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语文课程改革研究(4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第一篇:课程改革下初中语文教学研究
摘要:
语文能力的培养必须在一个长期积累中才能得到提高。而如今随着初中语文教学不断地深化改革,却使初三语文在教学中出现严重的问题。很多初中语文教师都反映初一、初二的语文课改做得十分富有人文主义色彩,可是到了初三的语文教材却出现十分尴尬的状况。本文主要从初三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困境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
初三语文教学;课程改革;教学困境
在初中语文课改中,初一、初二的语文教学形式多样化,更能满足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但是在初三的语文教学中依旧没有摒弃传统语文教学中作为工具的特点,与当今教育中提倡的人文性不相符合,同时也与初一、初二的教学模式出现严重的脱节。这使得教师在教学中投入极大的热情,却很难从学生成绩上收到回报。
1初三语文教学的现状
中考是学生在学习生涯中面临的第一次大型考试,而初三也成为初中最为重要的学习阶段。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老师很难脱离中考语文考试模板进行素质化的教学。同时从家长角度来说,因考虑到中考的重要性,所以在学生课后的生活中,斩断了学生一切的娱乐活动,甚至严禁学生看课本以外的书籍教改背景下初三语文教学困境的思考,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对于课堂中出现的历史人物,如魏征、司马光、范仲淹等名人生平不及政治主张不是特别了解,以至于学习起来索然无味。同时学生在面对中考压力下,将中考中其他科目进行对比衡量,虽然语、数、外三门分数一样,但是数学只要多做考试中类似的题型就能掌握其方法和解题要点,就能获得高分。在英语的学习中,虽也不是短期能够提高分数的科目,但只要平时注重听、说、读、写地练习,反复加深对单词的记忆,提高英语成绩也有明显的提高。而语文学习,虽然是我们的母语,但其学习方法很难掌握。不少学生认为语文再怎么做练习都不会出现原题,甚至取得满分,考试时候只需凭借自己的能力进行答题,平时就不需要多花时间进行练习。备考生出现的这种学习心态,十分不利于初三语文老师教学活动的开展。
2学生语文能力形成的规律与考评体系脱节
语文学科是一个费时长、见效慢的学科,它需要长期不断的积淀,才能实现有量到质变的飞跃,走捷径往往徒劳无功。翻开中考试卷,基本上是三大板块,即语言的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其中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涉及面广,功在平时,况且积累了还要运用,就更靠平时了,阅读呢?古今中外美文佳作多如牛毛。浩如烟海,你知道考哪篇?即使知道了又不能像数学那样容易拿分,谁愿意注重老师强调的那种无形的能力?况且,即使有能力做了,还不一定能和老师的标准答案一模一样,依然要扣分,不如到时随便“碰”吧!其实最难的是写作文了。作文一直是教学中的核心环节,其方法效果又如何?“状元榜”太诱人了,君不见那莘莘学子摇头晃脑的背技法、背范文,他们根本没有考虑语文这个学科的特点,只想搞技法类的表象问题,其结果只能是“欲速则不达”。语文是一门就算花再多的精力去学习见效也十分慢的学科。语文能力的培养不是像数学学习进行题海战术就能得到成效,也不是像英语只需死记硬背就能提高,语文学习重要是注重平时的积累,只有一定积累达到一定的量,语文成绩才会发生质的改变。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语文教学处境确实令人堪忧,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有同期正视现实,切实担负起教学改革这个历史使命,为教改的深入发展摇旗呐喊,为语文教学规律呐喊,从深层次探讨初三语文教学模式,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树立必胜的信心,立志教改。作为一位负责任的教师,应大胆反映现实,决不随波逐流,积极呼吁社会各方面来支持教改,帮助家长用科学的世界观对待学生的学习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树立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2)语文教师要耕好自己的责任田。一方面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为自己充电,用渊博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的教育理念耕好自己的责任田。另一方面要坚决消灭“各种病虫害”,即“实惠论”“捷径论”等,扎扎实实让学生学好语文基础知识,捍卫语文教学规律,捍卫教改成果。
(3)认真探索更科学的考评体系。对主观性强的题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对待作文,在鼓励创新立意的同时,要注意对文字功底的考评,不能随意给分,以免挫伤学生打好基本功的积极性;尽量多给予学生鼓励和方法指导。等等。
(4)要注重学生语文学习的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和进行具体学习活动的主管判断。培养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学习成就感有着重要的意义。面对现实,每个教改者不能无动于衷,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毫不动弹,也是一种错误”虽然探索是艰辛的,但是我们应该艰辛“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教改之路漫漫而修远,每位教师都有责任上下而求索,探寻更为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让我们的下一代真正成为祖国富有希望的栋梁之才。
作者:李广 单位:吉林省榆树市第二中学
第二篇:课程改革后初中语文阅读的审美教学
摘要:
审美教育是学生早期人生价值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语文课程改革后一直致力于在初中时期加强对学生审美教学的提升,提高学生对自然以及社会的审美水平和思考能力。而其中阅读课程的存在为中学语文审美教学提供了大量的素材。通过阅读和赏析中外美文,能够帮助学生增加审美标准的评判能力。本文作者结合学生阅读中审美素养的培养对课程改革后初中语文阅读的审美教学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初中语文;审美;教学;阅读;创新
