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思路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创业教育理念的辨析
1989年11月底至12月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在阐述“21世纪的教育哲学”问题时,认为未来的人应有三本“教育护照”:一是学术性的,二是职业性的,第三本是证明一个人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在此基础上,会议提出了“事业心和开拓教育”(enterpriseeducation)的概念,强调教育要培养学生开拓事业的精神与能力。后来,enterpriseeducation即被译为“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面向的教育对象是广泛的,它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以及继续教育各个层次。因此,一些学者曾从不同角度对这一概念作过各种阐释。如有学者认为,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根据综合技术原理,培养具有从事一定职业的劳动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人,创业教育就是职业和创造相结合的教育。[1]还有学者认为,创业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创业教育接近于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具有开创性个性的教育;狭义的创业教育则是与职业培训结合在一起的。[2]我们认为,所谓创业教育是使受教育者(主要是青少年)在接受全面素质教育的基础上,综合素质与开创型个性得到培养和强化,现代创业意识与能力得到开发和提高的教育。为了更准确理解创业教育的内涵,我们有必要将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之间的关系辨析清楚。先让我们从“创业”与“就业”的分析入手。所谓创业,即创立基业或拓展前人事业新领域,包括兴办企业、开办事业乃至创建行业、开拓产业等。而就业则“是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相结合,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的活动”。[3]
就业应该包含从业和创业两种形式。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高校毕业生通过统一分配得到职业。就业制度改革后,毕业生通过“双向选择”实现就业目的。不论是“统分”还是“双选”,以往中国高校的毕业生,实际上都是以参与前人业已存在的事业即从业方式实现就业的。若能在开创基业的同时获得自己的职业岗位,那便是通过创业的方式实现就业的。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中出现的自主创业,应该说是一种高层次的就业方式。可社会上一些人把高校毕业生中谋求自主创业、不找就业单位的人列入“不就业一族”;政府有关部门在汇总统计各校毕业生一次就业到位率时,当然也不将这类“不就业一族”算作一次就业的学生。这是对“就业”概念片面理解的结果。这种狭隘的就业观念,导致在一些同志的眼中,那些敢于选择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成了找不到就业岗位、没有派遣单位、降低学校一次就业到位率、有损学校声誉的人。
这种观念从理论上讲是不科学的,从客观现实来看,也存在一些不利于工作的弊端。应该说,自主创业的就业观是我们应提倡的一种比自主择业依附性更小、主体意识更强的就业观。如果我们站在就业的角度,把解决受教育者的就业问题作为直接目的的教育称作就业教育,那么创业教育无疑是从属于就业教育的。我们不赞同“创业教育的全面兴起,昭示着就业教育的衰落”[4]的观点,恰恰相反,我们认为创业教育理念在高校的形成和确立,将大大地拓宽就业教育的发展空间。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宣言》曾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将越来越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这明确阐述了在高等教育阶段推行创业教育的目的,就是深化和拓展就业教育的功能,使“未来的劳动者具有从业和创业的双重能力”[5],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二、创业素质应该是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
创业教育也可称为创业素质教育。[6]创业教育这一概念的产生,反映了社会发展对未来人才素质构成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我国,素质教育起初本是针对传统教育中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弱的人文关怀、过重的功利倾向等问题提出的。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素质教育不断从“纠偏”朝尊重人的主体价值,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重视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强调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全面提高和协调发展的方向推进。
而创业教育对学生素质状况的要求,是建立在一般素质教育基础之上的。创业素质与以往素质教育中常讲的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及创新素质等密切相关,不可分割,它应该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理念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高等院校实施创业教育,应该像对待创新教育那样将其纳入素质教育的体系之中,系统思考,统筹安排。在高等教育阶段实施创业教育,其基本特征和要求应该是:培养开创型个性,开发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塑造创业者人格,使受教育者在一般素质教育(包括创新教育)的基础上,形成完整的创业基本素质。而创业基本素质是一种综合性的、较高层次的素质,其构成除了一般素质教育中共同的部分以外,还包括创业意识、创业品格、创业能力和创业知识结构四个方面。这些素质与一般素质教育的内容是密不可分的,但它又高于现行素质教育的一般要求,且植根于一般素质教育之中,是对现行高校素质教育内涵的丰富和发展。
