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师数学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新的中小学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中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运用能力,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以及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能力等等。对此,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努力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以适应课程标准的要求。而高师院校数学教育专业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数学教师。因此,为了适应这一需求,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教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
课程标准;教育理念;现代信息技术;课程资源
基础教育教学课程改革(以下简称新课改)已经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施行,这次课程改革是我国历次课程改革中最大的一次。大部分中小学教师都来自高师院校,而大部分高师院校的教育教学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其教育方法和培养模式已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作为一名从事小学教育多年的教师,笔者认为,高师数学教育专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相应的教育教学改革,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
一、培养高师学生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
课程标准呼唤新型的数学教师,要求教师具备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因此高师院校在教育教学学中应该注重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应在每门课程的教学中贯穿“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仅仅局限于对概念、定理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的层面,更应该注重学生对问题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此外,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实施的背景下,高师院校的教师需要从功能的多重性方面认识自己的作用,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应是信息资源的开发者和管理者。学生在学习中的信息交流不仅是与教师单通道进行交流,而应该形成学生与教师、同学、社会、传播媒介等的多极交流模式。这就要求高师院校教师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艺术,能够及时、全面地了解每名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意识地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激发、引导学生,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注重因材施教,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
二、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升高师学生的教育理念
教育教学理念是指导各级各类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思想基础,是教师教学的灵魂。高师数学教育专业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摇篮,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高师数学教师不了解当前基础教育数学改革发展的现状,他们只注重提高自己的专业学术水平,认为只要把专业课教好就行了。在他们的意识里,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是少数搞教学法的教师的任务,与他们无关,实际上这是一种误区。因此,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求,我们应倡导高师数学教师及时准确地了解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动态,适时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以期培养出适应新课改要求的中小学数学教师。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高师院校各个专业都有一门必修课:教材教法课,这门课是专门培养教师技能的一门课程。它一方面会分析如何去讲授一门课程,另一方面这门课程会研究、分析某门科学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以及其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并且会结合所教授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把它组织成一门学科。教材教法课是高师院校学生在系统学习了高等数学的一些知识后,着重针对其日后应从事中小学数学教师的职业的特点而开设的。学习这门课程的主要目标应该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较为系统的重新认识数学和数学教育的活动过程,使其在活动中发展对数学教育的认识,提高其从事数学教学的能力。在教学中,要引导使学生从“学生”向“未来教师”转变,让学生意识到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不能只停留在课程标准上,还应充分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即认识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
三、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
课程标准把“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新课程基本理念之一。事实上,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的应用数学的发展推动了当代数学的前进,而在数学教育中大量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使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有机地融合,也已经成为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尽管对数学教育中如何应用计算机技术的问题仍时有争论,但一个共同的认识是,计算机的功能是强大的,只要运用得当,将会在多个方面产生效能,可以为数学教育价值的发挥开辟新的天地。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传统的观念中,数学教学主要是一些数学概念、定义、定理以及一些数学计算,不适合多媒体教学,因此,在大部分高师院校中,数学教育专业的课程大多保留着“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要,作为以培养中小学教师为主要目标的高师院校,应首先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把信息技术引入到教学中,使这些未来的中小学教师从学生时代就开始接触信息技术,亲身经历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及发挥的重大作用,为未来在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正确使用多媒体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从自身做起,培养高师学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能力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课程标准对中学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但以我们的了解,以及对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实地调查发现“,课程资源匮乏”仍为新课程改革中的突出的问题之一。目前中小学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的能力还很欠缺,教师们已习惯于“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教学模式。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把教材当成唯一的课程资源。因此,针对当前中小学教师能力的实际情况,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以培养合格中小学教师为主要目标的高师院校应注重对高师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首先,高师院校的数学教师要树立培养学生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教育实习是高师院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在教育实习中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让他们意识到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作用,从而积极主动地开发课程资源。比如,有些学生在教育实习前的试讲中,本来是一节课的内容,他只用了二十甚至十几分钟的时间就讲完了,剩下的时间就不知道怎么安排了。分析其原因,这些学生是把教材当成了唯一的课程资源,而不知道如何去开发和利用其他的课程资源。这时候,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科知识的拓展,通过自己的再创造使教材内容更加完善,根据知识的逻辑性、关联性和学生的实际认知结构,对教材知识进行结构重组和优化整合。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意识到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意义,学会学科知识资源的开发,从局限于教材分析到课程资源的开发,不断提高学生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此外,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的互动,这无疑也是一种无形的课程资源。总之,在高师院校教师要利用各种途径培养学生以上几方面的教学能力,为学生毕业后成为一名合格进而优秀的中小学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翔.数学教育的价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周瑞、邓鹏.高师数学教育面临的挑战及新要求[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6(6):32-3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陈桂杰 单位:河北省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