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举步维艰的乡村义务教育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今天如果我们到农村走一走,恐怕见得最多、最令人感到振奋和激动的口号当属“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了。应当承认,近些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为全面推进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落实《义务教育法》,基础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取得了实现“双基”的阶段性成果。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的“普九”成绩还是低标准的,特别是在农村,巩固“普九”成果的任务仍相当艰巨,维系“普九”稳固的基石并不牢。在民进举行的基础教育研讨会上,与会者针对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慷慨陈词,情真意切,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
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是涉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战略任务。但目前农村义务教育普通投入不足,生计困难,举步维艰。
在研讨会上,包括山东、湖北、辽宁、河北这样经济情况较好的省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投入不足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一是没有严格按照《教育法》规定的教育经费“三个增长”规定拨付经费,教育投入严重滞后。在一些偏远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初中和小学几乎没有财政拨款,学校仅靠收取一点学杂费维持运转。即使条件比较好的地区,财政经费也只能是“人头费”。如重庆市荣昌县,到今年3月底就拖欠教育经费近5千万元。二是教育经费挤占严重。许多省市都反映,他们是穷省办大教育,有限的教育经费常常被诸如“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挪用和挤占。这些挪用挤占有的是公开的,有的是隐形的,有的是政府公开行文的,有的是不讲道理的。三是“普九”欠债严重。由于近几年搞“普九”,许多省市都是“寅吃卯粮”,把后几年的“教育附加”都提前支取了,使一些县乡政府和学校债台高筑,债主堵门讨债事件时有发生。如陕西省“普九”达标的75个县,欠债共达15亿元;重庆市已“普九”的县区欠债总额高达8.74亿元;四川省广元市为了“普九”,欠债达2.18亿元。这些债自然会压到县乡政府和学校头上,其拮据的财政就可想而知了。
教育投入不足,首当其冲受其害的当然是教师工资拖欠,影响波及又首先是农村中小学教师。据说,目前能做到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的仅有京、津、沪三个直辖市,其他省市均有拖欠。据费改税试点省安徽的同志反映,过去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主要依靠“三提五统”的教育附加和集资提供,不够就负债运作,截止2000年底,全省农村教育负债累计达到17亿元。费税改革后,这两项收费取消,仅在乡镇财政预算内拨款,再加上原来的工资缺口、危房改造年需资金,年缺口达15亿元之多。据阜阳市教委统计,截止今年10月,全市拖欠教师工资61727万元,其中仅今年1到4月就欠10330万元。就是在经济情况较好的山东省,仍有12个市的48个县区存在拖欠教师工资现象,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34.5%,累计拖欠5575万元,其中今年1—4月新欠7264万元。
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加之条件艰苦,难以留人,形成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队伍不稳之现象。
就目前我国的现实讲,农村和城市的差距在一天天拉大,而且一年甚于一年。基于这种情况,现在农村中小学校是大中专毕业生不愿来,原有的好教师留不住,致使农村,乃至于一些偏远山区县城学校的师资水平越来越差,数量严重不足,人心十分不稳,还如何侈谈教学质量呢。教师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教育观念陈旧,只热衷于搞应试教育;二是职业道德滑坡,受拜金主义思潮和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难以为人师表;三是自身文化水平不达标,难以胜任教学任务。以湖北荆州市为例,小学专任教师中没有学历者占23.4%,未取得专业合格证者达6.35%;四是学科结构不合理,音乐、美术、英语、计算机等教师严重短缺是普遍现象,许多农村中小学因此开不了这些课程。
由于城乡差别、地区差别的一天天增大,这些年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现象就一年甚于一年。主要表现在由贫穷地区流入富裕地区、由农村流入城镇、由内地流入沿海、由小城市流入大城市。而且学历越高、教学越好的教师流失量越大,已严重影响到农村基础教育秩序的稳定,动摇了教师军心,进而引发学生流失,使原本师资严重不足的农村教育如雪上加霜。一边是教师流失,一边是教师补充不足,许多农村学校只能降格以求,聘用一些代课教师勉强开课。这些代课教师大多不具备合格学历,且待遇菲薄,怎能保证教学质量?人才流动本无可厚非,但如此的流动下去,则无异于挖农村义务教育的墙基,在此我想为他们呼吁:我们的城市、我们的东部发达地区,我们的平川富裕地区,为贫穷农村计、为落后山区计,请收回你到他们那里挖优秀教师的贵手吧!
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导致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普遍较差,教育质量滑坡,教育基础不稳。基础教育相对均衡发展,是有效普及义务教育的基本前提。农村义务教育量大面广、基础薄弱、任务重、难度大,是实施义务教育的重点和难点,理当予以倾斜。但事实是,由于现行办学体制等方面存在的弊端,导致教育资源配置出现严重失衡现象,无论是经费投入、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现代教学设备等物质资源配置,还是教师队伍数量、质量等人力资源配置,城市、农村之间的差距均十分明显,造成了农村教育质量的滑坡,影响了义务教育的发展和普及。
“村中最好的房子是学校”。这是前几年到处可听到的对“普九”的赞誉。但仅仅有好房子就可教出好学生吗?非也。在农村学校,由于投入有限,相关的教学条件,如仪器、实验室很难达到,即使勉强有一些,由于师资力量不够也很难开课。据辽宁省反映,近三年本省农村教育投入比例不足全省教育投入的一半,而且每年呈下降趋势。如1998年、1999年、2000年,全省农村教育投入分别占全省教育投入的48.2%、47.6%、45%,而这三年农村在校生却占全省在校生的55.86%、55.95%、53.39%。这就是事实。
农村教育投入低于城镇,直接导致教学条件差、教学质量低、教师队伍不稳。据了解,重庆市40个区县,除渝中区外,普遍有危房。据统计,重庆市中小学危房面积达249.78万平方米;江西省仍有危房面积145.3万平方米;山东省也有危房面积71万平方米……在这样的条件下“普九”即使达标,也只能是低标准的,根本无法保证教师安心教,学生认真学,更别说把基础教育放在优先发展地位了。是该纠正教育资源配置严重失衡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