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班主任沟通能力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管理者。班主任在师生沟通中处于核心主导地位,其能力如何,将直接影响师生沟通的效果。实际上,只有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爱”的奉献,才会产生有效的师生沟通。本文是在班主任对学生有“爱”的前提下,通过以下方面论述和谐发展下师生沟通对班主任能力提出的要求。
一、全面了解班级学生的特点的能力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了解学生是教育好学生的基础。班主任只有经常及时全面地了解、研究班上每个学生的全面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教育和管理。
(一)了解学生个体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因性施教”的能力。了解学生个体,包括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健康等状况;学生的姓名、性别、年龄、来源等情况;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性格特征等特点;学生家庭住址,家长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结构、在家庭的排行和地位,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的物质条件、住房条件、平均生活费用,成长经历,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等。班主任只有了解学生的特点,才能在与学生沟通中掌握主动,对学生进行“因性施教”,为他们树立自尊、自立、自强的形象。
(二)了解学生集体的特点,为创建和谐、健康班集体提供保证的能力。对学生个体进行综合了解、全面分析就能够了解学生集体。主要包括了解班集体的基本情况,如学生总人数;学生的性别结构、生源状况、年龄分布;学生思想品德的表现、学习好中差学生的比例、班级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等;还包括了解班级的其他方面,如学生生活社区环境、学生家庭条件、学生在校外的表现等。班主任只有了解了学生集体的特点,才能根据班级学生特点制定班级发展计划,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创建和谐、健康的班集体。
(三)做好学生的心理观察和分析的能力。针对现在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要求班主任通过对学生的心理进行观察和分析,并把观察所得的资料进行记录,整理成型。对于观察的结果,可通过纸笔、录音机、摄像机及其他设备加以记录,以达到帮助班主任了解到学生全面的心理状况、心理特点等,从而有针对性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教育。
二、实践应用技巧的能力
掌握学校心理辅导的理论与实践技巧的能力,已成为构建班主任能力的核心。
(一)掌握学校个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与实践技巧能力。学校个体心理辅导表现为来访学生通过与辅导教师的接触,能走出心理误区,改变心理行为,适应生活环境。学校个体心理辅导宗旨在于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恋爱、择业、家庭等方面的障碍性或发展性问题。掌握学校心理辅导的理论与实践技巧能力对班主任来说是一项重要内容。
1、沟通技巧。学会沟通技巧,就是要学会语言技巧和非语言技巧。所以班主任如能以幽默感取代侵略性,才会使师生的沟通有正面的效果。班主任的倾听在师生沟通中有重要作用,它既是一种言语沟通行为,也是一种非言语沟通过程。班主任能否倾听决定了师生沟通的质量,是班主任应备的职业素养。
2、共情技巧。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的“共情”概念,指的是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即指的是一种能体验别人的苦和乐的内省力。班主任与学生谈话中能产生“共情”,谈话就易产生成功的效果。相反,如果不能与学生产生“共情”,学生就会认为不理解他,对班主任就易产生不信任感。那么谈话要达到的效果就不大。“共情”是师生进行心灵层面沟通与交流的基础。掌握“共情”技巧对班主任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3、宣泄技巧。“宣泄”是在“共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学生对班主任由衷信任的结果。它可使学生摆脱恶劣心境,寻找症结,强化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勇气。掌握让学生“宣泄”技巧,能帮助班主任了解事情真相,以便对症下药,采取相应措施去帮助学生解决一些问题。
4、表达技巧。班主任的表达是决定师生沟通的关键。所以要求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时,一定要以诚对待学生,以真正的自我出现,不对学生戴假面具。只有“以诚”才能“换诚”,“以诚”才能“换情”。
5、矫正技巧。矫正技术的掌握能让班主任帮助学生改正一些身上的毛病,使学生的人格朝健康、和谐方向发展。行为矫正又称行为改变或行为治疗,是通过学习改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一种技术。是以行为学习理论为指导,按一定的治疗程序,来消除或纠正学生的异常或不良行为的一种心理疗法。
6、非言语行为技巧。非言语行为主要包括人体的形态手势、面部表情、眼神,以及由辅助语言和类语言构成的副语言系统等。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就曾明确指出:高等师范学校应该用其他方法来培养我们的教师。如怎样站、怎样坐、怎样从桌子旁边的椅子上站起来,怎样提高声调,怎样看等等“细枝末节”。这里,我们就会触及众所周知的演剧方面以及舞蹈方面的技巧;运用嗓子的技巧、声调、视线和动作上的技巧。这一切,对教师来说都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没有这些技巧,那就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
