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学校人本教育观剖析范文

学校人本教育观剖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学校人本教育观剖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学校人本教育观剖析

【论文关键词】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师生关系同感理解非指导性

【论文摘要】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该理论以培养机能充分发挥的人为教育目标。提倡运用非指导性的方法,促进学生学习了解自己的直接经验,并要求教师秉持真诚、信任、接受和同感理解的态度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教学关系。此主张使教育的立足点重新回归以人为本的立场,对我国现时的教育改革与未来的教育发展都有很大借鉴意义。

20世纪70年代,人本主义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在美国发起了一场教育改革运动,即人本主义教育思潮。(illr}o.}a-a}>0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罗杰斯的思想,也在此思潮中占据重要位置。虽然他主要凭借“以人为中心”思想享誉心理治疗界,而且他一生的学术活动也都是以临床治疗为中心的。但随着他后期兴趣的逐渐广泛,其强调人性、人的价值的观点,也日益明显地体现在他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中。

罗杰斯的教育思想,始于他运用自己人本主义价值观审视传统的教育模式。在他看来,传统教育以教师和书本为教学活动的核心,偏重学生智能培养,废弃全能开发,受教育主体的好奇心受到限制;官僚化的教育体制利用各种规章制度直接控制着学校内部的运作和教师的行为;这种沉闷的气氛不仅扼杀了教师和学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也抹杀了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失去处理复杂环境、进行适当决策的能力;对民主精神和价值的忽视还导致师生间互相不信任。那么怎样才算真正培养人才的教育体制?罗杰斯是将其“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理念扩展到教育领域而形成的全人教育观来加以说明的。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罗杰斯一贯主张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中心。他认为学生是学校、教师存在的前提,学校和教师理应为学生服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是指学生作为教学活动过程的核心,应依据自己的情况独自或在别人的协助下,确定并完成自己的学习计划。学生可以自主地接受课程内容,选择学习方法,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管理,他们有教学实践的自由选择权和支配权。

这种开放性的教育理念以培养“机能充分发挥的人”为教学目标,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批判的学习者。他们应能够灵活和理智地适应新的问题情境,以开放的心态,真实、全面地接受任何来自内部或外部的信息,因而能在各种活动中有效地与他人合作。他们能完全遵循自身的社会化目标做出行动。此目标指导下的教学不再刻惫追求学生学习的结果.也不要求学生有整齐划一的表现,而是让学生自由充分地发展。

罗杰斯认为,只有个人感兴趣的内容才能有效激发学习行为。既然教学要“以学生的需要”为取向,那么教学内容就要遵循“适切性”原则,即学习内容要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状况密切相联,这是教学的一个前提条件。他把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与无意义学习两类。无意义学习的内容枯操、乏味、对个体无关紧要,既不容易学会,又容易遗忘,毫无生机可言。现在学生在课堂上就进行许多这种无意义的学习。有意义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增长,而且是一种直接经验获取的过程,会使个体在行为、态度、个性等很多方面都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学习不仅充满了生机,而且由于学习内容与经验相结合,使学习结果非常牢固。因而学习应该“意义学习”,教学就是要促进学生的意义学习。

可见,注重认知对行为及态度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态度与人格,使学生自动内化教学内容也很重要。学习应是自我发起的、对自己有用的、由经验同化产生且不直接传授给别人的。罗杰斯曾说:“凡是可以教给别人的东西,相对地都是无用的,对于他的行为极少或竟根本没有影响”,“惟一能够影响一个人的行为的知识,是他自己发现和化为己有的知识”。fal(r})0因此,教学既不是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技能,也不是要教学生学会怎样学习,而是为学生提供一种促使他们自己去学习的情境。

由于学习行为是个人兴趣的自发产物,所以纪律便也包括学习者为达到自身学习目标而确定的自律体系。一方面,学习成果的考核评鉴可由外控转为内控,学生负贵总结评价他们自己的学习成果,老师和学校不再具有这方面的权威。这不仅保证了个别化学习,提高了学习成效,而且可以促成学生的自我成长。另一方面,转变通过学生对外部标准的遵从程度来评价其行为好坏的传统,消除学生的防御戒备心理和僵化态度,鼓励参与和自我表现。教学中应让学生“自由表达同个人有关的任何问题—感情的和思想的”。这样班级也就“变成一种个人的、关心的、信赖的学习团体”。[,]学生在心理自由和安全的环境中,自然更努力去理解和感受他人,从而使秩序性的团体结构和学习氛围得以形成。

