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校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对策范文

高校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对策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对策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高校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对策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能力不足。首先,思想教育工作重形式、轻内容。很多学校的管理者对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够重视,甚至有一部分领导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可有可无。其次,学校管理各部门之间缺乏配合。校园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各部门乃至家庭、社会的密切配合。但当前很多高校的管理思路存在孤立僵化的现象,如安全问题归于保卫部门,学生问题属于学工系统等等。第三,脱离学生的实际需求。很多学校管理工作没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服务不到位,学生所反映的问题也没有得到及时解决,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2.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在大学校园中,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时间最久、接触面最广,是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甚或是情感了解最多的人。因此,辅导员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到高校学生的素质。但部分高校没有充分重视辅导员的作用。首先,高校辅导员普遍职业归属感不强,人才流失严重。调查显示,高校辅导员平均职业寿命不超过5年,辅导员转岗现象普遍。其次,高校辅导员群体中普遍存在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缺失问题。此外,部分大学生辅导员业务素质不高、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服务意识不强等,没有切实起到服务、引导和管理的作用。据调查,在学生对班主任、政工干事等思想教育工作者的评价中,认为深入了解学生实际、热心、细致、因人施教的教育者只占22.5%,而平时不管、出了问题才管、不了解学生、方法简单的教育者却占74.8%。[1]

3.大学生价值观出现偏差。目前,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网络信息传递的飞速化、多元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首先,大学生心理上困惑较大,人生理想和信念迷茫、道德价值取向模糊。其次,部分大学生心理不够成熟,免疫力不强。部分学生由于西方不良文化的冲击以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本位意识严重,缺乏集体主义等传统的优良思想。此外,应试教育导致了部分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抗挫折能力以及法制观念等方面不足。

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

1.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要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必须改变过去传统、单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的工作。第二,加强形势教育,努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在增强教育方法的新颖性、多样性、生动性、时代性和时效性上下功夫。要积极探索既适合市场经济要求又适应大学生特点和需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应在互相平等的基础上实行双向沟通,采用讨论乃至争论的教学形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渗透力。第三,坚持引导和服务的原则,关注和解决大学生中的热点问题及思想问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针对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就业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加以疏导和解决。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贴近、尊重、关心学生,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启发和自我教育。

2.坚持“三个结合”原则。第一,把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日常管理工作相结合。只有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巩固教育效果。但离开思想政治工作而单纯靠行政管理手段,仅依靠校规校纪去解决一切问题,也无法真正实现管理的效能。所以,只有把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与日常管理工作密切结合才能使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对刚入大学的低年级学生而言,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生活经验的缺乏以及学习动力的暂时消失,会使他们感到不适应,甚至产生各种不同程度的焦虑。对这些刚入大学校门的学生而言,以日常行为规范管理为切入点,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法。第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过程中,既要发挥教师对大学生管理的作用,又要引导和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能力。因为在教育教学这一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则处于主体地位。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充分认识自己神圣而光荣的职责,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了解学生成长规律,掌握管理艺术,把教育管理转换为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培养好学生干部并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模范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到学生工作当中。要善于发现和推广学生中自我管理的各种有效形式,让学生在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过程中经受锻炼、培养能力、增长才干、发展智能,促进其全面发展。第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与社会教育及家庭教育相结合。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关心和支持。”[2]在当今现实条件下,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多元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做出正确选择,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社会的各种有利因素和积极影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同时,要建立各种形式的学生家庭联系制度,争取家庭及家庭成员的积极配合与支持,发挥家庭协同教育的作用。

3.重视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处于主导地位,其自身的认识水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思维方式等直接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导师、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这支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各司其职,切实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理论课教师要充分发挥其课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真正承担起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责任;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角色定位及职能要明确,高校要保证其有足够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履行其政治辅导员的职责;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切实发挥其在思想政治理论、时政热点等方面应有的引领作用。

4.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和党中央国务院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的内在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以学生为基本点,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幸福、自由、尊严和终极价值联系起来,关注学生的生存、发展和根本利益。教育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和自由,关注学生的实际需要和精神世界的变化。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努力形成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考虑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接受需求、接受能力和个性差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关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兼顾学生个体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合理需求,充分尊重学生对利益的追求,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利益观,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以学生为目的,着眼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本”的核心,人既是社会发展的出发点,也是社会发展根本目的,同时又是社会进步的主体。因此,做好人的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长远目标,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既定任务。

5.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条件。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仍然依靠形式呆板、缺乏创新性的“一支笔、一张嘴、一本书、一人讲、大家听”的单一说教方式已不能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条件,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培养人、塑造人中的新型载体和重要手段作用,将有意识的注入和无意识的熏陶相结合,开展隐性教育。此外,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利用网络最大限度地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别化教育。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系统开展网络化思想教育、思想状况调查和咨询活动。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学生喜爱的书刊、影视剧,剖析各种社会思潮,与学生就其关心的各项问题展开讨论等等。除了利用网络技术,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与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