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情境教育的课堂操作意义范文

情境教育的课堂操作意义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情境教育的课堂操作意义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情境教育的课堂操作意义

一、以“美”为突破口

各科教学都负有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任务。如何付诸实践呢,又从哪儿入手呢?笔者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在不同层面上为学生今天的需求、明天的发展着想。

其一,教育不仅为了学生能学习,还为了学生能主动地学习,并在主动学习中,激起创新的欲望,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其二,教育不仅为了学生文化知识的习得,还为了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并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其三,教育不仅为学生的明天作准备,还为了学生今天获得本该属于他们的最初的幸福人生,并在幸福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更多的感悟,身心得到充分的发展。试想,这三个层面,哪一层能丢弃“美”?缺乏美感的教学,会使课堂教学变成没有情趣的单纯的符号活动。我们的教育倘能让学生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这对其明天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于是情境教育选择了以“美”为突破口。实验班的课堂教学充满着魅力,充满着师生间生命对话的勃勃生机,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润泽。实践与研究的事实表明:从“美”着手,体现教学的美感性,让儿童从小受到美感的陶冶及完美人格的培养,并激发创新的欲望、创新的精神,由此可走出一条实施素质教育的路来。

怎样以“美”为突破口呢?

1.再现美的教学内容。我们每天所教的学科,本身都渗透着美,蕴含着美。小学语文教材中那些诗歌、散文、童话、寓言,连同那些常识性课文,都表现了美的人、美的事、美的景或美的理念。教学时,只有让儿童感受那形象的美、语言的美、行为的美,才能使他们从中领悟到伟人和英雄的人格力量、伟大精神;只有让儿童充分感受其美,并为之感动,使之深深地烙印在幼小的心灵上,才能影响着他们人格的形成和潜在智慧的发展。而数学则以严谨、冷峻来表现其美。数学的公式,表现了宇宙的秩序;数学的计算、图形则表现出简洁的美、逻辑的美、创造的美。数学教学若能再现其美,可以将数学推进一个崭新的,甚至是一个净化了的真理的境界。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应重演数学家和劳动大众创造、应用数学最初阶段的那个情境,再现其美,让孩子如临其境。类似的诸多案例表明:只要数学与生活沟通,强化对数学的感受,再现数学的美,是不难的,也是必要的。

2.运用美的教学手段。教学手段实际上是一种媒介,通过它再现、强化、传递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笔者曾经提出“让艺术走进课堂教学”的观点。笔者以为,图画是空间中沉静的美,音乐是时间中流动的美,而戏剧则是生活时空中动静结合的美。在课堂教学中,以美为突破口,正是可以通过图画、音乐、戏剧这些艺术的直观与教师的语言描绘相结合,来再现教材描写的、表现的、含蕴的美,让儿童经历作家创作时,或编写者撰写教材时进入的那个情境和思维的轨迹。这样,教材所表现的、所阐述的、所涉及的相关情境,就通过图画中的色彩、线条、形象,音乐的节奏、旋律,表演中的角色、情节等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教学手段的美感,作用于儿童的感知觉,又必然丰富了儿童的表象,激活了儿童的思维、联想、想像、情感的活动。

3.运用美的教学语言。教学语言对儿童的感知的活动、思维的活动、情感的活动都起着主导与调节支配的作用。儿童的心弦,往往是美的教学语言拨动的。在教学中具有美感的教学语言,往往再现了教材描写的情境:或是联系了儿童生活经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或是利用儿童联想、想像,把他们带入向往的境界;或是引导儿童对美的实质的理解、对教材语言美的鉴赏,连同对教材表现的“美”与“丑”的评判。也就是说,富有美感的教学语言,要么让学生感受到美;要么让学生联想到美;要么引导学生去追求美;要么启发学生领悟到美。总之,美的教学手段和美的教学语言的运用,再现了美的教学内容,深深地吸引学生,激起他们的“情”与“智”,有效地促进了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以及健康的审美情境和道德情感的发展。