二、非指导性的教学方法

可见,只有当个体需求、身心发展状态和个人学习风格与其学习内容、目标相一致时,学习才会有效。“非指导”性的教学方法就是放弃传统教育忽视个体要求、替代学生思考的作风,追求一种自我发起、自我体验、自我评价、全人投入的有意义学习。罗杰斯用自身的教学实践向世人展示了“非指导”原则的具体要求。

罗杰斯提倡丰富全面的教学资源。他把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及有助于教学实践的各种因素都看作教学资源,认为人力资源(如专家学者、伙伴、家长、教师等)也可为教学所用。罗杰斯尤其重视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人力资源,特别强调教师的重要作用,认为教师以及他本人的学识、经验、专长、态度,甚至教师的情绪反应都是最为重要的资源,应为学生提供充分选择利用的自由。对于物质资源,则应着力于思考和设计提供各种学习资料的方式,以优化或者方便学生对这些材料的消化和运用。他还提出重视和利用丰富的校外资源(如社区环境及校外的专家、学者等)。例如,可以聘请专家或社会实践人士介绍他所接触了解的某个社会问题或社会在某方面的发展状况,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利用社会进行实践性学习。此观念突破了单纯校内物质资源的局限,丰富扩大了教师,’教”的视野。

非指导性教学方法是无结构的,教师上课时的首要任务应是先专心倾听学生们无主题限制的闲聊,并鼓励他们思考。通过交谈,教师与学生逐渐融合,形成一个相互影响、紧密结合的整体。教师应适时强调交谈中“接受”的重要性。因为一个人只有被完全地接受,才会放弃戒备,敢于显露并面对真实的自己,学生之间才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最后,当大家专心于表达的内容,每个人都希望展示自己时,学生组成的集体就取代教师的教学活动组织者角色,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们能体会到一种集体感,大家畅所欲言,谈的都是自己的想法、感觉,每个人都感到振奋,且乐于倾听新思想。这时的学习效果才有可能达到最好。

罗杰斯十分推崇由学生自己评价学习效果的学习促进机制,反对考试与测评形式的外部评价。他认为,教学评价的目的既然在于为课程开发、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提供反馈意见,那么就应该让其真正发挥这样的作用。传统的课程评价只将眼光局限于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分等,评价方法单一,评价范围也只限于智育水平,(6)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罗杰斯提出了学生自我评价学习法,主要是让学生从知识掌握情况、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多种角度,运用各种方法,同自己以往的情况进行纵向比较,而不是与别人做无谓的横向对比。由于是自己确定评分标准,学生必须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所以他们的学习更加主动、有效而持久。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发展,以及学业的进步,而且可以减轻他们受外部不客观、不恰当评价影响而产生的心理压力,从而真正帮助学生成为自主的学习者。

三、师生共同成长的教学关系

非指导性教学并非完全放弃教育者的作用,而是强调个体的主体地位,主张“教”“学”平等。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最关键的环节也是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师生共同成长的民主教学关系。

罗杰斯认为,教学活动是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来达到对经验意义的理解,从而有效地影响行为的动态过程。[6]0而体验的获得有赖于良好的人际关系。传统教学关系中,学生的情绪、思维处于压抑状态,没有机会发展自己的才能,对学习自然也就不可能有热情。在充满温情与友爱的促进型教学关系中,由于人与人是平等的,学生心理没有压力,其认知、情感以及行为都有很大的自由发展空间,于是他们便更愿意学习,学习效果也更好。而有效教学关系的建立与维持是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努力的。

(一)教师方面,应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形成良好人际关系

这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况且,教师也需要通过不断学习以获取新的知识和启示,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事物的领会和理解,提高自身水平。[1]民主的教学关系,使教师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获致自身进步,因此是非常必要的。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教师真正该做的是“促进学习”(Facilitatinglearning),是提供丰富而广泛的学习资料,创造自由的学习气氛,以利于学生自由地发挥自身的认知、情感潜能。尤其是自由学习气氛的营造,不但要求教师茸重学生的独立性,而且要求教师具有积极的自我观、真诚的意愿和促进学生成长的动机。与罗杰斯心理治疗理论的治疗关系类似,作为“促进者”、“鼓励者”、“帮助者”、“辅导者”、“合作者”和“朋友”的教师也应努力建立一种以真实、信任、接受、同感理解为特征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有赖于三种基本态度的形成与保持。

