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教育领域人的全方位发展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全面发展”释义
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指人能够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在自由王国里面得到各方面的健全发展。具体来说,一是指人们的自身活动能够被自己所驾驭;二是指人们可以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而灵活地从事多方面的活动,并施展独特才能。
马克思把全面发展的人称为“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一方面指每个人能获得和其他人一样的合乎社会各方面要求的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指每个人能获得与个人自身全面发展相适应的条件。
从马克思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以来,教育被认为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如今,人的全面发展已经普遍地成为人类教育的理想目标。
二、学生“全面发展”的现状描述
随着知识爆炸以及对效率、效果的盲目追求,教育也被烙上现代工业文化的烙印,工业社会的规模化、标准化、程序化越来越渗透到教育领域,教学按照预先计划好的统一程序、目标和过程进行,学生像一个个被驱赶着接受知识的物质载体一样,被关闭在教育的“铁笼”下,被动地灌输已经固化了的知识体系和框架,教学忽视了其所应该具有的人文性和价值性,人的智力与体力、兴趣与爱好等被片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计划在无形中被搁浅、抛弃。
1.教学的计划性与组织性对学生探索精神及好奇心的扼杀
人生来热爱追求真理,正如洛克所说:“儿童的好奇心是一种追求知识的热望,……这是自然为他们提供的扫除天生愚昧的优良工具。”然而,在课程与教学实践中,我们却常常忽略了这一点。由于学校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传授文化知识与技能的活动,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常常是教师在上面传授知识,学生在下面被动接受整齐划一的教育内容,教师过分追求学生对知识识记了多少,而忽略对学生主动探索精神的培养,学生处于被强制、被规范的被动学习境地中,使其与生俱来的那种对真理的强烈好奇以及探索知识的热切渴望被这样单一的教学模式给无情地磨灭了。
2.“灌输式”教育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忽略,使学生学习主动性丧失
我们的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仍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常采用“填鸭式”的灌输教学,教师围绕着教材进行教学,学生的任务就是掌握和理解学科内容,尽可能地获得考试高分,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的教学活动成为一种简单、封闭地执行教案的过程,忽视了对学生的启发和诱导,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个人特点被无情忽视,学习主动性丧失,教育培养出一批批高分低能、素质不高、对学习没有浓厚兴趣的学生。
3.答案标准化模式对学生发散性思维发展的阻滞
现代教学理论常倡导一种规范、标准化、控制性的教学过程。在此过程中,课程成为一种脱离于教学情景和学生接受性的预设性的东西,教学成为一种忠实地传递文化知识的过程,教育脱离了适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彩环境。单一呆板的标准化使得学生创造性、发散性思维丧失。避免犯错、答案标准化的教学模式以牺牲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为代价来塑造所谓“全面发展”的人,使学生无形中被迫丢掉了学生全面发展应有的真实情景、生命气息及独特个性,从而变成一个个“全面平庸”的人。此外,学生的被动接受,使其自主参与、主动建构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丧失,导致学生似乎占有的“材料很多,而生产的知识却如此之少”。
4.评价机制的单一化,使得教育教学重知识、轻能力
我们提倡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已经很多年了,然而教育教学实践中却依然沿用应试教育的评价方法去评价素质教育要求下的学生和教师。我们依旧用一张考卷评价学生的学生成果,用学生的考试成绩评价教师的教学成果。评价标准简单划一,使教师无形中片面重视学生成绩,而忽略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评定,导致教师教学盲目追求提高学生对固有知识的记忆与掌握,而忽视学生能力全面发展的培养。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改善措施
面对不利现状,我们需要找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持宽容尊重的态度,重视学生个性与创造性的培养
教学要适应学生的天性和遵循教学规律,这是现代教学的重要特征。现代教育要以宽容、尊重、关爱、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依据学生身心发展水平来进行课堂设计,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重视学生健全个性的培养,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轻松、愉快、充满活力与创造性,主动发展,引导人、改变人的有效途径。教学应该尊重学生作为人的真实存在而尊重学生个性与创造性,应使学生生活在真实而又丰富的教学生活中,彰显独特个性,将其培养成为一名富于生活内涵和生命气息,真实、独特且充满创造性的人。
2.教学目标分类多元化,重视学生自由、和谐、全面发展
学校教学要重视“三基一个性”的教学目标体系。通过有效教学,使得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发展基本能力并促进个性健康发展。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身体、智慧、德行和信仰方面和谐发展的人。要注重学生本身的因素,尊重人,注意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及和谐发展。
3.师生互动启发式教学,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活力
教学归根结底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共同活动,师生互动是决定教学实际状况最直接的因素。因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反对知识认识的“旁观者理论”,需强调学生在知识认识和教学情境中的主动参与与自主建构。在某种意义上,教学就是创造个体新知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学习的动机与兴趣,关注学生个性特点,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研究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在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上与学生双向交流沟通、互动启发,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4.改革学生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建立新的教育评价机制,从单一的评价视角转为多维的综合质量评价,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准绳,结合实际,从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入手,采取多样化评价方式,尝试学生评价机制的改革。强化教育、检验、反馈、激励的综合功能,既要评价学习效果,又要评价学习过程;既要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评价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及思想、意识、品质的提高水平。尝试使用开放性测试,即实践测评,来掌握学生的技能形成情况。如在外语教学考察中,重视学生的外语口语表达、朗读、写作能力;计算机学习中重视学生的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等。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的收集信息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以及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等方面的素质也应列入考核范围,使教学评价机制的维度相互渗透融合,体现一定的多维性、全面性以及发展性。
四、结语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当今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我们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高度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品质的培养,重视对其情感、意志以及创造性和发散思维的培养,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使学生在智力、知识技能、人格品质和身体素质等各方面得到真正全面的、整体的、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