二、以“思”为核心

儿童的语言活动、认知活动、连同情感活动,无不受其思维活动的支配、调控。因此,情境教育从儿童发展的明天考虑今天的教学,在理论构建上,提出以“思”为核心,促进儿童素质的发展,主张教师的教学应始终以儿童思维发展为核心,设计组织教学过程,努力把儿童教聪明,并且以“发展儿童的创新精神”作为不懈追求的境界。

1.倾注期待,使儿童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积极思维。儿童的思维活动往往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他们感到有心理负担、受到压抑时,便处于抑制状态。通过教师热情的期待和鼓励,在儿童的心理上,形成一种使自身潜在力量得到尽可能大发展的倾向,这是一种促使其自身发展的了不起的力量。如果我们向一些上课不大发言的儿童调查原因,他们会委屈地告诉你:“我怕说错了,老师批评。”不少教师对学生的错答是不留情、不宽容的。看上去是“严”,实际上它的负面效应是很大的。于是不少学生干脆呆坐着,不尝试,不探究,不问,也不答。这样,思维的“惰性”就日渐形成。情境教育实验班教师以“爱生乐教”为座右铭。教师教学时,内心掩饰不住的深情,通过眼神、笑容、爱抚,去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殷切地期待学生,坚信学生一定会成功。因此在实验班,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维,大胆提出问题,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热烈的谈话和欢乐的笑声不时从教室飞出。学生从教师的爱中获得信心,获得力量。这种信念往往转化成一种积极向着教学目标的驱动力,情不自禁地对储存在大脑里的信息、映象进行检索,并加以沟通组合、迭加,思维活动进入最佳心理状态,最终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到此时,教师再给予热情的称赞,使学生体验到自信,感受动脑的快乐、创造的喜悦,在这经常的期盼、激励中,儿童的内心逐渐形成激发自我潜在智慧的心理倾向。

2.启迪想像,在宽阔的思维空间中提高儿童的创造性。情境教育追求的不仅是在审美的乐趣中,有情有境地感知教材,而且还要在此过程中,竭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素质教育特别强调创新精神的培养,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创新精神的培养与儿童右脑的开发有着密切的联系。情境教育强调对教材形象的感受,强调师生情感的交融,这“形”与“情”恰恰作用于右脑,因此有效地激活右脑,儿童幻想、联想、想像的翅膀会悄然张开。形象越鲜明丰富,右脑越是兴奋;感受越是敏锐,形象思维活动也越是活跃。另一方面情境教育同样注重符号操作等引起抽象逻辑思维的学习活动,这就很自然地促使大脑左右两半球协同作用,从而利用两半球协调的“合作关系”,最终发挥全脑功能。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使笔者一次又一次地被儿童的创造力所震惊。它们给笔者很大的启示,儿童的创造活动是在宽松的无拘无束中进行的,而教师的宽容、期待、激励,是儿童创造的至关重要的诱发因素,会给儿童带来敢于创造的勇气,乐于创造的热情,“我能创造”的自信,以及创造成功的快乐。当然,在儿时的创新并不意味着发明什么,而是重在激发创新的欲望,着力培养创新的意识、创造的精神。

3.设计训练,将创新精神的培养落到实处。小学教育要为儿童打下知识与能力的基础,各个学科的训练是切不可忽略的。然而“练什么”、“怎么练”才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尤其是怎样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大有讲究的。练要练得精当,只有精当,才能激起学生有效的思维活动。那些标准化、考试式的习惯训练,便是忽略了通过练习来促进思维发展的核心问题。儿童的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形成热烈的情绪,大脑的优势在兴奋中形成,这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兴奋”,让学生带着兴奋的情绪思考问题,学生往往会产生“超越障碍”的力量。无数事实表明:在优化的情境中,儿童潜在的创造性易于突发表现出来,教师及时加以肯定、鼓励,使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训练需结合学科特点进行,变复现式的记忆为创造性的训练。在语文教学中,情境教育主张结合词语的训练,培养思维的准确性;引导运用修辞手法,丰富思维的形象性;通过篇章的训练,发展思维的有序性;在综合性的语言训练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通过想像性作文,发展思维的创造性、求异性。在数学教学中,主张结合计算的熟练运算,训练思维的敏捷性;结合几何形体的学习,发展思维的形象性;结合应用题的演算及自编,培养思维的创造性;结合公式定理的探究,培养思维的逻辑性。此外还利用情境,进行趣味计算、演算竞赛、小博士解难题、一题多解小比赛,以及模拟操作、现场实地操作、符号性趣味操作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儿童的学习过程,成为思维发展的过程,其创造才能在宽阔的思维空间里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并让儿童感受到动脑创造的快乐。

