、抽象,并赋予逻辑性。其在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也更习惯于利用问题,将学生引入相应的情境,并依托情境完成抽象知识的表达。基于此,初中教师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对问题情境进行创设,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形成主动思考,进而沿着具体的问题探究知识内在的逻辑性。例如在“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概念理解中,教师就为学生构建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火车的两条铁轨呈现什么关系?为什么相对而行的火车不会出现撞车事故?从具体的问题情境出发,教师引导学生从相交线与平行线的角度进行解释,这样学生就能够从形象思维逐渐过渡到逻辑思维,并理解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抽象概念中所蕴含的深刻逻辑。
2预留思考空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会根据教学目标对知识点进行面面俱到的讲解,生怕知识点的遗漏造成学生做题中的障碍。但是这种过于主动、全面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其对问题的好奇心很强,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实现对问题的探究。但是教师的全面指导将问题中可探索的空间压缩殆尽,学生主动参与思考的机会非常少,长期下去,学生就会由于缺乏自主探索空间而失去主动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针对此,教师应该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出发,为学生的主动思考预留一定的空间,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之前积累的知识,对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如蝴蝶标本、课本、水杯盖等进行分析,并从数学的角度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在学生完成了初步学习后,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让学生能够在轴对称图形中体会到数学的艺术魅力,并思考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的联系。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在充分的自主探究空间中自然会产生主动的思考的动力,并在探索中提高对轴对称图形内在逻辑性的理解。
3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系统思考
系统思考是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体现。初中生由于思维能力的限制对于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缺乏深入思考,如在做题过程中,常常将问题孤立起来,缺乏举一反三的分析能力,这样的做题只能对计算能力进行简单的训练,而无法形成对思维能力的培养。针对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设计中,应该从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构建知识体系,如在总结勾股定理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相关例题对公式的推导,公式的特点以及公式的逆用进行分析与总结,这样在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才能够举一反三,运用逻辑思维完成对问题的解答;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在不同知识点之间建立联系,让学生能够不断总结经验,深化知识理解,进而实现对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4结语
总之,初中数学教育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教师应该基于这一教学发展要求,对数学课堂教育新方案进行不断探索,即一方面在实践中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为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构建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还应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掌握逻辑思维方法,并实现深入思考,进而实现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林启堂.初中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1):218,220.
[2]张帆.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发展,2016(11):94.
[3]李洋.浅谈初中学生数学学习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6(03):100.
作者:王钧 单位:吉林省白山市第二十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