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硕士研究生思政教育模式探索范文

硕士研究生思政教育模式探索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硕士研究生思政教育模式探索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硕士研究生思政教育模式探索

目前,从事于专业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主要由两课教师、校内外导师、辅导员组成。由于他们第二年便要进入企业工作站,多与校外导师和辅导员联系,思政老师和校内导师对其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不大。但校外导师大多工作繁忙,对研究生常常疏于管理,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有限,而且年龄较为年轻,所以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对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指导教育作用不能充分发挥。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与在校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大不同,专业硕士目前的培养方式为第一年在校内接受课程教学,完成课程任务后于第二年进入企业工作站,他们将会根据现场工作情况分散到各个工作单位和现场进行研究和学习,与两课教师、辅导员和校内导师之间距离远,不能参加校内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题活动,也难以组织班级范围内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当前专业学位硕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效果不明显。在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中,将《自然辩证法概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两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为必修课程,但从这两门课的教学效果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明显,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教学内容较为陈旧,不能充分贴近当代研究生思想状况,对研究生关注的社会、经济、政治热点问题涉及不多,学生兴趣不浓;二是研究生多半有学术科研和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压力,部分研究生重视科研和重要的专业课程,对政治理论学习漠不关心;三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多为两百人左右的大课教学,课堂纪律差,交流互动少,考试多采用大论文的形式,对学生要求比较随意。

2.导师第一责任人作用不明显。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0〕11号)文件的相关要求,高校导师负有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导师要了解掌握研究生的思想状况,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学风,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学术道德规范;要对研究生进行就业指导,鼓励他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但在工作中,实施效果不明显,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完成人还是辅导员。

提升专业学位硕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几点建议

1.加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研究生思想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热爱祖国,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新时代背景下的专业硕士研究生思想教育内容必须与时俱进,针对专业硕士提前进入社会的实际,结合社会大环境和所学专业的背景,增加新颖的、热点的观念和内容,如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同时,注重教育内容的社会性、科学性、历史性、政治性、世界性和民族性,突出教育重点,增强他们的可接受性。

2.加强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专业硕士研究生生活的环境主要在校外,而且分布较为分散,所以在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考虑这一特点,采用一些可行的、有效的教育形式。可以通过网络建立学习讨论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加入平台之中,在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时给与引导,时刻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亦可以通过举办主题专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如践行雷锋精神、评选诚信楷模和学术之星等等,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到他们思想、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引导他们把个人的发展与集体、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使理论教育收到实效。

3.加强教育队伍的专业性。作为专业硕士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必须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具体化,定期交流、定期培训,更新知识、提高能力,保证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高质量。同时,完善导师育人目标责任制度,每个硕士生导师在指导学生科研和学术之外,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其中,从思想品德、组织纪律、行为准则等方面全面负责,以其严谨的态度、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真挚的情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对学生言传身教,使他们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真正履行导师教书育人的职责。

总之,作为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研究内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从学生特点出发,结合学院的教育管理和专业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来确定教育模式,最终培养出具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爱党爱国、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丰富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人才队伍,实现高校教书育人的效能。(本文作者:刘凌、代莉莎、尹斌斌、马虎强、张浩然单位:中国石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