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现状范文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现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现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现状

论文关键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

论文摘要:对江苏省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显示:目前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模式滞后于发达国家的重视体验与参与对竞技项目的改造模式。高校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的编排体系,高校1年级基础体育课与中学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有很大程度的重复。考核项目主要针对运动技术严格执行,理论考试只是象征性地进行,缺少与社会责任、开发行为有关的发展能力考核。这种能力的培养,可以进一步培养体育骨干,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

1前言

近些年来,一些学者在现代教育思想影响下对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表了很好的意见与看法并相继出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有力地促进了高等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布又进一步加快了改革的进程。本研究在对江苏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调查基础上,分析江苏省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为江苏省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江苏省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现状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江苏省50所高校的1—4年级大学生和部分体育教师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778份,回收问卷1605份,回收率为90.27%;其中有效问卷1570份,有效率为88.30%。

3研究方法

3.1文献资料法

为研究江苏省高校体育课程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3.2访谈法

为了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进行实证调查,走访了江苏省部分大学的1—4年级学生40人(男、女各半),体育教师5人。通过面对面的交谈、询问,探询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为编制问卷做好准备。

3.3调查法

为了全面了解江苏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根据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设计问卷,对江苏省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

3.4数据统计法

运用Excell软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获取相关的数据信息,为研究江苏省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提供依据。

4结果分析与讨论

4.1江苏省大学生对目前体育课课程设置的态度

目前高校开设的体育项目最多的是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而大学生工作以后由于缺乏场地、器材,选择锻炼身体的方式比较多的是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等项目。调查中有36.0%的学生对体育课课程设置不太满意,36.4%的学生认为体育课程设置一般,多数人认为当前学校体育课程设置忽略了人体在各生理发展时期的情况变化及工作、生活环境对锻炼者的影响(见表2)。

从表2中还可以看出,不论是刚入校的新生还是将要毕业的老生,对体育课程都有很高的期望,体育课程的改革空间还很大。

4.2江苏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对体育课课程设置的态度

体育教师对高校体育课课程设置的态度也不尽相同。由表2可以看出,大多数教师对当前体育课程的设置状况存在一定想法,体育课程改革的空间很大。

4.3江苏省高校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4.3.1教学观念陈旧

80.5%的大学生认为现有的教学观念过于陈旧,急待转变观念,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高校体育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无法深刻认识素质教育的内涵,加上现有的体育教育内容片面,考什么就教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学生成了一架考试机器,扼杀了学生的特长,而素质教育则必须保证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的发展空间,显然素质教育的要求与原有的体育教育惯例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矛盾,这就造成了体育素质教育目标在执行上混乱,使旧体制下的优点无法保留,素质教育的优势又无法发挥,这种矛盾的冲突导致教学中常出现左右为难的状况。

4.3.2教学内容繁杂。针对性差

64.2%的学生认为体育课内容不适合学生实际需要,内容选择过于繁杂,针对性差。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大纲内容还是强调以传授运动技术为中心,教材选择过多地从运动技术角度考虑,大多数活动项目缺乏终身受益的内容,使得不少学生大学毕业后,体育活动也停止,教学内容安排与中小学雷同,基本上选用田径、体操、球类等运动项目的分类方式和直线式,间隔式或混合式的排列方式,理论课教学内容太偏重目的、任务、原则、意义等概念,忽视了体育人文学与体育锻炼有关的人体科学知识的传授,缺乏实效性、针对性和长远性,实用价值不高。

4.3.3.教学方法陈旧、考核方法竞技化

体育实践课的教学往往满足于讲解与示范法、完整与分解法、重复练习法及游戏和比赛法等传统的教学方法,一些新教学方法如发现教学法、程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似乎还没有被高校同仁所接受,在实践课的组织上,习惯将课堂常规简单的队列队形练习、队伍的排列与调动作为教学组织的主体,而忽视了教学组织的灵活性。

5.目前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模式滞后于发达国家的重视体验与参与对竞技项目的改造模式。高校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以运动竞赛项目为主的编排体系。由于条件的限制,中国高校体育课程开设的项目较少,学生选择的范围不大。体育课程重实践轻理论。高校的体育课程是以技术教学为主的,评价指标也是以技术掌握程度、素质提高幅度为多。因此考核项目也主要针对运动项目严格执行,理论考试只是象征性的进行。新晨:

建议高校体育课程目标体系的设置应使学生从运动中获得体验并了解运动的社会意义;应以个性培养为主的编排体系,各个学校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传统特色和学生的兴趣要求,开设很多不同内容和形式的体育课,体育课强调学生体育综合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而并不拘泥于某一技术的掌握;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用性选择理论课,理论考试简单实用,而且是作业式的,它的针对性强,把学生推到自我设计的角度上,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