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生活教育理论课程的实践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是一种主张教育开放、倡导学用结合的理论,与现代教育思想完全吻合。以生活教育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生活教育进语文课程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
生活教育理论;小学语文;建设课程
新课程提出,教育要面向实践、面向未来、注重体验,无疑,这是一种基于实践、源于生活的教育主张,是国家层面上的“政策导向”。因此,课程建设,不可忽视现实生活。
一、铺垫在先,悦纳生活课程的“趣”《道德经》
有言: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意思是告诫后人,任何“高大上”的目标,都是从最基本起步的。同样,生活课程的开发与运用,需要做好基本动作,做好必要的铺垫。这里的铺垫,是指一种准备的功夫,具体落实在生活课程开发活动中,就应包括以下三点:其一,话题或课题的预设。一个好的话题或课题,往往能引人入胜,是完成课程开发项目的必要引子。其二,必要知识或技能的准备。对于一些生活领域,学生或许是陌生的,那么,这就需要教师事先“补课”,以便顺风顺水地展开工作。其三,教师自身修炼的功夫。许多情况下,教师并非是“万能的上帝”,因此,教师必须先行一步,准备好必要的“装备”。比如,在开发“震泽蚕丝”课程中,笔者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走访老农、查阅镇志等资料,最终选取了一个切入口———从挖掘种桑养蚕的趣闻入手。如,搜集种桑养蚕的“顺口溜”“谚语”:勤三年成桑,懒三年成桩。房前插柳,屋后种桑。生活课程,源于千姿百态的生活世界。正如印度尼西亚民歌《美丽的梭罗河》所倾诉的:“你的源泉来自梭罗/万重山送你一路前往/滚滚的波涛流向远方/一直流入海洋……”这样美好的源头活水流入课堂,怎能不会情致浓烈、意趣顿生?
二、规则在手,激活生活课程的“意”
这里所说的规则,是指原则性、规律性的要求。比如,课程开发,就要坚持为学生发展打基础,实际上,这也是课程开放与运用的“意蕴”所在。一切顺应学生,正是陶行知先生的所期待的“:我们教育儿童,就要顺导其能力去做去。”他坚决反对“把那活泼的小孩子做个书架子,字纸篓”。所谓生活课程的“意”,即是生活课程的本质和精神,这种本质和精神的关键在于,教、学、做基于生活,否弃闭门办学、本本主义,注重体验,推行“教学做合一”的基本教学方式。比如,在“震泽桑蚕文化”课程资源发掘中,遇到桑树的“嫁接”技术问题,笔者没有照本宣科,纸上谈兵,没有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而是遵循实践性原则,想方设法,通过多次寻访桑农传人,让他们现场传授经验,把桑树“嫁接”的几个关键性的技术当场展示,比如,桑枝嫁接,除了选好“娘身”和“良种”外,最关键的是三个环节:切口、插枝、护身。而且,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操作程序和精细的动作要求。让学生亲眼所见、亲手所做,这是生活课程所追求的一种重要的“意念”,同时,也体现新课程所强调的“体验”要求。关于“体验”,陶行知先生曾举例说明:“从学习的原则看起来,事怎样做,就须怎样学。譬如游泳,要在水里游;学游泳,就须在水里学。若不下水,只管在岸上读游泳的书籍,做游泳的动作,纵然学了一世,到了下水的时候,还是要沉下去的。”
三、心灵在场,升华生活课程的“魂”
生活课程的“魂”是什么?课程的“魂”,就是心中有“人”,这个“人”,是学生,是发展中的学生,是各具特征的学生,是有无限可能性的学生,终极目标是要培养、发挥最大天赋的“人”,这个“人”,显然也应是大写的“人”。1930年,陶行知先生在全国乡村教师讨论会上发表《生活即教育》的演讲,他说:“儿童的生活才是儿童的教育,要从成人的残酷里把儿童解放出来。”课程建设,如何才能体现心灵在场,从而升华生活课程的“魂”?第一,把学生当成自主、自治、自能的人。以“种植文化”课程开发为例,笔者在校园里开辟两块种植地,一块种植各类时令蔬菜,一块种植各种植物果树。让学生自行管理、自作主张。教师只是旁观者,“局外人”,没有必要,也不作任何指引。学生通过亲手种植、亲自管理、分工合作,认识到了各种蔬菜、水果、植物的“脾气”,通过学习翻土、播种、种植、施肥等农活,从而亲身获取了生活的经验。第二,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书写心灵。以“震泽桑蚕文化”课程开发为例,笔者通过让学生学习种桑、嫁接、修桑、采桑等,以亲身经历习得种桑经验,然后,引导他们把属于自己的文字,表达在综合实践活动日志、生活日记、生活作文之中。这样的表达,鲜活有灵性,润泽的是充满生活乐趣的美好童年。
四、结语
新课程理念关照下的生活课程建设天地广阔,丰富多彩。这种富有情趣的生活课程,正如生活本身,务实而灵动,自然而浪漫,让枯燥、刻板、教条式的教育自行消遁。课程建设,生活舞台无边界!
作者:李桂英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泽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