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误区及对策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普遍存在着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
当前信息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着“重硬轻软,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这个问题是制约教育信息化的一个上位问题,它直接决定了其他相关误区和瓶颈的解决),往往只考虑硬件环境建设,而忽视应用软件和教学资源的开发;重基础设施的投入,而不关心如何使投入大量资金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真正在教育中发挥作用,这样必然会导致投资的严重浪费。有些地方实际投资时,软件与应用的预算少得可怜,比如南方某个城市去年教育信息化投资了1.5个多亿,其中软件、应用、培训等费用,总共不到1000万,投资比例是15∶1。而美国在实施1996-2000年中小学信息化规划时,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期(1998年),硬件、软件及资源、教师培训投资比例分别占70%、16%、14%,到2000年这一比例已转变为63%、20%、17%,专家评估达到理想目标的比例宜为45%、25%、30%。这种投资结构往往造成“烂尾”工程,投了大量资金的项目,但投资效益并不明显,是对我们国家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而在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对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计算机与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的培训等重视不够。根据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已建成的校园网中,90%还都处在一种闲置、一种没有充分利用的状态,真正用得好的、能应用硬件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的,估计不超过10%,大多数停留在初步探索的层面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一种演示工具而存在,对教育的影响却远未达到预期目标。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信息机器、信息技术的引入过程,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计算机化或网络化。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是以信息的观点对知识传授过程进行系统分析、认识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指导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教育信息化。可以这样认为,一种设施环境,其本身并无优劣可言。在信息化建设成败的问题上,设施形式、硬件设备、投资额都是说明不了什么的。判断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的成败,归根结底还是要看应用,看使用者应用的程度以及应用背后所支撑的教育理念。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因为现代技术要做的事情是人不愿意做的事情、人不能做的事情、人利用技术之后可以做得更好的事情。
二、教育信息资源结构性匮乏
学校教育信息化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学信息资源的建设。它是教育信息的载体,也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建设的好坏决定了信息化教学的优劣。当前教育信息化中一个严重问题就在于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结构性匮乏。信息化教学若要真正产生实际的、显著的效果,一定要能够持续性开展,如果只是偶尔上一两次公开课,对教学研究有一定作用,但对学生的发展,不会起着本质的促进作用。只有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协作学习工具、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情境创设工具等持续性地结合到每一节课中去,才能对学生综合能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持续性地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前提就是要有丰富的、与教材配套、可以由教师制定的优质教学资源,老师一上课,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用、调整一些资源,这样老师日常性的教学才能得以开展,大大减轻教师教学备课量和开发课件的工作量。否则的话,一节课要做一个很大的课件,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这样的结果只能是一个学期上一两节公开课,要在日常的课堂中贯彻执行是不太现实的。
通常解决方法是购买教育资源库。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库产品,几乎每个产品都号称有几十到上百G的数据量,可谓是“资源丰富”,但这些产品安装到学校真正使用后,教师又普遍反映有效资源内容匮乏,需要的资源难以找到,没有参考价值的垃圾资源很多。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一方面是资源内容建设合理体系还尚未形成,厂商建设资源内容主要依赖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源,而非制作资源,并且由于其收集的资源与新课程标准、新教材不相符合,造成厂商收集资源的可用性比较差;另一方面由于知识版权意识薄弱,不同厂商之间又存在相互抄袭的现象,使得不同资源产品出现内容雷同的滑稽局面。更为严重的是,版权意识的薄弱,严重打击了原创资源建设者的积极性,造成当前教育资源总体质量不高。总之,教育信息资源的匮乏严重地制约着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没有合适的教学资源,单凭教师个人力量的检索、设计和开发的资源,无疑于“杯水车薪”;而通过购买的资源库,则由于素材或软件“颗粒度”适用性和质量问题又不能完全整合于信息化教学。
三、教师培训的观念、内容和模式的相对滞后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过程。笔者认为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最大的软肋在于教师培训,教师素养准备不足,势必造成投资效益的低下。国际经验表明,当大规模启动学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时,制约信息化推进的瓶颈往往来自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专业准备不足,信息技术条件下课堂教学的培训欠缺。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的过程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教师教育素养、学科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整合的过程,最终的目标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师资培训大致经历三个阶段:首先是信息技术技能培训,紧接着是初级的应用,集中在演示型课件制作上,第三阶段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开始深入至学科和课堂层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就显得尤为紧迫。综观培训的现状,师资培训与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仍然是两张皮。相对于硬件设备等基础建设,教师培训的内容和模式表现出了相对落后,有人尖锐地指出是“有思想没有技术”和“有技术没有思想”并存。相当部分应用培训仍停留在演示型的课件制作上,或者是机械地套用某一个课程设计模式,真正把信息技术应用融入教与学全过程中的培训甚少,培训在质的方面没有创新,这就造成应用始终在初级层次徘徊。这是导致我国当前信息化教学水平低下的直接因素。所以,探索新型的师资培训模式和运行机制是当前信息技术环境下师资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关系到信息化教学水平的高低优劣,关系到教育信息化的成败。