在当前语文课程教学中,阅读课程依旧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但是经过课程改革,在语文教学中,除了以往要求的语句理解等教学要点之外,通过阅读课程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也成为衡量教师语文教学成果的标准。因此教师在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中,应该对阅读课程的教学进行创新,通过阅读各种类型的文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塑造学生的综合文学素养。
一、初中语文阅读中审美教学的现状
(一)缺少审美鉴赏教学
通过笔者与部分初中生的交流以及学生语文考试试卷的分析,笔者发现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在阅读审美教学上缺少专门的审美鉴赏课程。不仅如此,学校对学生的考试要求也没有体现出审美鉴赏的测验。这使得学生在阅读课程中仅能够学到阅读素材中的表面,难以体会到阅读文章的精髓。部分教师在阅读课上也缺少审美鉴赏教学方式,导致无法引导学生感悟作者们的情境美和内在感悟。
(二)学生缺少审美兴趣
当前的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被作为课程标准写入各年级的语文教学要求。因此,只有提高学生在阅读中的审美能力,体会到所阅读的文章中蕴含的真正的意义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兴趣。但是遗憾的是,当前教师难以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也体现了阅读中审美教学能力的欠缺。
(三)学生缺少阅读审美的体验
阅读课程的一项重要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文学的魅力。为了提高语文教学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初中语文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增设了语文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课程。但是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缺少实现教学课程改革的渠道和条件,难以让学生增加阅读审美的体验,这也是初中阅读课程中审美教学难以出成果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对提高初中语文阅读中审美教学的建议
当前我国教育部门对于新课程改革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因此为了实现阅读审美教学的要求,需要在阅读课程中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实现审美能力的教学提升。
(一)理解阅读课程中审美教学含义
初中课程改革的初衷,是让学生在原有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对文章以及文章中所描述内容的理解、感悟和欣赏,能够正确的分别出社会现象以及文学著作的真正的美。因此教师首先要对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进行提升,来理解不断发展中的阅读审美教学内涵。根据初中语文课程中阅读课选文的哲学性和文学性特点,针对性地学习相关课程、文章审美教学的侧重点和相关配套知识。加强对阅读审美前沿要求的理解和学习,针对课程标准来制定相应的审美教学计划,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渐掌握审美的步骤,加深对文章审美的深度。
(二)加深审美要素的教学
根据德国黑格尔的哲学理论,审美具有哲学性,他认为价值决定客体的审美属性。苏联文学家在文学研究中运用政治经济学价值论进行研究,看出文学审美具有一定的属性因素,这些因素之所以被认为是美的,是因为在作者笔下具有较大的“品质”或“价值”。因此,在新课程改革后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需要充分挖掘这部分文学作品中的要素,并且针对当时的环境和情景对这些要素进行评价和赏析教学,让学生在文学作品的环境和背景下进行鉴赏和审美的感悟。比如在朱自清的《春》一文中,要充分对自然环境要素审美赏析;在《芦花荡》的教学中,要对任务性格特点要素的描写进行审美鉴赏教学,感受出作者描绘的老头子的精神内在特质,把握作者的写作脉络,用于今后的记叙文写作和文学赏析中。
(三)促进教学方式的创新
当前语文教学中缺少关于阅读课程审美教学方式的创新。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仅依靠语言来进行教学已经难以提起学生学习和阅读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借助新式教学方式和教学设备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在对语文某些名著的阅读审美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关键部分放映相关的影视资料,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来体验文章中蕴含的形象和情感。再比如在《紫藤萝瀑布》一课的教学中,某位教师带领学生使用了学校的3D教学放映室,在放映室中营造了3D效果的虚拟紫藤萝实景,引发了学生对自然景观的震感,提升了文章阅读感观的理解。这种方式虽然耗费较大,但是却可以依靠现代科技提升学生对阅读课程审美的兴趣与体验,而不是阅读中的泛泛而谈,缺少真实审美场景的理解。
三、结语
新课程改革后的阅读课程审美教学需要摒弃一部分传统教学方式,在审美观念上对学生进行教学,充分激发初中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提高对阅读课程的兴趣,扩展阅读视野。在当前阅读审美教学广泛应用于语文教学的环境下,阅读教学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刘飞,许超等.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审美教育[J].教学研究,2016(2).