三、以“情”为纽带

我们根据教育教学的远期目标或近期目标,针对儿童的特点,运用图画、音乐、表演等艺术的直观,或运用现实生活的典型场景,直接诉诸儿童的感官。艺术手段的力量,优选的现实生活场景的美感,正符合他们的兴趣和需求,且与他们的思维、想像能力相协调。这些虽不在儿童有意注意的中心或焦点,但是这些处于边缘的形象、色彩、音响、节奏、语言等信息、符号,都可被直接吸收,因为脑不仅能吸收直接和注意到的信息(处于中心或焦点),而且能吸收超出即刻注意焦点之外的信息和符号,儿童可对全部感觉到的情境作出反映。优化情境实际上是将信息、教学内容,镶嵌在特定的情境中,而这些处于焦点的信息又是有机地相互联系着的,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这样的整体,作用于儿童感官,更能强化信号。因此当儿童进入这样的情境时,很快激起强烈的情绪,形成无意识的心理倾向,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并表露出内心的真情实感,从而迅速地对学习焦点的变化作出反应。其间,不仅有物化的情境的作用,更主要是教师、学生、教材情感的传递。因此,在具体操作中,要牵拉情感纽带,缩短心理距离。

1.教师与学生之间,真情交融。要让儿童的情感伴随着学习活动,这有一个过程,其间包含着儿童的心理历程,首先需要启动。儿童的情感就像“小河水”,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就需要外力的推动;或者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或者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拂过水面,那它就平静不下来。当我们走进课堂时,仿佛觉得自己来到一条清澈的小河边,那样的明亮、清新。我们从新课启始,就要放飞一群“蜻蜓”,送过一阵“微风”,让学生情感的小河水荡漾起来,对新课的学习,形成一种企盼的欲望、关注的心理。不过,光有方法手段,自己没有真情实感还是不行的。因此,这就首先需要教师倾注真情实感。我们实验班的教师上课时是很自然地把自己的情感融进去,我们的心和学生的心是相通的,是联在一起的,常常是和学生一样全身心地沉浸其中。记得上观察说话课《冬爷爷的礼物》这一课时,笔者围上一条长围巾扮冬爷爷,学着老爷爷的嗓音,向他们问好:“孩子们,你们好!”孩子们满心喜欢,观察说话的内容变成冬爷爷与孩子们的对话,巧妙地进行了语言训练,思维训练,而这同时也是师生之间一种情感的沟通,心智的交融。

2.教材与学生之间,引发共鸣。教材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未知的领域。情境教育通过再现教材内容的相关情境,利用角色效应,让学生自己去琢磨、去尝试、去发现,缩短了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因为,情境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强化了感受,使他们对教材由“近”感到“真”,由“真”感到“亲”,从而引起共鸣,如临其境。而“教材—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便是老师的情感。尤其是小学语文教材含蕴的思想情感对儿童的心灵会产生影响,这就得靠教师去传递、去强化,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

教授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后,笔者让学生们写了“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的想像性作文,学生们的表述,使笔者感到教学活动一旦触及儿童的情感领域,必然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儿童深受形象感染后,所表达的对卖火柴小女孩的关爱,真是感人。这表明从小培养儿童生活的幸福感,以及善良、同情心等美好的感情,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也是十分必要的。教学的同时就是要教做人,尤其是小学语文教材都是“情景交融”的产物。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学生情感的波纹会渐渐地涌动起来。

