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教育信息水平多元评价范文

教育信息水平多元评价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教育信息水平多元评价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教育信息水平多元评价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日益深入和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立既适合中国国情、又能够与国际接轨的高校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已经变得十分迫切。

一、高校教育信息评价体系现状综述

2000年11月7日,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第三次全体会议,并正式《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作为当前进行国家和地区信息化水平量化分析和管理的依据与手段。由国家主管部门牵头制订一整套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在全世界尚属首次。国家信息化指标将从促进信息技术应用、信息人才培养、信息产业发展、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高信息化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主导作用等方面加以引导,促进我国提高信息化水平、尽快缩小与国际信息化发展的差距。

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对高校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分析与设计及评价方法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在指标的设置上更加体现了时代特征,符合我国实际情况,能够较好地反映各省市、地区的社会信息化水平。但是该方法只适宜测算社会信息化水平,若用来测算教育信息化或是其他行业信息化水平,则应作较大的调整。

(一)高校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的建立

我国第一位教育技术博士生导师何克抗教授1990年对现代教学媒体的特征进行研究,提出了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学媒体作为学习者的认知工具和理想的教学环境,具有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外部刺激的多样性、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性、计算机网络特征及超文本与网络化特征相结合等。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的“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一文论述了教育技术的含义及其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他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系统设计、对媒体的使用技能、途径等作了详尽的研究,同时也把信息素养作为信息教育的目的和核心内容。

2003年9月8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与高校信息化研究会筹委会合并而成的学术组织——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信息化分会成立。①丁玉国等在“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运作机制研究”一文中从管理体制、科学运作、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对高等教育建设中存在的领导体制及管理模式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建立良好运行机制的几个基本原则。

张成洪等人在“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思路探讨”一文中,参考国外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和趋势,首次建立了一个高校信息化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设计了包括战略地位、基础建设、应用情况、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组织机构和管理六个大类的指标。安宝生教授则在“我国高校信息化体系的四大支柱”一文中强调高校信息化应该从组织体系、政策体系、技术体系及培训体系四大方面来开展评估。徐国利在他的“高校信息化评价体系研究”中,将高等学校信息化评价指标分为3个等级,包括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人才资源和信息服务等7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若干三级指标。2003年,广东省教育厅信息中心组织成立了工作小组,2005年1月《关于进一步加快我省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广东高校信息化建设参考标准》作为该文件附件同时公布执行。

复旦大学的张成洪在“中国高校信息化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详细介绍了将原来的指标体系调整后的指标体系,他指出新的指标体系有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和72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基础应用、教学科研信息化、管理信息化以及信息化保障体系五个方面。②我国教育信息化指标体系的制定还有很多需要研究的地方,但是基本上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信息技术的利用、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教育事业发展。

(二)高校教育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的现状

赵全超,赵国杰在应用定性和定量指标上,建立了包括8个一级指标和32个二级指标在内的模糊矩阵,对信息化水平进行测度。刘军跃、饶慧等提出了一套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和32个二级指标,并以实例进行应用分析。余丽华等人提出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权重。闫慧设计了由教育化基础建设指数、教育信息资源指数、教育网站建设指数、教育信息化主题水平指数和教育信息消费水平指数构成的教育信息化测试指标体系,并运用二次球面函数来计算教育信息化指数,以克服算术平均法的弱点。余丽华、石青、费军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的权重。李涛考虑到高校信息化评估的多因素、多目标及复杂性,选取了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来对高校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估,同时应用了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李勇、刘文云应用综合分析进行统计分析,来测算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水平。

二、高校信息化评价体系的框架构建

(一)评价指标的选取要求

高校信息化评价体系是指用于高校信息化全面评估的一系列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指标所组成的统一整体。

首先,高等教育信息化指标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目的,实现其导向性。要综合反映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现状,便于制定和出台必要的政策与制度,整体推进各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根据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方针政策确定指标权重及统计方法,以反映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其次,指标体系的建立,要遵循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科学概念和理论体系,借鉴和吸收教育理论与信息理论最新的研究成果,使指标体系建立在科学规范的基础上。要对每个具体指标进行必要的分析,既要全面、系统,又要避免重复。

