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科学与人文教导的整合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人文教育重在养成人文精神”。然而当前的做法存在着诸多误区。如大量增开人文类课程,现实证明,当前增设大量人文类课程不过是“多开门课多学门艺”而已,因为拥有人文知识并不等于就具备了人文精神,“知道为知,体道为德”,只有通过个体的内心体验、感悟,更主要的是通过实践,才能由知识层次上升为精神层次;其次,当前的许多人文教育内容远离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特征与学生的学科背景和实际需要,更导致了人文教育的苍白无力甚至反感。因此,要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真正融合,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在理工科课程表里增加几门人文课程,或是让文科学生学点数理化知识。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文件中所强调的:“面对复杂的需要,为了避免课程超载,解决的办法不是像现在这样在已有内容中增添新的因素,一门门罗列新的课程,而应考虑到各门课程的互补性和整体的教育目的,把所有因素有机地整合成一个个新的复合的整体。”,对理工科教育而言,就是要把传递人类文化价值观念和培养人文精神与传授科学知识和实际技能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交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浑然一体的关系。
理工科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理工科专业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和内容是告诉学生“生存”的本领,却很少涉及“为何而生”的引导,科学思想和人文精神的教育严重不足,学生缺乏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正确理解,人性为技术和物质所俘虏、吞没。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加强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的教育。正如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所言:“(大学教育)不仅赋予我们较强的专业技能,而且还使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塑造健全完善的人格。”高等理工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应该是有道德、负责任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他们除了要求掌握比较专门、比较高深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具有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外,还必须具有从事科技工作的职业道德与体现人文关怀的世界观,不仅要“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因为在这休戚与共的个人-社会-自然复杂生态系统中,“人”和“事”,已是很难分开了,个人、社会与自然命运往往是紧密地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因此,理工科教育必须从片面的专业技术教育转到全面的素质教育上来,在加强专业能力与素质训练的同时,更多关注人文素质与人文精神的培养,造就有道德、负责任、充满人文关怀的专业技术人才。
理工科学生完成科学范式转变,形成新的思维范式的重要手段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学科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而以综合性及跨学科性发展为主导趋向。不仅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在各自的领域里出现了许多边缘和交叉学科,而且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相互渗透与结合也日益紧密,形成相互促进的发展趋势。自然科学中的概念,如控制、反馈、信息、系统等也日益渗透到人文、社会科学中,而人文社会科学也在不断了影响与改变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促进了人文、社会科学现代化,也使文理学科之间的界线逐渐模糊,并相互渗透交叉,形成文理交叉融合之势,涌现了大量的文理交叉学科如认知科学、思维科学、脑科学、复杂性科学、人工智能等,而复杂性思维范式就是自然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汇流而成的杰出成果,它让人们以全新的视角观察社会与自然,重新审视与思考许多我们所忽视或无法解释的现象与事件,带来了思想观念与研究方法的革命,必将深刻地影响人类的未来发展。要正确理解与领会复杂性思维方式,其基本前提是同时具有较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
强化理工科专业课程的人文性措施与方法
1将学科的“论史哲”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专业课历史感和文化性
“论”是指学科的理论体系,“史”是指学科的发展史,而“哲”则是指该学科的哲理蕴涵。科技绝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首先是人的活动,是人类智慧、情感、个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任何一项科学成果中,都必然蕴含着科学家们的辛勤的劳作、坚韧的毅力、大胆的创新以及求真、求实、求善、求美的高尚品质。忽视了事实的背后的文化、精神,忽视了科技作为一种实用工具之外蕴藏的意义、精髓,就必然造就出只知事实而没有内涵的学生。然而,“当前我们的科学教育中一个重要缺陷,就是缺乏历史感和缺少关于这座大厦建造过程的重大历史知识”,……学科理论体系和教学方法以“纯粹的”、“修正的”形式逻辑地展现人类科学认识的“终极”成果,真实的认识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曲折被拉直了,科学探索者的观察、困惑、沉思、试探和创新的智慧之光被掩盖了,历史意识被干干净净滤掉了。“只见物不见人”,课程只是纯客观地去讲述“物”的知识,而缺乏人认识“物”的主动性与人对“物”的“态度”,学科成了冷冰冰的事实陈述和深奥、玄秘、繁杂的公式演绎,失去了学科本应具有的文化性和历史感,其人文价值也就无从体现。
