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电子信息专业实验室建立策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很多农业院校都顺应形势开设了电子信息专业。电子信息专业实践性很强,对实验室要求比较高,因而实验室建设是电子信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实验室投入大,实验教学涉及领域广,电子信息专业各课程实践教学普遍存在着实验教学模式相对单一、实践教学评价相对薄弱、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相对滞后等问题[1],实验室的作用只是停留在验证层面,缺少设计性、开放性、创新性。南京农业大学于2004年设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以农业工程一级学科作为专业支撑,经过近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南京农大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着手建设电子信息新实验室并逐步开放使用,主要有高频实验室,微波与天线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DSP应用实验室,嵌入式(ARM)实验室,EDA实验室等。尽管新实验室促进了实验教学的开展,但由于起步较晚,建设时间较短,因而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其中一些问题也是农业院校电子信息实验室的共性。本文对这些共性问题开展分析,探讨解决对策,以期为同行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农业院校电子信息专业实验室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特色不彰显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信息专业以图像信息处理与传输为重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信息专业则以雷达信息处理为特长[2]。农业院校的电子信息专业应该突出农业特色。但是由于电子信息专业在农业院校一般都成立时间不长,属于新兴专业,因而经验不丰富,尚未形成农业特色。由于专业特色不明显,导致专业实验室特色不明显,实验内容更多的是通用的验证实验。以南京农业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综合设计实验未能与农业工程有机结合,以致很多学生毕业时对农业工程都不是十分清楚。虽然近几年毕业的学生都能找到工作,却没有明确的就业方向,什么行业都有,且就业的层次不够高。而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已经将农业工程纳入十大重点投入项目之一,农业工程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电子信息专业如果能和农业工程结合,必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二)实验室设备和实验老师尚未转型农业院校电子信息专业实验室一般是在原有的相关专业实验室基础上建设的,由于时间短,尚未真正转型为电子信息专业自身的实验室,并且实验室设备使用时间已经较长,实验条件比较差。如南京农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室依托于原先的农业电气化和自动化两个专业的实验室,只是针对高频、通信原理等补充了一些实验设备。缺乏实质意义上专业实验室,实验条件就捉襟见肘,使得教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讲授的是新设备知识,而实验教学时接触到的却是一些陈旧的设备,教学难以得心应手,从而降低了教学质量。从学生方面看,在课堂上可以学到先进的理论知识,实验室陈旧的设备却影响了学生做实验的兴趣,以致学生把做实验当成是一项无聊的任务,实验过程中仅是看别人做实验,实验后抄一下实验报告,这样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大打折扣。实验老师也未能转型。由于农业院校原来没有电子信息这个专业,专业增加后,实验室规模相对是扩大了,但是实验室老师都是从相关专业转过来的,如南京农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室教师许多原先是从事农业电气化和自动化实验教学的,他们对电子信息这个专业还不是很了解,在很多实验教学中并不能游刃有余。另外,许多农业高校没有建立对实验教师开展相应培训的机制,实验教师的工作量核算又缺乏科学性,从而影响了实验教师学习新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在实验教师人才引进方面,一般学校认为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附属物,因而没有给予实验教师相应的待遇,很难吸引优秀的人才投身到实验技术队伍中。
(三)实验室的封闭式管理与电子信息专业的开放性相悖电子信息专业教学离不开一个开放式的实验室,学生需要不断的实践才能打好基础,才能学好专业知识,才能拥有良好的专业能力。但一般高校将实验室物资和实验教学放在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这就造成了实验室管理上的不协调,既难以形成跨学科的实验能力,又不易实现整体效益。如南京农大工学院电气工程系实验室原来是按教研室分,有三个实验室管理办公室。后来该校将三个实验室合并为一个电学实验中心,就部分解决了这个问题。实验室管理上的这个问题,使得“学生等实验室开门、实验室开门等学生”这种情况时有发生。为了进一步加强实验室管理,南京农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室还采用了学生勤工助学的方法来参与管理。但由于工作不成熟,未能制定对应的规章制度,使得部分实验室变成了学生自己的场所,反而更增加了实验室的封闭型。