3.学生与学生之间,学会合作。由于情境的优化,学生与学生之间,友爱亲密。他们在情境中相互切磋,你提问我回答,你讲错我纠正,你优秀我学习,你掉队我帮助,学会互补,学会肯定别人,学会与他人合作。同学们在相互交流、讨论的人际情境中,逐渐懂得合作的快乐、合作的重要。总之,以“情”为纽带,培养儿童的高级情感,既是教育教学的目的,又是促进儿童主动发展的有效手段。

情感这一纽带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师生的情感随着课文情感的起伏而推进、延续。课堂教学有情感纽带的牵动、维系,变得更富有诱惑力,学生的好学精神得到有效的培养,并且在和谐相助的情境中,促进学生爱学、乐学,使其受到教材情感的共鸣,逐渐懂得了爱,懂得热爱崇高、追求美好。这种亲、助、和的人际情境,非常有利于学生合作精神、交际能力的培养,而学生的合作、交往又丰富了人际情境。

四、以“儿童活动”为途径

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在他们身体迅速成长的时候,往往是通过自身的活动,去认识世界,体验生活,学习本领的。这就像雏鹰的翅膀是在飞翔的活动中练硬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儿童素质发展的主要途径,便是儿童活动。

1.活动融入课程,以求保证。“爱动”是每一个儿童的天性。在生活与学习中,儿童总是喜欢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亲手摸一摸、试一试。应该说,没有儿童期的活动,就不可能迈出人生的第一步。我们的教学理应顺应儿童的需求与发展。在教学实践与研究中,情境教育让活动融入学科课程,在优化的情境中,将知识的系统性、活动的操作性、审美的愉悦性,融为一体。这既可以有效地克服单纯学科课程“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纯活动课程往往易陷入知识无体系状态的缺陷。强调特定的氛围,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在优化的情境中主动地活动起来,产生动机,充分感受,并展开主动探究、情感体验、比较鉴别、判断正误、模拟操作、语言表达等观察、思维、语言、触摸一系列活动,活动融入学科课程中,使学生的主体位置得到保证,同时又遵循了教材体系。

各科教学在优化的情境中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他们在活动中为可以显示自己的力量,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感到无比的兴奋。实践表明,活动融入学科课程,为学科教学增添了活力,为学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属于他们的空间。

2.利用角色效应,以求主动。角色决定着人的思维、情感和语言的活动,情境教育利用角色效应,让学生扮演、担当特定的而又是与教材相关的角色,收到很好的效果。角色的出现使教学内容与学生更为贴近,让他们以特定的角色带着情感色彩去学习。一位青年数学教师,在教百分比时,让学生当“爸爸”或者“妈妈”,将家中余钱送到银行存储,算一算多少钱存多少年,可以得多少利息,并交纳多少利息税。课后引导学生当一回小储户,把零用钱、压岁钱存到银行,再去算利息,学生越算越带劲。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联,不仅培养了学习的兴趣,而且从真正意义上理解了数学,增强了儿童学科的应用能力。在情感趋动下,这种“有我之境”可产生一种巨大的无形的导引效应。课堂上,只要角色一出现,全体学生会马上兴奋起来,教材中原有的逻辑的、抽象的符号化了的内容,一下子变得那样生动、形象、真切。这正是在特定情境下,角色转换所产生的积极效果。

语文课上,角色的扮演是普遍的。教学《爬山虎的脚》,让学生戴上头饰担当“爬山虎”,让爬山虎人格化,通过“我”和“爬山虎”的对话,进一步认识“爬山虎脚”的生长特点;教学《林海》,让学生担当科学考察队员,课文中描写的林海景色,学生仿佛亲眼所见,然后作考察报告。学生的知识当堂得到综合运用,学得有滋有味。他们情不自禁地按自己扮演角色的身份、处境去思考、去表白、去操作,根据教材内容和老师、同伴对角色的期待,合情合理地表现出一系列的行为,并用恰切的语言表述。往日“被动接纳”的角色,变成“主动参与”的角色,儿童主体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迅速地形成,并日益强化,获得主动发展,便成现实。