[2]周志刚,刘武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小说的审美教学[J].文学与创作,2016(5).
[3]童庆炳.文学与审美——关于文学的本质问题的一点浅见[J].三十年概论,2010.
作者:杨康 单位:重庆市南川区兴隆镇中心校
第三篇: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的分层教学
摘要:
分层次教学是最近几年迅速升温的一种教学模式,之所以迅速升温自有它的道理。分层次教学注重差异化,贯彻了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理念,对于不同学生学习具体分析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全面提升了学生素质。
关键词:
课程改革;分层教学;差异
近些年,分层次教学一直是一个热点,语文教学中也是会有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孔子讲因材施教其实就是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或者说对症下药。因材施教用到今天语文教学中我们就可以理解为分层次教学,随着大学的扩招,高中教育的普及要求进度,学校各类中学的招生无论从生源和学生质量等各方面均出现下滑的现象,大批素质低、基础差的学生涌进学校,学生成绩差距很大。尤其普通中学,生源差,更存在这样的困扰。如果采用相同的辅导方法和奖励方法,这必然会导致学生思想、学习、能力、心理等诸多方面的素质差异越来越大,压抑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还会造成“好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尴尬局面。我国教育方针及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学要面向全体,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在实行学业水平测试,更要求我们兼顾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顺利毕业。在这种状况下,中学的传统精英式教学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因此,“语文分层教学”成为必然。
语文这门学科特点决定了分层次教学需要老师更加细致的研究学生,更加细致的研究课堂布局。到底什么是分层次教学?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又称分组教学、能力分组,它是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
首先我们要设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具有导学、导教、导评的功能。课堂上,如果教师独立制定教学目标,让学生依据目标去学习,那么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参差不齐的学生,就会给学生带来压力,形成学习障碍。因此,我们制定目标时应遵循统一与分层相结合、教师自制目标与师生共同制定目标相结合的原则。这样,既有基本目标,又有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发展目标和超纲目标,更为一部分学生降低目标,使其分层达标。教学目标的分析与确立是学科教学设计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决定着教学的总方向,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来展开。各层次的教学目标应是各层次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以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制定目标时还应遵循,统一与分层相结合,教师自制目标,与师生共同目标结合的原则,这样既有基本目标,又有适应不同学生发展目标和拓展延伸目标,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达标,使每位学生都有“最近的发展区”都能提高。
其次,要下苦功夫备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扬长避短,分类指导,课堂提问、课堂练习、作业布置要根据难易程度分为不同的层次,使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比如课堂提问,设计要有层次性课堂提问既能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还能通过富有吸引力的提问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提问要有层次性,对学生较为困难的学生在课堂上昼让他们回答较为简单的问题,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对优秀的学生在课堂上让他们回答较难、较深的问题,进一步训练他们的能力,还可以把一个问题分解为了解、理解、综合分析三个层次的问题,让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主动积极地进入角色,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教师上课滿堂灌的思想应该完全抛弃,全班的讲授时间,以完成基础知识讲授为主,讲课深度以所在层次最多学生深度为准,适度拓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领悟。课堂上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提问不同的问题,对优生的问题难度稍微大一点,既要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鉴别、审美能力、独创能力;对中等生的问题注重开发学生潜能,开发他们的思维,促使其向优生迈进;而对较差生以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设计一些较简单的问题。教师力争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边交流和进行自主学习,一边巡视观察一边进行分类指导,落实教学目标。
备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课堂过程,课堂练习能及时反馈不同层次学生所掌握知识的情况,能反映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又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巩固和发展,深化作用,课堂练习也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同学,设计出不同层次的练习,A基础练习,B综合练习,C拓展练习,通过课堂练习使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获,有所提高,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最后,评价要分层教学评价运用的好否,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高低,为此,以教学目标和具体的教学过程为依据,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要求的教学评价,实现分层评价和评价的个性化,首先要求在对各层次学生所达到的目标有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对三类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对一类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重能力,促发展;对二类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三类学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点滴进步,促使其消除自卑,逐步走向成功。