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等教育就业经济学思考范文

高等教育就业经济学思考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等教育就业经济学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高等教育就业经济学思考

一、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与就业效应

所谓就业弹性,是指经济增长每变化一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比,等于就业数量增长率除以经济增长率。按照就业弹性的定义,在经济增长率一定的条件下,就业弹性小意味着经济增长所带动的就业增长率低。比如,如果某一行业存在冗员现象,则该行业的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带动作用就不大。就业弹性反映的只是就业的相对变化率,而不是就业的绝对数量。如果某一行业的就业规模小的话,即使就业弹性再大,它所吸纳的新增就业人数也不会太多。因此,除了考虑就业弹性,一般还使用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来衡量经济增长对就业人员需求的绝对量。所谓就业效应,是指相应行业增加值增长一个百分点时带来的从业人员人数的增加。按照此定义,在经济增长率一定的条件下,就业效应越大,意味着吸纳的就业人数就越多。就业效应又分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本文讨论的是直接效应。迄今为止,使用就业弹性和就业效应来研究我国一般就业状况的研究比较多,但是用来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就业状况的研究还没有。下面将分行业、分地区来计算一般就业弹性和就业效应、高等教育就业弹性和就业效应,并进行比较分析。

1.分行业的就业弹性与就业效应

《中国统计年鉴》将从业人员按照不同的行业划分为16个,分别为:农林牧渔水利业、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地质勘查和水利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其他行业。因为数据的限制,本文将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地质勘查和水利管理业等4个行业合并记为工业,不考虑“其他行业”,这样,本文研究的行业划分为12个。

(1)分行业的一般就业弹性与就业效应。

本文中的一般就业弹性指的是不分教育程度的全体从业人员的就业弹性,以区别于受高等教育者的就业弹性。《中国统计年鉴2002》的数据表明,我国1990年的从业人员总计为64749万人,2000年的从业人员总计为72085万人,10年间从业人员净增7336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仅为1.1%。另一方面,我国199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8548亿元,2000年的GDP按当年价格计算为89442亿元。按实际GDP计算,年平均增长率为10.3%。按1990—2000年的平均水平计算,我国的一般就业弹性仅为0.07,也就是说,GDP每增加1%,吸纳的就业人口的增长率为0.07%,表明我国20世纪90年代经济的快速增长并未带来就业的同步增加。从12个不同行业的一般就业弹性来看,可以明显地分为三组:第一组的就业弹性大,包括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就业弹性在0.3-0.7之间;第二组的就业弹性较小,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建筑业、社会服务业,就业弹性在0.1-0.2之间;第三组的就业弹性近似为零或为负数,包括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工业、农林牧渔水利业,就业弹性在-0.1-0.05之间。

用1990-2000年的一般就业弹性和2000年的一般就业规模计算就业直接效应,可以大体估计出当一个行业增加值增长一个百分点时所带来的就业人员增加的绝对数。从12个不同行业的一般就业效应来看,可以明显地分为三组:第一组的就业效应较大,包括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就业效应在3-17万人之间;第二组的就业效应一般,包括金融保险业、社会服务业、房地产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就业效应在0.2-1.2万人之间;第三组的就业效应为零或负数,包括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工业、农林牧渔水利业。

从就业弹性和就业效应的联系看,就业弹性最高的6个行业正好也是就业效应最大的6个行业。这6个行业分别是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

(2)分行业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与就业效应。

《中国统计年鉴1993》的数据表明,1990年我国从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者(大专以上)为1212万人,占总从业人员的比重为1.87%。因为2000年以来的《中国统计年鉴》没有给出2000年我国从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者的具体人数,本文用《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一书中给出的2000年我国从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者的比重,乘以《中国统计年鉴2002》中给出的我国2000年从业人员总数,估计2000年我国从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者的人数为3366万人,占总从业人员的4.66%。[1]从1990年到2000年,我国从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者净增2147万人,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0.7%。这一时期,高等教育就业弹性为1.07,也就是说,我国GDP每增加1%,吸纳的高等教育人口的增长率为1.07%。在新增受过高等教育从业人员中,新增普通高校毕业生814万人,占37.9%,用这一比重乘以高等教育人口的就业弹性,可以大致估计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弹性约为0.4。

从12个不同行业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来看,可以明显地分为三组:第一组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最大,包括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就业弹性在3-15之间;第二组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较大,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贸易和餐饮业、农林牧渔水利业,就业弹性在1-3之间;第三组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最小,包括工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建筑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就业弹性在0.3-0.5之间。

用1990-2000年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和2000年的高等教育就业规模计算高等教育就业直接效应,可以大体估计出当一个行业增加值增长一个百分点时,所带来的受高等教育就业人员增加的绝对数。从12个不同行业的高等教育就业效应来看,可以明显地分为三组:第一组的高等教育就业效应最大,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房地产业,就业效应在5-14万人之间;第二组的高等教育就业效应较大,包括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社会服务业,就业效应在2-4万人之间;第三组的高等教育就业效应最小,包括建筑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农林牧渔水利业、工业,就业效应在0.4-1.7万人之间。综合考虑,高等教育就业弹性高同时高等教育就业效应大的行业,有金融保险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房地产业。