3.活动结合能力训练,以求扎实。活动融入学科课程,教学过程随着儿童的活动推进,再利用角色效应进行训练,课堂教学比起单一的“灌注式”的教学就丰富多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儿童活动,并不是追求形式的生动,而是让儿童通过自身的活动,掌握教学内容,让学习与生活与应用沟通,让儿童乐中学,趣中学,动中学,做中学。我们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推导、联想、想像的思维活动,讨论、商量、讲述、对白、演讲、争辩的语言活动,并在比较、鉴别、评价活动中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辨别、鉴别能力,在朗读、默读、速读、查找、检索资料,在演示、表演、模拟、操作活动中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活动为儿童开拓了宽阔的创造空间,一种更高的追求,一种使自己能表现得更完美的渴望,随着活动与日俱增。

五、以“周围世界”为源泉

情境教育根据儿童认识世界、学习语言的规律,十分注重儿童与大自然的接触,引导他们由近及远、由表及里地渐次地认识周围世界。实验班特设观察说话、写话课及野外教育,并列入课程,这就为儿童接触大自然,接触周围世界,保持两个信号系统的平衡得到保证。通过这些课程的开设,教师带儿童去感受春天的生机,夏天的繁茂;体验秋天的奉献,冬天的孕育。去观察太阳怎样让人类从黑暗走向光明,月亮怎样跟着孩子在云朵里穿行的微妙动态。感受日出的气势、光亮、色彩;体验月行的恬静、温柔和所展现的神话般的想像意境。思考宇宙天体与人间四季变化的因果关系。那春雨的淅沥,雷雨的轰响,晨雾的迷蒙,白雪的纯洁,这些大自然发生变化的景象,实验班都让学生细细地观察过,并在其中领略、品赏、思索。

实验班在带领儿童投入周围世界的怀抱时,从求近、求美、求宽的角度去优选周围世界的生动场景,并因地制宜,在学校附近的田野建立野外活动的基地。那里的一条小河,一块农田,一片小树林,一座古老的宝塔,成了儿童较早认识的周围世界的一角。

在实验班五年的学习生活中,儿童不断地与周围世界接触,充分领略到大自然赋予的美感,逐步地认识社会生活。儿童智慧的火花在其间被点燃,丰富的感知广泛地储存了关于周围世界的表象,为第二信号系统开拓了取之不尽的源泉。在此过程中,实验班注意到接触周围世界,与认识大自然,与启迪智慧,与道德、审美教育有机结合。

1.渐次认识大自然。周围世界是一个相对的空间,一个由大自然与社会生活构成的光怪陆离的天地。其中大自然以它特有的丰姿,无与伦比的美感,成为对儿童特别富有魅力的场景。但大自然不宜一览无余地呈现在孩子面前,必须渐次地在儿童眼前揭开它的面纱。就拿校门口的小河来说,怎么经常带学生去,而又不至重复,只有逐一地渐次地进行。

一年级开学后,教师把学生带到小河边,帮助他们认识“这是一条小河”、“一条弯弯的小河”、“河上”“有一座桥”、“河两岸”“有树”、“有芦苇”,让儿童认识小河的形体,空间位置及岸边的主要景物;让学生们坐在小河边静静地听着小河水哗哗地向前流去,看着小船儿悠闲地在水面上摇着,小鸭子也跟在后面嘎嘎地叫着;再利用河两岸的树木、河上的鸭子,让儿童进行现场数学游戏,为数与形的教学做了必要的而且是带着情感色彩的铺垫。然后让学生从河上的景物猜想河底还会有什么。于是,小蚌蛤、小鱼、小石子、小螺蛳、小乌龟,一下子闪现在学生的眼前——“小鱼巧遇小虾”的童话,“乌龟和螺儿比赛跑”的故事就在这诗一般的小河边,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诞生了。一篇“弯弯的小河,穿过石桥,绕过田野,哗哗地向远方流去”的带有八个生词的小文,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竟然轻而易举地学会了,这些词语带着鲜明的色彩与音响进入了学生的意识,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视觉记忆。倘若不在小河旁,不通过感官认识小河,文中的“石桥”、“田野”、“远方”以及动词“穿”、“绕”、“流”该费多大的劲向学生讲解,就是讲了,学生还可能不知所云。

