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如何培育学生自学才能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非常快,也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未来的文盲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须能看书,须能作文,故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教学之成功。”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脚踏实地的培养好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终身学习以及适应社会不断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现谈谈笔者的做法和体会。
一、培养并激发学生个体自学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从中可以看出:兴趣是学生追求学习、追求发展的强大内驱力。相反,如果没有兴趣,命令式、灌输式的让学生学习就会凝固或泯灭他们学习知识的愿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真的这样做,即使讲得再好、再多、再精彩,学生的主体性也都处于崩泻状态,处于应付、被动的学境中。由此可见,兴趣的培养和激发要靠老师的合理指导。教师要在单独备课和集体备课时对教材做深度的挖掘和研读;在授课时要精讲,要择机质疑,以平等和民主的关系去对待学生,就一定能使他们的“亲其师”油然而生自学的兴趣。在教学中,我依据学生的身心特征,平时组织学生在新课的课前进行朗读比赛、背诵比赛、学习小组演课本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我结合语文课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等等,让学生产生在课前一定要自学的思想和做法,从而培养和激发学生个体和群体的自学兴趣,促使他们“我要学”。例如,在讲《大自然的文字》时,提前布置预习作业。先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一些有关大自然文字的知识,然后在教学中,结合文本,进行拓展,并在课的结尾诵读气象谚语,进一步了解大自然的文字无处不在。这样,让学生在自觉和愉快的氛围中既学到了知识,又提升了自学能力。
二、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自学方法
老子曰“: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说明了传授给人既有的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的重要性。作为语文教师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旧的语文教学模式是先学字词再学句篇的“按部就班”的进行,这样会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我们应该追求有效教学,使学生对每节课充满好奇和激情。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或几种教学方法的组合,如教师的精讲、略讲、对比讲;学生的小组讲读、学生扮演教师讲;设计的问题要充满童趣、探究性等等,从不同角度、全方位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渐进渗透给学生“螺旋式读法”的自学方法,即初读了解即要求学生不读错别字,不破句,粗略了解课文;默读思考即要求学生划出生字词,查字典,读懂词,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细读理解即要求学生对重点段落或片段精雕细凿;品读借鉴即让学生对精彩部分揣摩体会、熟记便于运用;赏读内化即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深层次的品味。教师从中组织启发,指导方法。
三、精心组织教与学的环节,让学生充分自学
首先,强化学生预习。我指导学生学会看、查、读、摘、想,这五步进行自学。“看”就是轻读课文,圈划出生字词,了解内容;“查”就是查字典,掌握生字的读音和解释;“读”就是大声朗读,读给家长或同学听;“摘”就是积累,把佳词妙语和经典片段进行收录整理;“想”就是领悟,琢磨课文的特点、探究难点。久而久之学生就能掌握学习的方法。他们有了方法也就明确了学习方向,就能更加轻松、愉悦、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进而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其次留足时间给学生质疑问难。发现并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起点。因此,我在平素的教学中,会精心设计并重组教学的环节,每节课上都要留出一定的时间,尤其重视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他们质疑教材,质疑同学,质疑自己,甚至质疑老师,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从而引导他们自觉地将“学”和“问”结合。如在教学《爱之链》时,出示课题后,老师就可以问学生,看了这个题目想知道什么?鼓励学生质疑,争议。学生就会提出很多的问题:如为什么用“爱之链”为题?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等等。这样,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三拓宽和锤炼学生的思维。根据新课标要求,教师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让他们学会学习,不要满足于所谓的正确答案,要从多方面寻求答案,让他们思维触角伸向更宽更广的未知领域去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找出最佳的思维结果。即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地认识事物,理解和解决问题。如教学《船长》时,我引导学生讨论:船长为什么要救出60人?他忘了谁?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积极思考。再启发学生进一步讨论:船长为什么不逃生呢,为何要选择沉入大海学生又积极思考,议论纷纷。接着我又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面对渐渐沉入大海的船长,假如你就是一位当事人,你会怎么做?这样逐层深入讨论,使学生经历了一个“发散———集中———再发散”的思维过程,让学生们思维不断突破定势,从而获得有创新、有价值、有意义的独特答案。如此就能给学生创设积极的自学氛围,并可以适应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