具体地说,中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在一般素质教育的基础上至少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作为:(1)提高知识产业化的意识,激发创业的内在需要和动机,培养创业的兴趣和热情,树立创业的理想和信念。(2)传授企业经营管理和其它创业过程中必需的相关知识;培养经营管理能力、创造性学习能力、知识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能力,以及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的综合开发能力与系统运筹能力。(3)培养开创型个性和创业者人格,强化创业人才必需的果敢性、坚毅性、独立性、应变性等心理品质(一般素质教育也关注这些心理品质的培养,但创业人才对这些心理品质的要求更高,因此创业教育对此必须予以特别的重视)。素质教育强调主体性,强调个性化。将创业教育纳入自身体系后的素质教育,仍然坚持这一原则。
高校实施创业教育,并非要求把大学生全都培养成创业者,但它将有效地克服传统教育培养的学生存在依附性人格的弊端。通过创业教育,可望使毕业生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性和独立生存与发展的本领。这样的教育是更能体现人文关怀的教育,这样的人才也是更加符合未来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
三、发展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几项任务
1.营造浓郁的创业文化氛围。文化在教育中的作用历来为教育家所重视。由于“中国的创业文化暗淡无光,而从业文化倒是十分厚实”[7],因此,中国高校要培养现代社会的创业人才,在校园里构建、营造一个浓郁的创业文化氛围,应是一项首当其冲的重要任务。这种文化氛围,应进一步唤醒师生的创业意识和欲望,崇尚创新、冒险精神,倡导创业理想,树立创业信念,充分激发教师实施创业教育的热情,不断激励学生提高自身的创业基本素质,使大学校园里充满着浓郁的创业文化气息。
2.激发高涨的教学改革热情。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高校不少同志为创业教育的实施做了很多有价值的工作。然而,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由于传统教育思想观念惯性和传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习惯的影响,投入创业教育改革的积极性尚未调动起来,也没有将创业教育真正落实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而创业教育只有依靠广大教师的热情参与,并在教学活动中真正体现出创业教育的思想和内容,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因此,我们应该充分激励高校教师以高涨的热情,从课内到课外,从理论研究到实践探索,从课程设置的调整到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全方位地投身到创业教育的改革大潮之中。
3.构建相应的教学保障体系。创业教育在高校的兴起,要求教学上必须及时作出相应的改革。这一教学改革既要反映出创业人才培养的特点,也要体现知识经济渐居主导地位的时代特征。因此,未来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除了应开设《创业指导概论》之类的课程,综合介绍创业的基本原理、过程和方法以外,课程设置应从“刚性”向“柔性”转变,应具有开放性、灵活性的特征,多设选修课,更多地体现学分制的特点;教学内容应注意知识创新产生的影响,“注重跨学科、综合性,打破专业划分过细、学科知识封闭成一统的知识条块分割的局面”,[8]并在实践类课程中,加大有关创业教育内容的分量;教学方法则应注意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使方法、知识、活动、体验融为一体,力求在各类课程的教学中都渗透创业教育的思想和内容,使不同类型的知识得到有机整合。
4.组织丰富的创业教育活动。要使创业教育在高校得到很好的发展,有关创业教育的各种活动应该是丰富多样的。1998年,清华大学首次把创业计划竞赛这一有效的创业教育形式引入我国校园,并在随后的两年中连续成为全国性的大学生竞赛活动,对推动高校的创业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高校中创业教育活动的形式很受局限,且各校就业指导中心实际上只具备适应“双选”的择业指导功能。高校要推行创业教育就必须改变这一状况,应经常组织诸如考察企业创业经历和经营状况的社会实践,指导学生按程序体验创业过程的模拟演练,举办成功创业者现身说法的报告会等各种能使学生获得创业体验和感性认识的创业教育活动,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提高自身创业基本素质的热情,锻炼造就出一批未来有所作为的创业者。
5.建立开放的教育管理模式。我国目前的教育管理从总体上说,还存在着管得过多、放得不够,重共性有余、讲个性不足的问题,这无疑是不利于创业人才培养的。中国高校要推行创业教育,应改变学生从学业到就业这种单一的成才模式,营造一个开放宽松、有利于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育人环境。在学制和学籍上可借鉴自考的管理模式,探索出一种更加灵活的管理机制,并赋予就业指导中心应有的创业指导功能。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学业的不同阶段和其它方面的情况作出决定,或厚积薄发完成了学业再创业,或忙过了事业再回来续学业,甚至可以既忙学业又搞创业。总之,学校的教育管理应该在严把教学质量关的基础上,更加开放宽松,更加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选择,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成才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