这充分说明,只有第一信号系统提供“资源”,第二信号系统的语言思维发展才有基础。基础丰厚,发展必迅速。以后在这小河边,还进行了《小河上吊桥的不平常的经历》、《我们沿着小河走》、《小河边的青蛙音乐会》、《小蝌蚪到哪里去了》、《小河边的芦苇丛里》、《小河结冰了》、《小河畔的野花》的认识,仅从某个小角落,儿童就可以去感受周围自然的美、趣、情。其他的许多场景也都如此渐次地进行,大自然的美貌在儿童的心灵上就永远是新鲜的,富有诱惑力的。儿童对大自然的感情,也在这有意无意间日积月累地积聚起来。

2.潜心启迪智慧。周围世界的某一场景虽然是广阔天地的一隅,但此物与彼物,甲现象与乙现象的变化,及因与果的相互关系都可以激起儿童的思考。面对具体情境,感觉真切,思维就有了材料,推理就易于找到依据。这对学龄期儿童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发展更为合适。三年级进行《菜花冠军》的情境作文时,由于学生亲眼看到了金子般的油菜花儿,花蝴蝶似的蚕豆花儿,那比大包子还要大的菜花,又闻到春风吹来的浓艳的菜花的芳香,似乎进入了菜花的世界。鲜明的形象,使感觉获得丰富的源泉,思维活动积极展开,他们自己提出“菜花比赛,谁作裁判?”又是他们自己作主:“请蝴蝶和蜜蜂当裁判。”在田野上,学生们像一群小鸟叽叽喳喳地、欢快地讨论开了:“蚕豆花儿躲在豆叶下,它的谦虚谁也比不上。”“油菜花儿好看,籽儿多,榨成的油,可以流成河,才是真正的菜花冠军呢!”“野菜花儿遍地都是,锄不净,挖不完,就是野火也烧不尽,她的生命力是最强的。”“菜花比赛”变成了孩子思维能力、想像能力、运用语言本领的比赛。至于在观察天体、天象的情境中,儿童思想的活跃就更不用列举了。因为两个信号系统的平衡,使孩子表象丰富,思路开阔。

3.与道德、审美教育结合。大自然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人相连,就必然与社会相通。涉及社会就包含着思想道德、审美情趣。因此,在引导儿童认识周围世界时,实验班有机渗透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及美的熏陶。就在那美丽的田野上,从老牛的“哞哞——”到拖拉机马达的轰响;从方整的农田到在田野里辛劳的农民;从田野边寥寥无几的低矮的小屋,到耸立在村边的一幢又一幢新建的小楼房;从老街上石子铺成的小路,到今天宽阔繁忙的大街;无不包含着对儿童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美丽的家乡,热爱优越的社会主义生动形象的教育。尤其是带有主题的单元教学中的野外活动,更可以把感受自然美与社会伦理道德教育结合进行。春天去祭扫烈士陵园,烈士墓前的苍松翠柏、花束、泥土正散发着芳香;宁静的田野盛开着桃花,飘荡着柳枝的河岸,连同孩子手中的小白花,构成了自然美与社会美交织在一起的生动画面,两者相互迁移,相互强化。

因为烈士牺牲的悲壮,更觉松柏的庄严肃穆;因为田野的美好,更感烈士的丰功伟绩。诸如此类的许多有关热爱祖国的教育,在实验班常常是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相机进行的。周围世界源源不断的思维“材料”是课堂教学取之不尽的源泉,并随着视野的拓宽,思维的领域也日益扩大。事实表明,只有保持两个信号系统的自然平衡,儿童的思维才会具有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的品质。情境教育正是针对儿童的思维特点和认识规律,以“美”为突破口、以“思”为核心、以“情”为纽带,以“儿童活动”为途径,以“周围世界”为源泉,让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探究的乐趣、审美的乐趣、认识的乐趣、创造的乐趣,从而使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自我需求的活动。儿童的学习兴趣、审美的兴趣、认识的兴趣,乃至向往丰富精神世界的兴趣,也在其间培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