此外,对学生评价还采用发展性评价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会呈现上升趋势,教师在课堂分层与预设时就要做出相应的变化,重新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难度。比如一个学生开始是差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可能变成中等生,我们就要按照中等生的要求对他进行辅导、提问和关注。让其循环跟进,动态调控,使其不在原地徘徊。使用这种评价方法,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感觉自己在各自的原有水平上都有所进步,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产生成功的喜悦,从而为持续发展和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接轨的今天,要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使全体学生都能得以不同程度的发展,无疑分层教学是一种适应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它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方面。我们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块有用的矿石,只不过质地不同,分层教学就是把不同质地的矿石炼成好钢的能力和艺术。
参考文献:
[1]杜天笋.分层次教育管理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
[2]余映潮.这样教语文:余映潮创新教学设计40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
[3]张原,张春华.高中语文有效教学与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世界图书出版,2014年
作者:徐培培 单位: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第四中学
第四篇:高职语文课程改革探析
摘要:
翻转课堂,也称“颠倒课堂”,它的主要理念是合理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安排,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来主导和决定有关学习的各项安排。实行这种新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和积极地去学习,打破了传统教学主要由老师教授知识的模式,而是由学生自己通过先进的多媒体技术,采用看视频、听讲座、阅读电子书和课件等多种方法完成自主学习。现今高职语文仍然以阅读、写作和口语为重点教学内容,其综合性非常强,在课程改革中渗透翻转课堂教学的思想,对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有很大的作用,同时该学科改革的成功经验可作为其他学科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高职语文;翻转课堂;课程改革;主动学习
高职语文课程是专业知识和结构体系中的一门核心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在高职语文课堂中,普遍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有很强的依赖性,难以对所学知识有很深的了解,更不用说去学以致用了。而在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社会对于高职学生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很显然,注重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了。因此,如何进行高职语文课程的教学改革已经演变成当今高职教育的热门课题,值得我们去深入的探讨。
一、高职语文课堂的现状
(一)教学模式传统,手段陈旧
当前,接受式传统教学模式仍然被多数高职院校在高职语文课程教学中广泛采用。这种模式下,教师进行的是“无错化”的教学,直接生硬地进行知识传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跟着教师的讲授和课本上的案例进行知识的储备,最糟糕的是在这个被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因此缺乏主动性,存在很强的依赖性,并且会丧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造成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不会应用到实际中去的问题。
(二)学习缺乏协作性,以个体学习为主
高职院校中的学生在学习上依然延续着初高中的学习模式,不善于在学习中讨论交流,大多以个体学习为主。在实际的教学中,又因为教师要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而课堂时间较少的缘故,课堂上几乎很少会留出专门的时间供教师与学生,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在课下,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律意识较差,再加上教师没有正确地引导,这种交流机会反而更少了。由于缺乏这种协作意识,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必然导致学生思维不宽以及僵化的趋势,很难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高职语文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一)时展迅速,改革势在必行
“改革”这一词在我国使用频率很高,因为制度和政策有较强的时效性,需要根据当时的情况不断地进行微调,这种弹性也造就了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辉煌。同样地,教育方面的发展也离不开“改革”的帮助,尤其是高职语文,它的实用性很强,更需要适应时代的要求,进行切合实际和有条不紊的改革。高职语文是学生进行其他学科学习的重要基础,是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学科,并且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帮助他们不断提升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更好地在社会中立足。而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正是切合了当今时代的要求,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何合理利用网上巨大的教学资源。因此,探讨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在告知语文课程改革的这一课题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且需要我们的教师队伍不断地深入研究,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改革成就。
