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信息化高职教育课程改革范文

信息化高职教育课程改革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信息化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信息化高职教育课程改革

一、从信息化看高职课程改革的相关问题

在信息化前所未有地冲击高职教育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应主动利用信息化发展的良好机遇,实现自身发展的转型。课程是高职教育实施的主要中介与手段,课程改革也是近年来高职教育取得重大突破的领域,利用信息化推动职业院校课程改革将是一个必然的方向。但是目前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还存在诸多无法适应信息化发展需求的问题,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1.课程目标尚未体现信息社会人才培养的根本需求。信息化时代知识创新与技术进步的速度加快,信息交互和资源共享成为一种常态,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就是知识与人才。因此,适应信息化社会所需的人才应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与国际视野,人才培养目标应围绕这一需求来制定。但是,当前高职教育课程人才培养目标仍然停留在纠结于培养技能型人才还是技术型人才,是重视综合素质还是技能水平,是培养人文素养还是软技能这些问题上。如不从信息化社会的人才需求出发制定高职课程目标,人才培养将无法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求。

2.课程内容不能突出信息社会的发展特点。人才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培养需求决定了课程内容的转换。高职教育课程内容对信息社会发展的特点关注不够,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有待提高,关注学生知识的融汇性不足;课程内容的开放性有待增强,过度重技能训练导致课程内容跨界性不明显;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够,信息技术的地位不明确,课程设计缺乏与信息技术的统整与融合。

3.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期待更高的创新要求。信息化带来学习方式的变革,在线学习、泛在学习等理念已深入人心,教学模式不断革新。但从高职院校的现状看,学生需求为导向、学生主体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未得到真正体现,自主、探究和协作的学习方式未成主流,学生通过网络资源和视频互动等学习平台不分时空开展学习和交流的在线学习刚刚起步,“多终端同步视频互动教学”、“泛在学习”等方式仍在探索之中,教学手段的单一性状况仍普遍存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评价有待探索。

4.资源建设与共享水平难以支持课程信息化。目前高职院校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状况尚不能完全适应教育信息资源配置模式转变的需求,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存在单一性、单向性。虽然“校校建设资源”的基础已经具备,但由于优质课程信息资源开发和管理机制不完善,使得优质信息资源的利用与共享性不够。虽然各校优质课程信息资源各有特色,但重复建设问题比较严重,离资源建设“区域共建互享、校校共享互换”的建设模式还有一定差距。

二、信息化条件下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

有学者认为,信息技术的特征之一就是“在被运用于特定组织或者社群时,提供了一种解决各种核心问题的空前弹性”,“革新的推动者可能运用信息技术在不改变既有组织及其根本运行架构的基础上,悄然地改变其具体运作规则”。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从理念到技术、到操作、再到教学实施层面的全方位变革,实现课程改革与信息技术协同创新,建设信息化条件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教育手段和实体中介,形成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

1.树立“智慧职业教育课程”的理念。在信息化108条件下,追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卓越智慧是教育的本质,因此笔者提出“智慧职业教育课程”。“智慧职业教育课程”是指通过利用智能信息技术,构建适合高职教育的智能化环境,为教师与学生提供智能化的教与学的方法与技能,从而改进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行为,全程渗透培养学生优良的价值取向、较强的人文素养、较高的思维品质和较强的行动能力,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品质,促进学生实现智慧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在智慧课程的实施中,实现自我发展与超越。正如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简·芳汀(JaneE.Fountain)教授所言,“工业技术是肌力,而信息技术是大脑和神经系统。工业技术取代的是胳膊、手和肌肉,而信息技术替换的是传播、思考和计算”,只有设计了突出培养学生智慧养成的高职课程,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好信息化手段,避免信息技术的负面影响。强调智慧教学环境的设计与智慧教学手段的选择,注重通过智能技术手段来培养学生。

2.实现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深度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是课程信息化,高职课程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信息技术课程化和课程信息化,从而实现二者一体化。从这个角度看,最重要的是利用信息技术对职业教育课程进行信息化改造与创新,实现课程信息化。高职课程要素主要包括课程开发者、课程学习者、课程内容以及教学环境与方式。因此,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就是实现如下四个方面内容的整合。一是教育信息技术专家全程参与课程开发的每一个环节,根据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需求设计课程内容,在课程目标、内容结构、教学手段等方面突出信息技术的相关内容。这一点是当前课程开发最欠缺的,亟待加强。二是充分考虑信息化课程的实施方式,为学生设计合适的教学方式与评价方式。三是在课程内容设计上,要确立信息技术的地位,同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呈现课程内容。四是依托信息技术设计教学手段与教学环境。

3.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加涅说过,“从最一般的意义来说,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习。这意味着需要安排外部情境,以便激活、支持和维持构成学习事件的内部过程。”因此,设计信息化教学模式,以适应信息化条件下教学的需要,在环境、手段等方面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计划或者范型,是推动高职课程信息化的重要途径,改进教学的主要方式。信息化条件下,教学的特点在于学生主体性和学生中心地位被进一步突出,教师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教学,而非仅仅依据教材或者大纲设计教学,个性化、差异化教学逐步成为主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方式与途径多样化且常态化。要适应这些新的变化,教学模式的设计需要:一是充分考虑在场学习和在线学习的混合性,教学模式设计既要面向传统课堂教学,同时更应充分考虑在线学习越来越频繁的需求,突出教学模式的混合性。二是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如各类通讯终端,开发适应碎片化教学内容的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效果。三是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突出教学情境的丰富性,依托信息技术,设计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实训教学、现场教学等不同教学内容下的教学情境,选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智慧的信息技术,支持和改进高职教育教学与实践,创新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激发与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4.形成科学的实训与实习教学体系。在信息化条件下,工学结合模块的设计要冲破传统思维模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结合高职教育实习、实训教学的核心特征设计实习实训体系。面向“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任务并获得其工作成果所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指向岗位能力的培养,一是建设专业课程工学结合模块数据资源库,利用高清拍摄设备,完整摄录工作程序的每一个细节,开放数据库将用于指导工学结合的全过程,学生通过反复研看,理解工作过程。二是线上与线下教学的结合及现场教学的数字化,如利用当前较为发达的3G技术,实行3G实景教学,将生产企业的工作现场传输到课堂,课堂与现场实现互动。三是工学结合管理的流程再造,通过对工学结合管理过程的碎片化重组,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不同工作岗位的个性化管理,进一步加强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实践管理,提高工学结合的效果。

5.构建机制灵活的课程资源开发模式。在硬件环境相对成熟的条件下,易存储、易提取的共享数据库为建设课程资源打下了坚实的硬件基础。构建机制灵活的高职课程资源开发模式,一是形成课程资源开发机制,突出“政府引导、学校为主、社会参与”的课程资源开发模式,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的积极性,突出课程资源开发主体的多样性,最大限度地开发优质资源,形成优质课程资源集群。其中,政府负责引导性资源建设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学校与课程相关的行业企业负责资源内容开发,信息服务软件企业负责环境与资源平台搭建。二是形成课程资源分享机制,突破原有的课程资源壁垒,形成课程资源建设“校校合作、区域合作”的基本格局,实现资源开发不重复、无盲区,通过组织区域内的高职院校共同搭建大型课程资源库,区域内资源实现即时上线、共享、互换。三是形成课程资源评价、遴选机制,形成多级并存的课程资源库。通过网络访问量、等级评价等方式,对课程资源进行分级评价,不同级别的课程资源,采用不同的推荐方式,最大限度地扩大优质资源的影响范围。

作者:高涵唐智彬单位: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