从12个不同行业的增加值弹性来看,高等教育就业弹性与一般就业弹性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72(统计显著性水平为0.01)。也就是说,总体而言,高等教育就业的形势与趋势与一般就业的形势与趋势是基本一致的。例如,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的快速发展既可以促进一般人员的就业,同时也可以促进受高等教育者的就业。但是,个别行业也有例外,像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社会服务业可以吸纳较多的一般人员就业,但是对受高等教育者就业的促进作用并不大;相反,尽管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对一般人员就业的吸纳能力不大,但是对受高等教育者就业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2.分地区的就业弹性与就业效应

本文将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分为四类:第一类为北京、上海、天津等3个直辖市(简记为京津沪地区);第二类为东部沿海地区,包括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8个省份(简记为东部地区);第三类为中部内陆地区,包括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7个省份(简记为中部地区);第四类为西部内陆地区,包括山西、内蒙古、广西、四川(重庆被合并进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2个省份(简记为西部地区)。

(1)分地区的一般就业弹性与就业效应。

从四个不同地区的一般就业弹性来看,地区之间的差异显著。京津沪地区的一般就业弹性为负,其可能的原因之一是京津沪地区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一些老的国有企业存在严重的冗员现象;东部地区的一般就业弹性较小,仅为0.04;而中、西部地区的一般就业弹性相对较大,分别为0.09和0.08。

用1990-2000年的一般就业弹性和2000年的一般就业规模计算就业效应,可以大体估计出当一个地区增加值增长一个百分点时所带来的就业人员增加的绝对数。从四个不同地区的一般就业效应来看,地区之间的差异也是很明显的。京津沪地区的一般就业效应为负数;东部地区的一般就业效应相对较小,仅为8.97万人;而中、西部地区的一般就业效应相对较大,分别为16.6万人和15.9万人。从就业弹性和就业效应的联系看,四个地区的就业弹性与就业效应是一致的。

(2)分地区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与就业效应。

从四个不同地区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来看,地区之间的差异显著。京津沪地区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最小,仅为0.3;东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次之,为0.66;中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相对较大,为0.83;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最大,为1.08。另外,从表2也可以看到,高等教育就业弹性与一般就业弹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一般就业弹性大的地区,高等教育的就业弹性也大。

用1990-2000年的高等教育就业弹性和2000年的高等教育就业规模计算就业效应,可以大体估计出当一个地区增加值增长一个百分点时,所带来的高等教育就业人员增加的绝对数。从四个不同地区的高等教育就业效应来看,地区之间的差异也是很明显的。京津沪地区的高等教育就业效应最小,为0.83万人;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就业效应相对较大,分别为6.81万人和6.82万人;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就业效应最大,为8.02万人。此处就业效应的大小与人口规模有很大的关系,京津泸地区的高等教育就业效应从绝对量看虽然不大,但是相对于人口规模来看并不少。从高等教育的就业弹性和就业效应的联系看,四个地区的就业弹性与就业效应也是一致的。

二、高等教育就业的“相对密集程度”

由于各个行业对受高等教育者的需求不一样,并且受高等教育者对各个行业的偏好也不同,因此,受高等教育者就业的行业分布与一般就业人员的行业分布是不同的。本文使用“相对密集程度”来衡量上述差异。某一行业的高等教育“相对密集程度”,就等于该行业中受高等教育者所占的比重与全部行业中受高等教育者所占的比重之比。“相对密集程度”指数大于1,表示相对而言该行业是高等教育密集型的或知识密集型的。类似地,我们也可以计算分地区的高等教育“相对密集程度”。

三、劳动力价格与就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和劳动力市场发育完善的条件下,劳动力的价格由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达到均衡点来决定。在劳动力需求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劳动力的价格与劳动力供给呈负相关关系,劳动力供给越多,则劳动力的价格越低。在劳动力供给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劳动力需求与劳动力的价格也呈负相关关系,劳动力价格越高,则劳动力需求越低。如果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可以在行业、地区、部门之间自由流动,那么同质劳动力的价格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部门是相等的(要素价格均等化)。但是在现实中几乎没有完全竞争的市场,有些行业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劳动力的价格基本上符合劳动力的供求关系,而有些行业劳动力的价格不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这些行业中的劳动力价格往往高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价格,这种行业也被称为垄断行业。

因为垄断行业的劳动力价格高于市场定价,这就使得劳动力对垄断行业有非常强烈的偏好,因此劳动力的供给就会大大增加。但是在垄断价格下,如果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足,就会产生很大的供求矛盾。另一方面,劳动力供给的增加却能够使竞争行业中劳动力的价格降低,使同质劳动力在不同行业中的价格不同,产生就业不公平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