最后,指标体系的设立一方面要具有综合性,既能以尽量少的指标完成综合评价任务,又能按单项指标、各高校、各省市进行统计,方便数据的收集及处理;另一方面,要具有可操作性,既要考虑某一指标的必要性,又要考虑这一指标数据取得的可能性,要与现有的统计数字相衔接,以便能充分利用现有统计渠道和统计数据,准确、及时地收集到相应的信息资料。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按照以上的要求,结合高校信息化水平测度和评价的一般方法与内容,笔者认为,高校信息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可由以下几方面构成:

1.战略地位评价指标。战略地位是高校信息化的前提,它决定了信息化工作在学校工作中所处的地位,保证了信息化工作的资金来源。本文选取了年度运营维护投入、近三年的信息化投入资金投入占学校总投入的比例、经费增长率三项。

年度运营维护投入反映了学校对信息化的投入力度,有投入才会有产出,要想信息化取得成功,必须有明确的信息化规划和充足的预算资金。近三年的信息化资金投入占学校总投入的比例和经费增长率则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来考察学校对信息化的实际投入情况。

2.基础设施评价指标。基础设施为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直接的平台,是反映高校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包括校园网出口带宽、校园网覆盖率和多媒体教室数量等。

校园网出口带宽是指网络设备的规格、性能等,它是信息传输、交换和资源共享的必要手段,反映了学校通过网络与外界交换信息资源的快慢,主要是指学校的出口带宽。校园网覆盖率则表明学校内部网络的建设、推广情况。多媒体教室便于教师利用课件教学,能激发教师开发教学信息资源的热情,便于大班教学,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其数量也是基础设施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3.应用状况评价指标。应用是高校信息化的重点,主要有基于网络的综合办公系统及教务、科研、学生以及招生就业等各种管理信息系统,这些系统的应用能极大地方便学校的教学、科研以及行政等各方面的工作,能集中体现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和效益。本文选用了其中最主要的网络(辅助)教学平台上已注册的教师总数、最主要的网络(辅助)教学平台上已注册的学生总数、最近一学年实现网上教学的课程总数、最近一学年参加网上课程的学生总数、最近一学年采用多媒体教学的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学校主页平均每日访问次数、其他管理信息系统等七个指标,其中,教育部对高校使用的系统一般都进行了指定或是相关的认证,教务管理系统同样也应该通过教育主管部门的认证,并根据学校使用的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开发,只有能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系统才能更好地为学校服务。其他管理信息系统则包括科研、招生就业、图书馆、机房、校园一卡通等管理信息系统。

4.信息资源评价指标。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高校信息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教育信息化有“路、车、货”的说法,如果说把校园物理网络比做路,各种管理信息系统比做车,那各种信息资源就是货,高校信息化仅仅是建设物理网络,应用各种管理信息系统还远远没有达到目的,只有将各种教学资源、公用信息、内部信息都收集整理成库,并在允许范围内供大家共享,才是高校信息化的目标。本文选取了图书馆能提供的各类文献数据库的数量、学校或院系统一建设的为学科研究服务的学科资源库数量、每日图书馆电子资源的浏览次数、每日图书馆电子资源被下载的次数四个指标。其中各类文献数据库主要衡量校内公用和特定信息的收集、整理以及数据库的建设工作。

5.人力资源评价指标。人才是高校信息化取得成功的根本,人力资源水平主要通过最近一学年正式参加学校组织的信息化培训的人次、信息化建设部门规模(人数)、学校在编的技术支持和运行维护队伍规模(人数)三个指标来衡量。信息技术年培训人次及措施反映学校对教职员工信息素养的培训情况,学校在编的技术支持和运行维护队伍规模(人数)则反映教职员工对信息技术的实际掌握情况,可通过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种认证合格率来衡量。

6.组织机构和管理评价指标。组织机构和管理评价指标体现高校信息化工作的组织、管理水平,从在信息化建设中应用教育部的行业标准程度、执行明确的信息化安全相关规范程度两个方面来考察。机构设置主要是考察信息化主管部门的职能及实际的运作情况,这与战略地位中的组织地位相辅相成,前面考察是否建立有相关的机构,这里着重考察其是否发挥应有的作用。规章制度则主要考察其网络管理、信息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措施的制定及实施情况。安全管理着重考察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的响应机制和解决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