上述三个问题是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向深层次发展、可持续发展中遇到的主要瓶颈。教育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从观念更新、硬件建设、资源建设、教学应用和人才培训等诸要素上讲,必须相互协调发展,缺一不可,偏颇不得。所以针对教育信息化进程中这些“老大难”问题,我们不能像过去那样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应从系统论的观点来认识它们。从整体上解决这些困难与瓶颈,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顽疾,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硬件环境大投入与应用效果的低产出的焦点矛盾,全面提升学校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首要的任务是国家、地方、高校和相关企业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形成合力为中小学实现教育信息化提供全套解决方案,为学校提供系列化、层次化、实用化的切合教学实际需求的教育信息化专业应用服务与指导,将设计、咨询、服务、指导、培训、产品和评估验收结合起来,为学校提供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服务。
笔者于2004年初调研走访了厦门、保定的几十所中小学,发现这是目前广大中小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它拥有最广泛的需求。包括学校信息化设计方案、评估验收,方案与规划将从观念、内容到形式上摆脱“重建设,轻应用”的桎梏,通过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服务(怎样建设校园网?怎样建设多媒体教室?怎样建设各种信息化教学系统……),量身打造“数字校园”,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方案,全面提升学校信息化教学水平,同时帮助学校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并使之制度化,实现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自动化。从源头和制度上为学校教育信息化保驾护航,防止偏离正规。其次,在实施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把计算机与网络等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作为重中之重,重点做好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师资培训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快速健康地发展。教育信息资源的匮乏严重地制约着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不少教育局,下属几十所、上百所学校,因为没有有效的管理机制,大量的优质课件、资源和素材都分散在各个学校的各位教师手中,造成极大浪费。
如何把“这部分经过教学实践检验的优质资源与课件”有效整合起来并共享应该成为目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它可以避免各个学校、单位和个人在资源方面的重复建设而造成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为广大中小学提供合适的、优质的、可重复使用的素材。国家、地方和学校应建立国家一级资源中心、地方一级资源中心和学校一级资源中心,按照新课标进行资源分类,使用共建共享的机制来管理运行。资源建设采取宏观调控、共建共享的形式,集中全国或地方乃至各中小学的学科教师来共同建设,形成一个共享互补的机制。可以将大量表现形式多样化、符合教学实际的学习资源整合起来,以达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和共享,力争在各级资源中心为学科教师之间搭建起一座资源建设的平台,包括媒体素材、量规集、课件、教学案例、文献资料、课程和索引目录等。合理地应用好各种信息化教学资源,将大大提升学校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另外一方面,在各学校实施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应突出校本资源建设,作为当前新课程改校本课程开发的一部分,包括多媒体课件开发、网络课程建设、专题网站建设等,力争形成一批校本优质资源,为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物质基础。
师资是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最为关键、最直接和最活跃的因素,直接决定着教育信息化的成败。比较理想的信息技术与师资培训可以采用“集中培训与长期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来培训教师,集中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方法与技能,并提供长期跟踪指导,使学科教师能尽快地将信息技术与其自身的学科教学整合起来,在教学实践中成长教学智慧。基于对学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专业准备的全面理解和实践经验总结,笔者认为信息技术培训与课程教学应该结合起来,定位于教师收集、分析、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之上,定位于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活动之中,从整体上重构教师培训模式。新型模式应整合各种教学方法(如专家报告、教师讲授、任务驱动和问题驱动教学、案例教学、合作与讨论学习、研究型学习、反思型学习、实验或模拟实验等)于培训活动之中,与学科教学挂钩,使教师在“做中学,反思中进步”,同时在培训过程中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的评价手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敢于创新,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和培训质量,使培训本身成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典范,从观念、内容和方法上全面影响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和教学智慧。最后,国家、地方、高校和相关企业应为广大中小学、学科教师等相关人员创设理想环境和条件提供知识共享、信息交流的服务,共同打造各层级的教育技术学习型社区。
这一点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的“四结合”和“跨越式”实验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许多参与实验的学校成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学习共同体”,相互借鉴经验,建设数字校园。建设教育技术学习型社区具体措施包括:提供网上交流与学习的社区,如k12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社区、中国教育技术学网站都是目前知名的教育技术学习型社区;提供定期的专家指导,传授最新技术和理论前沿,实现教育技术专家与学科教师的互动;组织骨干教师参观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特色的学校,相互借鉴经验,参加面向全国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经验交流会,以开阔思路、拓展视野;定期举办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区域交流会、研讨会等。在这些实施的过程中应利用各种相关信息技术来进行知识管理,最大化地共享知识。通过以上种种措施,教师、学校可以相互间交流经验,共享资源,激荡思想,达到知识共享的目的,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学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水平,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