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校政治情感教育分析范文

高校政治情感教育分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政治情感教育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高校政治情感教育分析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涵义与特征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涵义

在近年英国沃里克大学主办的研讨会上,来自10个欧洲国家的与会者一致同意情感教育的下述定义: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学生的情感、信念以及情绪。它包括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以及他们的自尊。更为重要的一面,是超越学生个体,关注他们与别人之间关系的效果。因此人际关系和社交技能被认为是情感教育的核心。[1]我国的一些学者认为,情感教育是一个与认知教育相对的教育概念。德育中情感教育的一般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培养大学生的社会性情感;提高他们情绪情感的自我调控能力,帮助他们对自我、环境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2]终极目标指整个教育目标的完成和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笔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就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关注并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学生的情感调控能力,帮助其对个体、环境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使其健全个性的形成。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特征

凝聚性:情感教育的凝聚性特征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能通过情感的交流、启发等方式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特有的内容和方法把千差万别的学生个体凝聚成一股力量,学习热情不断提高。情感教育的凝聚性,应该在培养大学生的集体观念上表现出来。情感教育的这种以培养大学生集体观念为基本内容的凝聚性,可以帮助大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树立热爱集体,为集体尽义务的集体荣誉感;可以教育大学生懂得坚持集体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为了集体利益,在必需的时候牺牲个人利益的原则;可以引导大学生不断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养成善于在集体中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能力与习惯,从而发扬相互尊重、团结友爱的精神,克服只顾自己,不顾他人,不顾集体的错误思想和行为。调节性:情感教育的调节性特征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通过各种情感形式对受教育者进行情绪调控、心理调适和人际关系调整,使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产生肯定性的情感态度。情感和意志在人的思想内化、转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情感作为人对外在事物的体验,对主体的认识和行为起着积极或消极的驱动作用,通过调节学生的情绪,让学生不断地得到具有积极心理意义的成功体验,抑制其消极的思想行为,更高质量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传递和情感发展的任务。渗透性:情感教育的渗透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遵循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融合各种教育因素与方式,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情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目标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激励性:情感教育的激励性指情感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运用表扬、鼓励等多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其思想和行为向着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方向变化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情感教育的教育者运用多种手段,使个体把社会和组织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认识、情感、信念,然后在意志的作用下又把内在的思想信念外化为符合社会和组织规范的行动,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1.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任务的实现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根本目标和任务是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使每个人确立崇高的生活目的……人每日好似向着未来阔步前进,时时刻刻想着未来,关注着未来。由理解社会理想到形成个人崇高的生活目的,这是教育,首先是情感教育的一条漫长的道路。”由此可以看出,情感在人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三观”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和任务。所以情感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的促进因素。

2.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顺利进行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影响的双向活动过程。一个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即内化阶段、外化阶段和反馈检验阶段。[4]901三个阶段的顺利进行都离不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良性互动。积极的情感有利于受教育者把外在的思想品德要求转化成内在的思想品德认识,并由内在的思想品德认识到思想品德行为的转化。因此,情感教育是联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桥梁与纽带。

3.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增强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可以通过情感教育重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教育者在积极情感因素的作用下,自觉追求更高层次的思想品德目标,从而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认识。[4]100

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途径

1.丰富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当我们谈到人的时候,首先应该确立的前提是,人“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5]人是有生命的客观存在,是有血有肉的现实的人,而不是某种无人身的精神或意识。强调现实的人目的在于,懂得研究人就应该以生活实际为出发点。实践证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越是符合受教育者的生活实际和内心需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越显著。反之,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则会减弱。

2.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具有体验性、自控性、互动性等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实践活动,引发学生深刻的情感体验。学生由于情感的变化,改变了对事物的看法,积极性得到了调动,这种情感体验方法还可以和实验法、讨论法等方法综合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根据情感教育的互动性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语言、动作以及行为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递,而使情感和思想互相交流、碰撞、感染,达到相互一致。最终达到这样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情感既满足受教育者的情感需要,激发教育对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使教育者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3.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机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必须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才能保证情感教育机制的有效运行。由于情感是人与客观事物直接接触中产生的态度体验,所以,高校情感教育需要重视课堂教学的同时,重视实验教学。首先,重视学生集体活动。学生社团是学生集体活动的形式之一,应该被纳入情感教育范畴,并得到学校的支持、参与和引导。学校应开展多种学生社团活动,并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其次,增强教育者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功能。班级是一个基本的组织单位,学生的各种日常生活和学习都要通过班级组织才能进行。教育者是教师和学校,学习和书本知识是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应该增加教育者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功能,有计划地自觉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再次,完善领导机制。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重大意义,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这一重大课题摆在学校教学和管理的重要位置,切实加强领导,严格规章制度和各种奖罚条例。学校实施的各项管理措施和教育手段,应该有利于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使学生在心理上发生根本变化,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情感品质,激发学生自觉成材的意识。最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评估机制。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评估应该与学生心理素质、情感教育的水平、教育的方式等挂钩,加强情感教育的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