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中学生心理课堂教学开展思考探析范文

中学生心理课堂教学开展思考探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学生心理课堂教学开展思考探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中学生心理课堂教学开展思考探析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当前,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生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心理健康课的开展,则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才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针对当前国内中学生心理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教学;教育思考

中学生出现心理健康水平的比例不断升高,心理问题已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不可忽视的问题;而克服、消除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尽快在中学生课堂中增加心理健康的内容[1]。通过广泛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全面促进中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高中三年的心理课代课任教,学生们所表现出的种种特征让我对心理健康课有更深入的思考,尤其是面对这些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学生,他们的行为表现更会体现的与众不同;而心理课的开设将有助于他们更快的适应新的生活[2]。本文针高中心理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作了简要的思考分析。

一中学生心理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

据统计,国内在高中阶段开设心理课的学校屈指可数,甚至有很多学生将心理学与精神病学混为一谈[3],这对以后的心理课堂的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就目前情况而言,很多中学生面对心理课堂存在很多不良状态。例如:

(一)很多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在课堂上喜欢收拾东西、学习其他学科知识、面向黑板或者窗外发呆、更有甚者以顶撞老师为乐,教师应选择能够引起学生兴趣,提高注意力的教学方式,以做到事半功倍;

(二)学生面对教师的课上教学经常处于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尤其是对于非高考科目,更不愿意花时间去学习,不喜欢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导致这些的原因往往是由于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长期忽略所导致,因此教师也有必要注意课堂任务的分工,对于被群体孤立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系,并合理分配任务,让其具有责任感;

(三)中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期,在知识储备量不断增长的同时,生理和心理也发生变化,但是由于心理上的不成熟,他们急于表现自己,并喜欢向权威者发出挑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权威者的象征,被学生是为挑战对象。大多数学生产生这样的行为原因都比较单纯,教师不可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或体罚学生,应施予正确的引导,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这种行为便会逐渐消失。面对以上一些情况,首先,在课堂上,有必要对心理课上的教学和活动中所涉及到的与心理学有关的知识进行简单的讲解,并让学生深知心理课乃至心理咨询对大家的益处,摒弃那些不正确的观念。同时,在设计活动和教学的过程中,设计那些尽量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的活动,给出中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活动、思考与分享,而不是教师站在讲台上讲解理论知识。基于此,在每节课上课之前可更换传统师生问好方式,心理课堂更注重其活跃性,可让学生集体起立后,边拍手边大声喊出“好!很好!非常好!”一则让学生消除身心疲惫感,能够带着饱满的精神状态进入到课堂中;二则可以形成较好的心理暗示,让学生深知自己现在所处状态,并能够为即将到来的课堂教学提供良好的基础;三则让学生充满别样的“仪式感”,让学生从课下放松状态迅速进入到课上紧张状态,并能够意识到心理课堂与其他课堂的不同之处,带着别样的心态投入到课堂中。其次,在以崭新的问好方式开始课堂教学后,课堂导入部分也尤为重要。应采取多样变换的方式进行导入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让学生不断分享猜测这节课的教学目的,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全方位的跟随老师的节奏。第三,课堂上的大多数时间都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完成每节课的任务。一节课的时间不可能让每个学生的都发言,那么在活动中就要让他们全员参与进去,不仅让他们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放松,也可以让他们在倾听别人分享的同时,激发自己的一些想法,从而达到尽可能多的发言。心理学家艾森克曾指出,一个人所感到的无价值的倾向不断地增加,很可能会成为这个人的性格发展的致命因素[4]。同样,每个学生都会遇到问题,他们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也会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所选择的方式则是对他们的潜能的发挥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上,建议更多的采用集体分享与小组讨论的方式;在分享与讨论的过程中,处于同一时期的学生的思考问题的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必定会相互产生影响,伴随着教师的适当引导与监督,学生的行为方式也会随之改变。与此同时,也可在小组发言的过程中对其安排小组领导,让平时不喜欢发言或被忽略的学生担任小组内的领导者,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也可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特点对其安排或自主进行不同角色的分工,让其全面发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最后,教师应加强自身学习,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增加所学知识量,扩宽知识覆盖面,不断提高教师自身教育水平,充分发挥教师的服务水平,奉献精神,做到为人师表。

二心理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心理课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有很大的不同。不仅仅因为它是非高考的科目,更重要的是它需要通过课堂及课堂活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教育,而且要让他们学会“助人自助”,减少对他人的依赖。因此,首要的途径就是让心理学走进课堂。惟有此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正规化、常规化和专业化。在课堂上,只有通过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全程参与,让他们不断的由浅入深的感悟,让学生明白想要认识、了解一个人,包括自己,不能够只看外表、知识等,要从他们的情感、价值观、人格等后天形成因素来考虑。现代教学处于不断改革的时代,有必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并实现教学相长的原则。众多的心理课教学表明选择团体辅导的教学方式将会更有助于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5]。在团体辅导教室,教师与学生围坐,可以很明显地消除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而且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到每名学生。在活动时,设计一些让学生能够在宽敞的教室中尽情的运动,缓解疲惫与压力的活动,并让自己也参与到其中。这不仅会让学生感到新奇,更让学生达到充分的放松,在活动中忘记平时生活与学习中的烦恼,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在活动结束时,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有感而发,互相交流心得体会,这会促使那些曾经很少在课堂上发言的学生,由于游戏的时候体会到了快乐也会分享自己的感受,这也能够帮助学生克服自己不敢在众人面前表达想法的弱项。在分享的过程中,处于同一年龄段的学生可以产生极大的相互影响,他们之间的交流,有感而发不仅可以对同伴产生影响,更会激起教师的教学思想,并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特点进一步深度地因材施教,以使学生更全面的发展。同时,在学生进行分享时,教师通过进一步的不断引导,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每一个活动的意义所在,能够体会到更多正能量。另外,每节课45分钟的教学时间,能够让学生产生一定的疲惫感,若延长课堂教学时间,不能够按时下课更会加深学生的厌倦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做到按时下课,还要提前完成教学任务,留给学生自我沉淀思考的时间,充分吸收课上内容,争取做到有所学、有所进、有所获。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学科有其特殊性与其重要性,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教育。增加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是社会变革和发展对教育的新的要求,需要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和参与,各负其责任,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才能使我们的中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宋敬宜,樊玉仙.浅析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J].课程教育研究,2015,26:192-193.

[2]静进.我国儿童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心理卫生问题及对策[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5):321-324.

[3]何健,张丁,孙经,等.河南省中学生心理健康现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3):310-312.

[4]张敏,王振勇.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4):226-228.

[5]雍那,任玉玲,王春元,等.南充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26(10):1593-1597.

作者:梁海巍 岳宗德 单位:信阳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