因此,科学作为一种文化、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结晶,它是整体性的,是有历史生成性和连贯性的,它的教育过程也应是一个把“凝固的文化激活”的过程,教师通过揭示科学文化的精神和智慧,把科学的传授和学习转化成历史上科学文化创造者与今天学习者之间的对话。充分挖掘学科史料,将史中记录的真实、丰富的科学家学术生涯和曲折起伏的科学演变过程有机地融入课堂,将科学发现的真实过程展现出来,尤其要把那些反映科学家进行研究所走过的曲折道路、所经历的失败以及影响等复杂情况充实到教学内容中,用具体生动的科学发现去感染学生,让学生从科学形成的历史中感受前人在科学研究中所遇到的艰难困苦、所表现出的巨大创造智慧、不畏崎岖的坚强毅力和为科学献身的崇高精神,启发他们对从事科学事业的兴趣与热爱,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产生心灵的震撼,从而形成正确的科学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每个学科都有着丰富的哲理蕴含,如物理学理论的发展,最集中、最本质地表现了人类对世界图景的认识,从“绝对时空观+中心作用+机械决定论”,到“相对时空观+相互作用+决定论”,再到“量子态+不确定性+几率决定性”,直到现在的“整体依赖性+动态性+复杂涌现性+自组织性(相干性)”全新观念,它告诉人们每种新理论的学习,都伴随着思想观念和思维方法的变革,但始终不变的是科学家们“对大自然存在着和谐、秩序和规律的坚定信念”“对自然规律的简单性和普适性的洞察和欣赏”与“对真、善、美的内在统一性的执着与追求”,支撑他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顽强探索在科学的道路上。因此,揭示学科的丰富哲理蕴含,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教育,将直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改变教育观念,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在潜移默化中转化学生人格
每一位教师对教学科研的敬业态度、对人生与社会的责任与抱负,乃至待人接物的仪态风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教化作用,这种影响力是自然的,非强制性的,而作用却是巨大的、长远的,它能够深入人的心灵底层,潜移默化地发生作用。因此,必须转变人文素质教育是人文社科类或文化素质课老师的事情的传统观念,尤其要转变专业教师的教育价值观,注重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统一,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与人文修养,使自己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得到净化,使自己的人格得到完善,成为学生最直接、最可信的榜样,身体力行地去感染和影响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其次,为了更好地强化自己所授专业课程的人文性,专业课教师不能只熟悉自己所教的学科,还应具备对科学知识与人文精神进行整合的能力,尤其要研究学科发展史、文化社会学、教育哲学等,通过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使自己的专业课教学更丰满,更有生机与人性。
3充分运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
以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为纽带,充分整合现有的各种教育资源和教学方法,通过精心设计基于实践、融知识性、趣味性、人文性于一体的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提供高效的学习平台与助学手段和形式多样的、方便快捷的沟通手段与渠道,既能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与压力,又能为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反思、互相协作、共享资源与成果提供跨越时空的学习空间,促进学生、教师和社会之间和谐、真诚的信息共享与情感交流,使学生在丰富多样的交互中建构知识、体验情感和培养个性。此外,通过建设一些专题网站和个人网站,引导学生围绕所学专业与学科展开如“学科历史与社会影响”、“学科代表人物与及其对学科发展的影响”和“学科未来与社会发展”等各种各样的专题调研与讨论,同时,广泛发动与吸收更多的各阶层、各地域的各界人士参与进来,共同讨论,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专业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调研与讨论中了解本学科历史人物、社会影响、以及它与社会、自然的关系,加强与社会各界人士的沟通与了解,从而加深对学科与社会的理解,更好地将个人的发展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4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与社会性
其基本理念是超越自然、人文和社会各学科的传统界线,以整合的方式开发科学课程,强化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之间的联系,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技问题学科内容,既说明科学是人和自然永不停止的对话过程,是人类追求卓越、不断创造的杰出产品。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表明了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效应”。以确立关于科学的正确社会评价,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在关注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同时,学会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关注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同时,鼓励与引导学生开展与专业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入社会和企业,加强教育与社区之间的互动,既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又可以拓展人文教育的空间。
此外,还应通过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安全温馨的互动情境、形成良好学校风气与学术氛围,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在充满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的环境中实践人文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人文精神。
结束语
强化专业课程的人文性,不仅教专业知识,更教思维方法、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真正将传道和解惑贯穿于授业过程,使其成为一个整体,帮助学生在科学的追求中领悟人生真谛,培养人文精神,成为一个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公民,这是每一个专业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显然,要做到这些,我们任重而道远。
作者:陈列尊游开明王文炜张登玉单位:衡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