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教根本属性论文范文

高教根本属性论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教根本属性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高教根本属性论文

一、历史回顾:中国高职教育属性的演变

1.突出高等教育属性、忽视职业教育属性阶段(1980~1990年)。

1980年,一批以“收费、走读、不包分配”为特点而明显区别于当时普通高校的地方职业大学诞生,标志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正式起步。这一时期,由于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因而高职教育没有摆脱学科型培养模式的影响,没有自己的特色,相当一部分职业大学不安于现状,极力向普通高等学校靠拢,加上国家政策不配套,结果多数学校把高等职业教育办成了普通专科,或者说,办成了“压缩饼干式”的本科。

2.突出职业教育属性、忽视高等教育属性阶段(1990~2006年)。

这一阶段是高职教育地位确立与跨越式发展阶段。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通过“三级分流”建立初、中、高相互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确定了以通过职业大学、成人高校和高等专科学校的改革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为精神的“三改一补”方针。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正式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随着当年开始的全国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以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迅速增长为主要标志,高职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到2006年底,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数量为1147所;高职院校招生人数为293万人,超过了普通本科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为796万人,接近普通本科在校生人数。

这一时期,高职院校把培养目标调整为高级应用性人才,并通过借鉴北美CBE职业能力教育模式,确定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从专业设置到培养目标,从教学设计到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都逐步体现出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高等职业教育特征,突破了本科“压缩型”教育模式,初显高职教育的类型特色。

但是,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学科本位”观念逐渐被“能力本位”观念所取代,很多高职院校为了防止高职教育重蹈本科“压缩型”覆辙,而对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予以舍弃,对专业理论知识尽量压缩,导致其教学内容过于职业化,使学生缺乏继续深造的理论基础和后劲,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3.突出职业教育属性、重视高等教育属性阶段(2006年至今)。

2006年11月,教育部、财政部开始共同组织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重点支持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2010年9月,全国高职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确定了我国新一轮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路径,即“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这次会议还明确提出,“下一步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这些举措都标志着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重点从外延扩展逐步转向内涵建设,人才培养逐渐由职业能力训练转向综合能力培养,进一步突出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教育属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职教育界在层次和类型问题上的争论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不再成为讨论的焦点。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界的共识。既然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实施以能力为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突出其高等性是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高等属性———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格定位

有关高职教育属性的观念演变过程,反映出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实践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其根源在于对高职教育的逻辑起点问题———“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缺乏深刻理解和理论诠释。首先,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阶段教育基础之上的专业教育,是高深专门知识的教与学。它培养的人才同属于高等专门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具备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掌握相应的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技术,既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但又以较强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层次的高等性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准。如果忽视这一层级特征,将使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出现偏差,难以与中职教育、社会职业培训区别开来。

当前,高职院校在以进一步彰显职业性为突破口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职业教育的层级性,对高职教育培养规格的定位出现偏差。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视经验层面的习得,忽视策略层面的提升;在知识的传递模式上,以“隐性到隐性”为主,更多地关注职业行动经验的习得和形成,忽视系统化、规范化的客观知识即显性知识的构建,结果难以实现隐形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以及培养对象职业能力“质”的飞跃,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个性发展相融合的程度和深度未能真正体现出高技能人才中“高”的本意之所在。

在彰显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同时,突出高素质的层级特征是高职院校赖以生存并长期发展的重要基石。高职教育一旦离开了“高”之所藉,就失去了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而服务的原旨。

三、如何突出高职教育的高等属性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高职教育已经完成了补偿性发展的规模扩张,如何向内涵建设方面转变是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必须要面对的挑战。“纵向与中等职业教育比,横向与普通高等教育比,高等职业教育如果不能找到独特的服务领域,凸显不了不可替代作用的话,存在的依据就会受到质疑,发展的空间就会受到挤压。”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高职院校如何坚守自己的层次和类型,在突出职业教育属性的同时,突出高等教育属性,需要制定相应的改革措施。

1.深入理解高职教育培养目标。

目前,关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定位是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并倡导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培养模式。但是,人们对“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这一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存在严重的行政化和本本主义倾向,缺少对其精神实质和具体内涵的解读和批判。结果便是突出“以就业为导向”,完成高职院校“目标责任”的同时,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学校教育的基础责任,即立德树人。“大学的使命就是真理的探索和人的文化养成,虽然大学也有工具价值,但工具价值是它的内在价值的衍生,只有在内在价值不断实现的基础上,那些依附于它的工具意义才能得以实现。仅仅作为工具的高等教育是没有灵魂的,它不得不将自己依附于某个主体,且精神面貌随主体意志的变化而变化,其价值在于是否适合主体需要,不需要的时候甚至可以丢弃”。

因此,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其本质是人的发展,如果高职教育仍然坚持走表面光鲜的外在适应道路,势必使高职教育远离人的精神和价值,背离应有的意义和旨趣。因此,高职教育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即突出职业性的同时,不能忽视作为职业能力重要组成部分的以职业道德、沟通交流、团队协作、责任意识、诚信品质、敬业精神等为表征的社会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剧烈变革的转型时期,精神的塑造既是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的需求。