(二)改善学生自控能力差,基础薄弱等问题的需要
高职学校注重的是培养技术人才,因其学校的性质,学生的初高中知识水平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对比较差,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甚至于很多人认为上高职的学生就是“学渣”或“学习混子”,不可否认高职里的学生的学习和各项技能是有一定程度上的欠缺的。对语文学科而言,虽然它属于我们的母语学习,在学校的各科科目里是学习时间最长、应用最普遍的学科,但是不同水平的人运用语文表达观点和思考问题的方向是迥然不同的,面对同样的自然景观,有才的人会发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感慨,而很多高职学生不仅没有这种自创能力,有的连“照着葫芦画瓢”都难以做到。为了改善高职语文的现存问题,不能完全照搬其他不同性质的高校的教学模式,而是要让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能够找寻更适合自己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和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因此高职语文改革必须积极进行。
三、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语文改革可行性方法
(一)转换师生位置,让学生主导课堂
“翻转课堂”最主要的特色就是转换了师生之间的位置,让教师由传统模式下的知识传播者转变为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而学生则由被动学习接受者转变为了学习知识的主动构建者,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样会使教师的基础工作量下降,而教育指导的针对性加强。在课下,教师精心挑选教学的视频资源,通过各种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及时的在线交流。在课上,老师可以依照既定的教学任务进行必要的课堂教学,还可以留出专门的时间供学生之间讨论交流,并且根据学生的真实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辅导,从而推动学生的学习,促进知识框架的构建。对于学生,他们拥有了更多的学习自护选择权,可以自主的决定学习的进度、时间和地点,并加强了与其他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扮演好督促者的身份,切勿让学生在学习中过度松弛。可以说,这样的翻转课堂是真正有利于学生的真正的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二)结合学科特点,注重高职语文的趣味性
翻转课堂理念下的高职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更加注重高职语文的趣味性,会向学生们展示知识运用的背景及相关案例。比如说教学《冀中的地道战》,我会通过网络收集资料,配备文章制作详细的幻灯片来展示,并通过播放《地道战》等影音资料让学生产生兴趣,对抗日英雄们如何在地道中开展斗争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再比如说,教导《再别康桥》这篇美丽诗作时,我找到了以前广播电台的诗朗诵音频资料,让学生们用耳朵感受着如痴如醉的场景,之后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行组织小型的诗朗诵比赛,并不局限于《再别康桥》,只要是自己喜欢的都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旨在增强学生的参与度,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转变考核标准,切勿急功近利
“墉基不可仓卒而成,威名不可一朝而立。”任何事情都有它的规律性,尤其是对于固有事物的改革更是这样,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完成,它需要时间去消化磨合,也需要学生和老师共同去适应,去寻找一个平衡点以便更好地去发挥改革应有的作用。因此,传统模式下的原有考核标准不再适用改革后的学生表现,这并不排除原先的考核标准,只是要求我们的教师应该更加注重一种综合判断和及时的网上检测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比如,教师可以不定期的在网上布置一些主题小任务,不要拘泥于形式,让学生自主去创造,可以是文章,也可以是朗诵,甚至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谈一谈自己的看法,而教师根据这些内容来判断学生的学习并给予合理的建议,让学生在接下来的自主学习中有更加明确的方向,可能这个过程不如直接告诉学生快,但是一旦学生自己能理解掌握,就能记在脑子里并且遇到类似的问题将会自主地去解决,收到的教学成就将是十分丰硕的。此外,不单单要看任务表现,还要注重对学生参与度的考核,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因为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这种教学模式中来,教师才能去发觉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等真实的情况,做出对学生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学才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要学习翻转课堂这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并且把它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避免生搬硬套,要结合实际合理运用。作为青年学生,他们阳光率真、思维活跃,我们教师要增强课堂的灵活性和趣味性,让他们保持对于课堂整整45分钟的专注。学生有了这份发自内心的专注,才能更好的掌握理解书本中的知识,能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师不断学习、不安努力,运用好“翻转课堂”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好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史伟,朱晓峰.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的《高职语文》课程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3).
[2]卫珍妮.高职语文教学“翻转课堂”模式的利弊分析与优化策略[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
[3]于玲.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6(8).
[4]覃艳艳.“翻转课堂”视阈下提高高职语文教学效率的方法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7).
[5]王志红.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7).
作者:王桂英 单位: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