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翻转课堂与微课在实践教学的应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目的:为提高医学检验技术实践教学质量和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从而提升岗位胜任力。方法:将临床检验仪器学的重难点内容,按照岗位胜任力,以成果为导向进行课堂翻转并制作成微课,从微课内容确立、脚本的制作、微课的拍摄、结果考核几个方面对医学检验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实践。结果: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实践改革,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加强、行业对学生的满意度、美誉度有所提高。结论:翻转课堂和微课在实践教学中可明显提升岗位胜任力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等教育新常态;翻转课堂;微课;实践教学
在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明确指出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常态。当前,课程改革是高校教育教学的新常态,一些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开始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所以人才培养工作更需要改革创新。突出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改革,改革大学的课程教学范式。重点是打破“以知识传递为目标、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阵地”的传统教学模式,体现以结果为导向的新的教学理念,同时注重综合性、创新性和实践性。探索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能力为宗旨、以参与式为主的互动型的教学模式。强化以社会和学生满意为导向,坚持“全面适应社会需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培育医学英才”的办学方针。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1],深化课程的教学改革已经进入新常态。这就要求我们的课程教学要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上,要以培养医学检验技师型人才为基本目标,具有明确的职业导向,走出校门即可上手,为社会所需,为行业所用。如何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积极性、协作性、责任性以及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我们专业教育者必须要解决的问题[2]。
1翻转课堂与微课在实践教学中价值
1.1改变教学瓶颈:《临床检验仪器学》作为一门以检验仪器为中心的交叉学科,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已经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特别是在实验教学中,矛盾更加突出。高新检验仪器价值昂贵,且更新快,教学仪器更新成本太高,致使教学仪器相对落后,学生学习使用上机的机会较少,严重影响了医学检验技术人才的培养[3]。我国高等医学检验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近30年的发展,至今已有上百所院校开设了医学检验普通本科及高职本科专业。2012年,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原有的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医学学位),统一调整为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理学学位)。因此,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科内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在培养过程中更加注重技术属性。1.2满足行业需求: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医学检验的主体已经由人(手工操作)转变为仪器与技术(各种全自动的检测技术),“五”改“四”后,医学检验技术人才的培养重点也由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知识转变为检验技术、技能的培训[4]。现代检验医学的发展迅猛,临床检验仪器的更新换代更是日新月异,现在检验科玩的是仪器,拼的是质量,靠的是管理。学生对教学满意度底下。通过实习学生及就业学生调查,学生们对仪器学实验教学满意度很低,实验课中学习使用的均为已经退出临床的低档次仪器,实习就业后面对高新仪器设备难以迅速适应,岗位适应性较低。对教学内容与临床需求脱节问题有很大意见。用人单位对学生满意度下降。学生进入临床后,面对高新仪器设备难以迅速适应,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低,行业对现有本科生的满意度下降。因此,推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育的综合改革,探索出适合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5]。1.3推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育的综合改革,探索出适合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学模式:创建参与式为主互动型的《临床检验仪器学》“翻转课堂与微课联合应用”的教学模式。探索解决因大型教学仪器设备的数量不足造成的实验教学矛盾[6]。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行业对学生的满意度、美誉度,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7]。
2翻转课堂与微课在实践教学中实施步骤