第一,真实(iealneas),即在师生关系中做一个活生生的个人,而不是扮演教师的角色。师生之间是平等的人与人的关系,彼此坦诚相待,思想感情表里一致。教师应能及时发现自我,接受自己的感受,并忠实表达情绪、情感和想法。但自己的感受又不强加于人,对事物的看法绝不影响对人的态度。真实性是其他两种态度的基础。因为只有真诚地接受并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绪,在学生面前保持真实自我,取得学生信任,同时信任学生,才能建立动力性“关系”,促使学生开发自己的能力,并与学生共同汲取有意义的知识。

第二,信任(faith)与接受(acceptance),即老师信任学生,在尊重学生独立性的基础上,对学生发自内心的、无条件的、不要理由的珍爱和关怀。[,](代卿教师相信学生不仅有学习的内在动力而且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他既能接受学生的优点与积极情绪,也能包容学生的缺点与消极情绪、行为。教师必须无条件地接纳海一个学生,真诚地关心他.并且薄重他的独立人格。

第三,同感理解(empathicmden3tanding),就是教师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来体验教育内容的惫义,能对学生的情绪想法感同身受。他可以先暂时把自己的身份、角色、价值观搁置在一边,进到学生的内心去’‘感受”事件,从学生的视角“看待”问题,与学生做深人的沟通。这种“移情理解”的能力相当重要。因为学生会下意识地疏远作为权威传授者的教师,导致彼此沟通困难。而做到同感理解的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和实现了学生的期待,学生自然而然地会满足教师对学生的期待(表现在每个学生有某种必要的成就取向、学习态度、发展需要以及相应行为方式),从而也实现教师对自我的期待(该怎么做,怎么从教育教学中获得快乐),达到感情上的共鸣和教学中的和谐”。(8]0当然同感理解并不意味着认同学生观点,它只是帮助学生清楚意识他们自己暂时还无法正确了解的那些问题的一种途径。

教学关系既指师生关系,也包括同伴关系。因而罗杰斯还非常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助学习,提出并提倡分组学习、同伴教学、交朋友小组等自主学习形式,还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这是良好教学气氛、和谐教学关系作用的体现。

(二)学生方面,则应了解并切实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由于这种学习的学习内容是真正有着个人意义或个人价值的间题(凡引起学习者自我结构改变的学习,可能会遭到抵制),与学生本人有切身关系,所以能最大限度激发人类生而就有的学习动机—即学习兴趣。这种“体验性学习”不仅“对个人有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不易忘记”,而且“能发挥高效率”,促使学生自己去追求、去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7](P101)

四、简短评价

罗杰斯以人为本教育观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强调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并试图将情感和认知因素在学习中结合起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这些主张使教育的立足点重新回归以人为本的立场。其主要贡献就在于,提出了有关教育和教学的一些基本原则,“促使教育思想从关注人与环境的关系向关注人与人的关系,从重知识到重人格,从重视客观外显行为向重视内在世界,从单纯看重知识经验到同时重视经验对个人的意义的转变”。[,](.,)他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即教育者如何理解教育目的、学习过程、教学中师生的关系和作用,以及建立在这种理念基础上的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教育教学行为等等,是以“育人”为目标的教育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实践表明,对学生诚挚的爱、理解、关心、信任和尊重是有效教育的基础。

根据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主张反思我们目前的教育实践,会发现很多欠妥之处。比如教学内容上,教师、家长过于注重学生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忽视社会实践,有些书本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太远,不能及时反映时代及社会的发展变化。教学资源上,忽视对人力资源和校外资源的利用。师生关系上,教师仍是教学的权威,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不够,教学只局限于单纯知识的传授,学生普遍还是接受式学习。教学评价上,过分强调评价的选拔功能,给学生造成很大心理压力。虽然该理论在现实应用价值方面遭到很多人的批评,但其中的某些理念对当前的教育改革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至于那些过分理想化或不适合我国现实的地方,我们只需在应用中注意加以鉴别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