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品德教育儿童生活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品德教育应在生活世界中获取认知因素,激发情感,磨练意志,并在生活世界中实践品德行为。但是传统的品德教育最大的缺陷就是脱离了生活世界,致使孩子一入学“几乎掉进了一个抽象的符号化的世界之中”。就学校德育而言,现实生活中有争议的问题往往不敢让学生深入讨论,害怕学生思想发生迷乱:社会上一些阴暗面不敢引导学生去解释,害怕学生判断因是非能力不强而不能正确面对等等。
伟大的哲学家马克思认为:“由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发展是在不断建立与扩大个人对周围世界的相互关系中,在积极主动参与社会活动中实现的。”因此,儿童的品德教育要求应蕴涵在日常生活中。生活是德育的基础,是德育的生长点,是德育最好的土壤,离开了生活世界,德育将走向虚无。在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中,德育植根于儿童的生活世界以成为现实。但是,目前新教材刚刚走入新课程,我们正处于“新老交替”的过渡阶段。如何运用新的课程理念来指导现在的教学,以便将来顺利“接轨”?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为德育工作者关心、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将德育植根于儿童的生活世界,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
1更新理念
寓德育于儿童生活世界的前提作为生活的构成性因素,道德与生活是一体的。
人的德性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形成,只有在冲突中才能发展。生活的过程就是品德学习的过程。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必将使这种培养因为推动了生活的支撑和生活的保证而流于虚无和形式。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知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所以,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我们的品德教育所遵循的应该是一种生活的逻辑,而非一种纯学科的逻辑。在课改中,将思想品德与生活课、健康课、社会课进行综合,其目的就是要开辟一条通向儿童生活的渠道。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品德教育必须要关注儿童的生活,特别是要关注儿童正在进行的现实生活。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首先必须从思想上明白品德教育为什么要植根生活世界的道理,这样才能为探索品德教育植根生活世界的方法提供理论上的支撑。
2激活教材:寓德育于儿童生活世界的关键
2.1教师要忠实于标准,但不一定要忠实于教材。教材仅仅是一个范例,教师可依据培养目标对教材做出相应的再加工,再创造,富于教材以广阔的现实前景,使之能进入儿童的生活世界,从而激发起孩子学习需要和热情,调动他们的认识和经验、情感和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德性的形成产生影响。例如:我们在设计《在餐桌上》这一课时,首先从孩子的生活实际一日三餐入手,找出日常生活中饮食习惯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生活短剧“奇奇餐厅之旅”让孩子明白饮食中的营养成分;最后通过讨论、辩论让孩子弄明白吃零食好不好、怎样做到文明就餐,从而养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从生活中引入问题,再用学到的知识、道理来指导生活。我们还可以改变教材呈现顺序,或有选择地使用教材,或干脆安排一次活动,一次对话来替代某一具体培养目标下的教材等。只有这样通过实践活动,产生一种内在的需要,才能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2.2教材的呈现往往是一种静态的结构,而课堂教学却是生成性,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着各种偶然的、随机的因素,使教师难以完全按照教材的预设去进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拘泥于教材的预设,而应艺术地捕捉住与儿童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教育因素,去再现现实生活,使课堂充满生命力,同时也赋予教材以现实的生命力。
2.3研究本校儿童,开发“校本课程”。现行教材偏狭,使得儿童价值观念滞后于当今社会现实生活,但是,“校本课程”使之与本地区儿童的现实生活相适应,能很好地补充老教材的不足。开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资源是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能自主探究、创造性学习的重要条件,也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有利保证。因此,我们充分利用环境的直观性、形象性、具体性和可感知性等特点,开展德育活动。如:建立了劳动基地、科技宫、崂山烈士陵园等德育基地,与青岛市星光老年之家、武警支队等签为共建单位,从整体上整合一切可被教育利用的社会资源,建立与生活实践相沟通的教育体系。使儿童从单一的课堂、纯粹的课本中走出来,走近社会,走进自然,走向生活,学到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感受生活的丰富与多彩。总之,教材本没有生命,但教学赋予教材以生命,也就是说教学可以激活教材使之成为学生的发展资源。因此,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再创造,使之生活化。让本没有生命的教材焕发生命的活力,让品德教育从内容上回归生活。
3优化方法:寓德育于儿童生活世界的核心
3.1要改变课堂上重认知、轻实践;重意识、规范的灌输,轻行为、能力的训练与培养的传统做法。从儿童的实际生活出发,加强“基础道德品质”的教育,并且加强行为训练。对于儿童来说,诚实,守信,礼貌等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远远要比“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这些连成人都觉得遥远的东西来得更真实、更普通、更具体,因而也更容易让儿童所接受。以儿童普通的生活事件为主,以发生在儿童身边的“好人好事”教育儿童,远比庸俗的“崇高泛化论”,什么事情都拉大旗,做虎皮和“崇高”联系起来,更容易让儿童感兴趣。教师甚至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令儿童困惑的“两难问题”纳入到品德课上来,不回避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必然要遇到的现实问题,重视对其“当下”现实生活基础的研究,以培养学生在“多元选择”情况下的道德判断能力。
3.2品德教育中的实践环节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常常看到我们的品德教育中儿童言不由衷,大话空话盛行。“平时比谁坏,老师面前比谁好”的双重人格在不少儿童身上都有所体现。这种“言行脱节”的主要原因是把原来一体的德育硬是从它的载体中分离出来,成了“精品”,其结果就像被提炼的味精、糖精一样不能直接食用。儿童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都是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进行的,在实践中产生矛盾、遇到难题,然后运用他们已有的道德观念处理现实中的道德冲突,最终对道德规范才能产生认同感。而学生实践的空间应等同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空间--在家庭、学校及社会生活中的实践。因此,教师要为学生的实践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条件提出恰当的要求,还要给予必要的指导,甚至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
3.3教育是一种对话。如果学生在揣摩教师要的答案,无意间就封闭了自己的心灵,那是虚假而非真实的,表面而非内心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品德教育所提倡的应是一种自我“追求的教育”,而非他人“要求的教育”。因此,教师应让学生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而不要再充当一个纯粹的说教者,也不要再用统一的标准去评价学生,轻易地就去否定学生的某一独特体验。总之,要改变现行德育中缺乏“学生主体的全面而积极的参与”的现象,改变课堂上普遍存在的“我讲你你”“我说你做”的状况,建立起开放的、活动的、民主的、对话的德育模式,使品德教育从方法上植根于生活世界。
4科学评价:寓德育于儿童生活世界的保障评价是为了促进儿童的发展
因此,在注重结果性评价的同时,更应注重形成性评价。首先,从本学科的特点出发,评价不宜绝对量化。以期末一张试卷来确定等第,或简要地使用加分、减分的方法,都是片面的。应重视儿童活动的态度,情感和行为习惯;重视儿童的能力大小和努力程度;还应重视过程中儿童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思考和创意等。即使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也应从儿童体验生活经验的角度加以珍视。其次,可适当采用延迟性评价。因为学生的良好品德,生活技能的形成都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内化,因此,教师要有耐心,要学会等待,不要过早地轻易地就给学生下定论。总之,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做出科学而合理的评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奋发进取,实现自我的信心,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和扩大道德经验,加速对道德意义的理解的内化,从而产生道德行为的意念和愿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