2.1教学问题分析———将课堂翻转:对学生《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学习、临床检验实习、就业情况进行调研,对课程教学中的问题研讨分析,反思教学不足,明确教改着力点。查找有关翻转课堂模式与微课相关文献,确定教学改革的具体思路及内容。2.2学生动员、团队组建与人员分工:为给学生们充分的准备时间,在学期之初,即对全体学生进行动员。介绍微课制作相关内容及进行微课拍摄的意义。规定一个班级至少组建一个团队进行微课创作。根据班级成员情况确定操作者、摄影者、配音、后期视频制作、拍摄策划、团队总协调、后勤保障等成员分工。2.3微课内容的确定:根据前期学生实习及就业情况调查结果及教学大纲要求,结合临床实际,学生知识结构,实验操作难易程度,评比公平性等因素综合考虑,由教师确定微课内容进行抽签分配,学生可根据拍摄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在科学性、严谨性的前提下对拍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2.4标准操作规程的制定及相关技能培训:为确保视频内容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在微课内容确定后,由教师制作统一的标准操作规程,由临床专业教师按照ISO15189标准操作规程对相关学生团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由学校教育技术中心教师对学生进行拍摄技能培训。2.5拍摄脚本的确定:学生根据教师确定的微课拍摄内容,查找相关资料,团队成员充分讨论,确定拍摄思路,撰写拍摄脚本,由教师审核后执行。2.6实验室开放(进驻第三方检验实验室):实验室开放分为以下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我校临床检验综合实验室开放。此阶段为团队组建,常规检验仪器微课拍摄,优秀团队甄选。根据学生及实验室情况确定培训时间,开放实验室进行培训及微课拍摄。按照实验室开放相关规定,由各团队填写《实验室开放申请书》,开放后填写《实验室开放登记表》。第二层次第三方检验实验室开放。此阶段为高、精、尖、大型检验仪器使用及维护的微课拍摄。第一阶段挑选的优秀团队,根据学生课程安排及第三方检验中心情况,确定拍摄时间,教研室和新乡医学院第三方检验中心沟通,由第三方检验中心技师进行仪器等相关培训。教研室教师带队进入第三方检验中心进行视频拍摄。2.7微课拍摄制作:根据我校检验综合实验室及第三方检验中心情况,确定实验室开放时间。临床教师现场指导,学生团队在实验室进行操作拍摄。第一阶段:根据拍摄脚本,试拍摄。上交作品初稿,专业教师和教育技术中心教师及学生共同评价,提出修改意见。第二阶段:正式拍摄,配音,视频制作。第三阶段:根据视频制作情况补拍重点画面,完成视频后期制作,上交最终作品。2.8微课作品评比:①评委选定:根据微课内容,聘请相关专业教师以及学校教育技术中心教师分别担任专业知识评委和拍摄技术评委,挑选上届优胜团队学生代表担任学生评委,对所有微课作品进行综合评定。②评比规则:微课作品成绩占《临床检验仪器学》期末成绩5%。(微课制作纳入课程考核),班级之间相同微课内容作品间相互评比,根据视频整体质量确定分数。评分标准见下文评分标准。班级中不参与微课制作者不得加分。③评分标准:①科学性、严谨性、规范性占比60%按照标准操作规程,切实保证视频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视频中不得出现理论性错误。创新性占比30%在科学性、严谨性的前提下,视频拍摄思路新颖,内容充实,具有较大创新性和突破。可观赏性占比10%运用先进视频制作技术,视频制作优良,画面播放流畅,配音悦耳、与画面协调性好,可观赏性好。④评比方式:①各团队制作汇报PPT,挑选团队代表对拍摄的整个过程进行展示汇报,突出亮点。②团队之间开放式互评:以辩论形式评价其他团队微课作品的优点及不足。③评委打分:记入课程考核成绩。2.9教学改革的效果评定:①问卷调查:将全体学生分为两组(微课参与组和非参与组)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学生反馈情况确定教学改革的效果。问卷内容主要从微课拍摄的整个过程调查教学改革的效果,查找改革的优势及不足。②理论及技能操作考核:教师根据临床要求,结合《临床检验仪器学》教学内容及微课内容,出具理论试卷和技能操作考核题目,对学生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分析教学改革的效果。③实习及就业情况调研:每年实习生返校后进行实习生调研,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相关调研,同时对13个实习单位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带教老师意见,研究四届学生的整体素质,确定本教学改革的效果。
3小结
通过问卷调查、理论及技能操作考核,将临床检验仪器学的重难点内容,按照岗位胜任力,以成果为导向进行课堂翻转并制作成微课,并从微课内容确立、脚本的制作、微课的拍摄、结果考核几个方面对医学检验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提高,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考试成绩均有很大提高。实习和就业单位对学生专业能力认可度提升,可明显提升岗位胜任力和教学质量。
4参考文献
[1]胡淼.应用技术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检验技术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6):39-40.
[2]王明永,毛兰芝,王辉,等.加强本科生科研促进创新型医学检验人才的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2):61.
[3]丁肖华,张婧婧 赵庆伟,等.PBL在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考核中的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4):9.
[4]张晨光,张婧婧,丁肖华,等.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在临床输血与检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12):2069.
[5]张婧婧,张楠,张新富,等.参与式实验教学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培养[J].检验医学教育,2011,18(3):34
[6]朱琳琳,赵庆伟,张轶,等.研究性学习在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2):74.
[7]张晨光,赵庆伟,康丽霞,等.不同层次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临床检验基础集中授课的教学效果[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4,31(1):74.
作者:胡淼 顾欢 曹便利 吴泽杰 李恒 单位: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