(二)掌握学校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与实践技巧的能力。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比个人心理辅导更为复杂,不仅能提供理论知识,而且主要地提供了真实情景,采取游戏和行为训练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解决心理问题。班主任掌握该技术就能在班级中以班级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或方法,通过班级成员的互动,促使每一个学生在互动中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和同学的人际关系,增进自我的适应能力。
1、有调动每个学生全面参与的能力。班主任在班级辅导时只有调动全体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性,师生沟通才能有效地开展。班主任才能有效地改变学生的心理意识和情绪状态,才能让学生敞开心扉,降低心理的自我防御能力,才能帮助学生解决心里的各种适应不良状况,促使学生自主、和谐的发展。
2、能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班级气氛的能力。班主任对学生态度和蔼,作风民主,不摆架子,对所有学生平等相待,且重视学生的创造思维,尊重学生的正确意见,是最有利于师生沟通的顺利完成,也是最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反之,则会扼杀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使师生沟通无法顺利进行。
3、有影响每一个学生的亲和力。要成为一个成功的班主任,首先就应让学生亲附自己,即师生之间有共同的情感基础。而要做到让学生亲附,就要做到能够了解学生在想什么,对学生要表现出一致的关心。作为班主任,不要轻视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学生,哪怕你认为是一无是处的学生。其实,在你辅导一个学生的不足的时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在助人的过程。信任往往是建立在帮助学生的基础上,作为一个班主任,你的每一个行为都会影响学生,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在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时,班主任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要有同情心,对学生要设身处地,不能用压制方法来管理学生,而要用一种亲切感来对待学生。只有这样,班主任工作才能取得成功。
4、有换位思考的能力。学生的思维总是受环境影响的,处在什么样的环境,就习惯什么样的角度看事情。而每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时,总会有不同的体验、不同的结果。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班主任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以宽广的态度接纳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事和不同的物,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体谅。换位思考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移情”,就是说要班主任去理解学生的想法、感受,从学生立场来看待事情,以学生的心境来思考问题。良好的沟通其实就是班主任与学生心与心的沟通。所以班主任要有“知己知彼,严于律己,宽以待生”;能“与时俱进”;重视“以生为本”;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观念。
5、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能力。团体心理辅导更能有效缓解学生的人际关系、心理问题。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与他人的交往,能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学习新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心理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健全学生的人格。人的许多性格特征实质上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没有健康的人格很难形成优良的思想品德。只有形成优良思想品德,才能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三、掌握社会最前沿的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是指按一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反映一定社会群体的意愿,对教育功能、教育对象、人才培养模式、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及方法等根本问题的认识和看法。班主任的教育观念直接指导着班主任的教育行为。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作导向,就不可能有扎实有效的教育实践。班主任要实现有效的师生沟通,就应该具有与和谐发展下相通的教育观念,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坚定的教育信念,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支点。班主任只有掌握立足于现代社会的最前沿的教育观念,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在与学生沟通中才能真正实现对学生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发展”的育人观。
四、调动家校合作教育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家校合作教育是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家校合作教育应是一种双向活动,是一种家长与学校进行的合作实践活动。班主任在活动中起主导作用。要成功实现家校合作教育,就必须建立一种学校与家长之间平等的、民主的关系,通过双方的相互理解,实现“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的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如何沟通与家长的感情交流,调动家长与学校进行合作教育,已成为当今和谐发展下对班主任素质的新要求。
总之,班主任的能力只有与时代的发展相吻合,才能促进师生健康的发展,进行有效的师生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