(四)实验教学保守性与电子信息专业创新要求不符电子信息专业实验教学应该更注重动手能力,但是现在的实验课堂完全没有体现灵活的动手,师生更像是在完成一项任务。老师注重理论教学,没有把时间过多地投入到实验环节中,实验教学中只是把一些验证性实验和被做了很多遍的简单的设计题目布置给学生做,创新性在其中难以实现,从而影响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农业院校电子信息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对策
(一)依靠优势学科,强化农业特色电子信息本科专业学生可以参加国家级、省级大学生电子竞赛、挑战杯、GIS大赛、机器人大赛等等。这些比赛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能力,但是需要有特色的创新实验室作为支撑。电子信息专业实验室只有和学校的优势学科水乳交融,才能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该校的农业工程学科历史悠久,学术源远流长,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有硕士、博士点。因而可以考虑将电子信息融入农业工程,在农业工程一级学科下开设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这样既能使农业工程学科“老树春深更著花”,也能使农业院校的电子信息专业“借力好风上青云”。在此基础上,更多地将农业工程项目引入到电子信息实验环节中,如可以考虑农业自动灌溉里的控制装置的设计,农业害虫识别的简易智能装置设计等等。
(二)投入经费,推动实验室设备和实验教师转型中国工程院院士左铁镛教授说过:大学有将近一半以上的资产在实验室,因此实验室是学校的“半壁江山”。农业高校的领导应该充分认识到电子信息专业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保证实验室专项资金无虞之外,还需进一步加大对实验室建设的投入,使实验室最大限度地向电子信息专业需要高效转型。实验室教师是实验室最具有活力的因素,其素质是建设实验室的关键。提高实验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是加强实验室强大支撑作用的有效途径。由于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以前的实验教师跟不上专业实验教学需求,因而可以转型为管理人员,同时另外招聘专业能力较强的专职实验教师。学校每年不断地以博士毕业生充实教师团队的同时,应该引进优秀的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的毕业生充实到实验技术队伍中,培养专职的实验老师。
(三)科学管理,建设开放式实验室电子信息实验室管理方式应体现出现代化、开放性。传统的计划管理方式弊端较多,因而实验室的管理者需要不断学习,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实行科学管理。同时,电子信息专业的实验室本身以现代化的仪器见长,管理现代化也是题中应有之意。与开放式管理相较,传统的封闭的管理方式已成为实验室教学的绊脚石,传统的实验教学也不利于因材施教和学生独立思考。现在的高校实验室一般都在走开放之路。开放的实验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爱好,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南京农业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室新建的ARM嵌入式系统实验室、DSP应用技术实验室已经实现开放式管理。对于电子信息专业的开放实验室,学校应当设置专项经费鼓励教师研究开放性实验项目,对学生全方位开放。在开放实验室中要打破实验只是验证理论的这种传统观念,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少一些验证实验,多一些综合设计实验,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南京农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成效比较明显:2003年组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一无所获,而近年来多次在全国、江苏省大学生电子竞赛和挑战杯赛中获奖,还有不少本科生在EI等学术期刊上发表了高质量论文。
(四)联合企业,建立创新型实验室实验平台的好坏直接决定实验室的价值,电子信息专业更是如此。即使建设了若干个电子信息专用的实验室,即使拥有了优秀的实验教学团队,即使建立了现代化的开放式实验室,如果实验室在“创新”方面缺位,那么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也未必能成长为社会急需的人才。电子信息专业最好的创新实验室是高水平的电子信息企业。这些企业与时俱进的项目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而是电子信息专业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聪明才智的大舞台。学校既可以走出去,也可以引进来,联合企业,创建创新型电子信息专业实验室,为学生提供最科学、最先进、最实用的实验平台,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