2.深入分析职业发展和职业能力的需求,建立灵活的专业设置机制。

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在专业设置中的体现首要在于技术含量的高低。第一,有些专业的设置不完全是针对某个特定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而是根据技术领域设置的,如电子技术专业、通信技术专业、印刷技术专业等。第二,即使是针对职业岗位(群)设置专业,也要考虑其应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技术含量较少的专业应由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或由短期培训去解决,而不必放在全日制的高职院校。其次是专业设置的学科交叉性。由于生产第一线的工作往往是综合性的,必须用多学科的知识和多种技能才能解决,因此,高职教育在专业设置时经常要根据跨学科的需要,将生产第一线工作的外在要求和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起来,设置复合型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这也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另外,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不能仅为维护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设置,而要根据工作过程的同一性原则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来设置,尽可能多地覆盖社会职业或岗位,避免专业定位及其指向过于专门化。同时,要以市场为导向,面向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根据职业发展和职业能力发展的需求动态调整专业设置。

3.改革课程开发与教学过程。

首先是公共基础课改革,必须从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出发,突出公共基础课的教育功能。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它必须针对一定的职业范围,学生不能培养成通才。然而,作为高等教育,它必定要与职业培训和中等职业教育区别开来,作为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它既不是培养学术型设计型人才,也不是培养高级技术工人或技师,而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从事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型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内容就必须在已有高中阶段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注重对学生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方法论和社会能力的熏陶,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学术能力和人文素养,以适应瞬息万变的时代和社会需求。

其次是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改革。中职教育的课程开发及其教学过程主要以“隐性到隐性”为主,更多地关注职业行动经验的习得和形成;高职教育的课程开发及其教学过程则以“隐性到显性再到隐性”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为主,更多地关注职业行动策略的制订与构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彼此密切关联,并能够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很多情况下,隐性知识是个体获得显性知识的向导和背景知识。在知识传递和习得的过程中不应把二者分割开来。然而在现实教学中,高职教育课程实施中基本上没有跨越学术型课程实施的藩篱,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主要集中于毕业前,这种先理论后实践的结果是加强了学生所学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但忽略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这不仅妨碍了学生对隐性知识的习得,而且也减缓了巩固显性知识的进程。因此,在安排和实施高职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时,针对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分割问题,可以尝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摆脱传统的以学科知识逻辑为主线的学习顺序,建立“知其然”而后“知其所以然”的建构主义课程实施顺序,即让学生先实践再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或者是边实践边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隐性知识的习得,而且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和成就感。

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专业课教师需要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以及不断加深对课程隐性认知程度,利用各种现代化手段展现个人的隐性知识或努力将个人的隐性知识显性化,超越自我,创造出更多的显性技术知识。教师能否引导学生将“隐性知识”通过提炼、概括转化为“显性知识”,并再一次转化为“隐性知识”,正是高职教师引导学生由经验层面习得向策略层面提升的重要环节,也是高职教师水平高低的外在表现。

4.改革实践教学,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随着经济和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制造大国,加之各种高新制造和管理技术不断涌入,对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应具备熟练应用高新技术的能力,具有实践能力强、接受新技术快、可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的鲜明特色。而上述能力的培养,主要来源于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实践技能训练(实训)的模式必须适应高新技术的发展,改革校内实验教学,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一些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技术运用能力的工艺性、综合性实验,提高实训内容和设备的高新技术含量,不断开发智能化、信息化的实训设备,开展针对现代高新技术的实训内容,真正形成以提高学生高新技术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中心的高职实训教学模式,使实训教学更贴近高科技企业的实际,以适应迅猛发展的高新技术对人才的要求。

5.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的质量是培养高职人才的关键。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高等性决定了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既要具备高等学校教师的共性,更要具备进行技术应用与开发的特质,即要具有双重素质,教师不但要有较高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师必须将生产、管理、服务等的知识和能力吸收内化,并能有效的再现、传授给学生。因此,要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特点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和现场考察,支持教师参与产学研结合、专业实践能力培训等措施,提高教师自身的技能水平,以提升现有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同时广泛吸引企事业单位既有工作实践经验,又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提高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教师比例,进一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促进高职教育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使高职教育的高等性由内向外扩展,最终实现高职教育的和谐健康发展。

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我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很多职校是由普通学校改造而来,大部分职校教师也都来源于普通师范院校或普通中小学。这些先天“不足”造成了我国职业学校“文化”的贫瘠、苍白。职业教育的文化发展是一种内涵发展,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一种整体发展,也是一种与人口、社会、经济、科技相协调的发展,更是一种特色发展。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目标主要问题不在于满足“量的增长”,而在于如何“实现目标,确保目标的‘含金量’”,确保职业教育发展增长的可持续性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要抓住契机,重塑学校文化:第一,总结本校历史,提炼出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并使之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愿景。职业学校要从奠定学生终身发展基础、满足学生多元需求的目标出发,明确自己学校类型和市场定位,采用适切的经营方针和专业发展策略,实施职业预备教育和升学预备教育。第二,以人为本,加强教师教育,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形成善于学习、敢于创新、乐于育人的教师文化。第三,树立每个学生都是成功者、终身学习者、社会建设者的思想,以多元智力理论为基础,建构积极向上的学生文化。第四,坚持人格本位的课程开发思路,开发包括普通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训教育课程和创业教育课程在内,突出职业伦理、职业能力培养,既满足社会需要和竞争需要,又满足求学者多元需求和个性发展的课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