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宁夏教育发展看数字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宁夏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实力弱,教育基础差,常规发展意味着要“落伍”,只有加快发展、超常规发展,才能缩小差距,迎头赶上。为了加快发展基础教育,该区在“十五”期间,将“两基”攻坚作为全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国家西部‘两基’攻坚计划”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的“两基”工作。
为解决西部地区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宁夏不仅大力发展师范专科学校和师范大学,为西部地区教育的发展培养合格的教师,还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院,提高在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学识水平。教育部与宁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宁夏大学,促成了教育厅与固原市共建师专,积极推进固原师专与宁夏医学院的扩建工程。实施了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完善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和奖惩机制,提高了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目前,全区有普通高等院校13所,其中本科院校3所,高职高专院校10所;在校学生67469人,其中研究生近千人,本科生27142人,专科生14306人。与高校扩招前相比,全区高校数量、年招生人数、在校学生、专任教师和固定资产均实现了翻一番,其中招生数和在校生数还翻了两番。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17.4%,比2002年增长4.5个百分点,已跨入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行列。
近年来,宁夏围绕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在调整中进一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并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满足宁夏发展对职业教育的现实需求。与此同时,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显著扩大。从2002年到2004年,该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从14481人增长到22017人,增长了34.23%,占高中阶段学生总数的30%,招生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全区共有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学校52所,在校生5万多人,涌现出了宁夏机电工程学校等10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宁夏水利学校等8所自治区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全区高职、中职学校每年向社会输送毕业生近万人,每年承担农村劳动力培训和就业再就业培训10万人次。同时,走出宁夏,面向全国,加强与东南沿海职业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不仅利用外省的教育资源为宁夏培养了人才,还进一步扩大了宁夏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全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4.1%,比2002年增长5.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在西部12个省区中位居第二。
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抓好教育工程和项目,对宁夏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十五”期间,该区教育部门紧紧抓住中央加快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历史性机遇,积极争取实施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等教育工程,多方筹措资金9.1个亿,新建、改扩建学校719所,建筑面积达87万平方米。还启动实施了西部地区基础教育贷款项目和高校日贷款项目,分别争取投资1500万美元和2215万美元。争取高校国债1.65亿元,高中国债9800万元,职业教育国债3310万元,福建省教育帮扶3500多万元,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捐助912万元,香港邵逸夫基金会捐助5575万元,香港洪逸挥基金会捐助823万元,台湾明德项目2000万元。投入总计达到1.4亿元,使该区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到2004年底,全区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初中生均4.4万平方米,农村中小学校舍砖瓦化达到90%以上,成为当地农村最好的建筑,为推动该区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十五”期间,宁夏民族教育迅速发展,民族教育的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目前,全区已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民族教育办学体系,建立起了回族教育的骨干办学网络,基本实现了民族教育与自治区教育的同步发展。
自2001年以来,宁夏教育厅会同民委等部门,大力实施“百所回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加快构建民族学校骨干办学体系。截至到目前,已多渠道投入资金达2亿多元,建成和在建的回民中小学达到50所,其中有37所通过自治区验收。这些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管理水平等方面达到标准化、规范化要求,发挥了骨干示范作用,受到回族群众的广泛赞誉。搬迁新建了宁夏回民高级中学(银川一中),扩大了重点高中民族班的招生规模;建成了面向宁南山区和移民吊庄地区招生的宁夏六盘山中学;加强与自治区民委、宁夏大学合作,共建宁夏高校预科部;支持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目前,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130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达到44万人,比例达到34.83%,略高于人口自然比例。有独立设置挂牌的少数民族中小学达到217所,其中小学173所,中学44所;民族中等职业学校2所,民族高校一所,初步构建起了较为完整的民族教育办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