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英中学教育对比研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在“放”和“干”中学在观察了一些英国的课堂教学之后,我发现,英国的课堂(即使是较好的学校)大多纪律较松弛,教师讲解较少,而逻辑不严密,也不系统。但是他们能够“放”而不怕。在我听过的所有课中,几乎所有教师的讲解都只有15分钟左右。而面对听课者,他们似乎很坦然,一点也不感觉到自己在“偷懒”。因为他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学文化就是如此,即使在大学也是这样,大部分课程时间,都留给了学生。同时他们注意“活”。这里的“活”,倒不一定是我们理解的课堂要多“热闹”,学生举手发言的次数有多么多,互动有多么平凡,而是说他们注重学生自己实在而自然的活动。另外,英国教师对于学生的“放任”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且不说课堂上一盘散沙的状况,就只要比较一下中英两国人敲击电脑键盘的方式就可以发现这一点。在中国,我们可以看到绝大部分学生或成人敲击键盘的动作都是“标准”的。
而在英国,我发现很多人的动作不但不“标准”,甚至错的“离谱”。比如,经常见到一些人在使用电脑时,左右两个食指满键盘跳跃,尤其是看到是一个收银员也是这样时,我忍不住怀疑,是不是英国本身就存在多种不同的“标准”动作。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的教育应该放弃培养好习惯的责任。我只是认为,如果我们平时能够给学生更加积极和宽容一点的评价,他们至少可以暂时“忘掉”激烈的中高考,而享受一下学习过程中自然成长的快乐。英国的中学非常重视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在我参观的几所中学中,每一所学校都设有专门的木工、钳工、电工、管道工等教室,这些教室设施和设备仪器齐全,并且免费为学生准备了大量的培训材料;每一门专业都配备足量的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和与文化课同样的课时;为保证教学的质量,学科组成专门的评委对学生的考试作品进行评价。由于社会对这些专业工种的需求量大、收入高、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了这些课程的一门或几门,并且学得很认真、很投入,作业水平很高,很多学校的图书室、展览室所用的橱柜都是学生的木工和铁工作品,很多学生的家庭都使用着孩子亲手制作的桌子和凳子。一位教师骄傲地说:“学生的需要和社会的需求就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培养的木工和钳工,收入和医生一样多。”
尽管英国加强文化课特别是数学和理科的教学,但他们建立并坚持的旨在培养学生生活技能在“干”中学的教学模式,已形成了成熟的经验和鲜明的特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而我国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学生主要在“听”和“信”中学。教学方式呈现出注重集体活动,群体的班级教学;注重学生的集体意识,教学内容的选择注重国家倾向,学生的发展注重同步性与整齐划一性,强调群体的目标和利益,忽视个体的需求和价值,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压抑,学生缺少创新与进取精神。我国的“师道尊严”使教师与天、地、君、亲并称,又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古训,所以对教师绝对服从,“听”而不言,“信”而不疑,从而导致课堂中学生的消极参与和气氛沉闷。教师也随时注意自己的“权威”形象,言谈举止庄重严肃,难以相信中国教师上课时会像英国老师那样坐在桌上或把脚放在桌上。“教不严,师之惰”。
中国老师对学生成绩的好坏负有重要责任,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也较强。教师成为课堂的绝对主体,学生不能创设和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这就成为必然的结果。把教材“晾”一边中国中学的必修课程(基础性课程)是12门: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音乐、美术、体育(涵盖德智体美),选修课(发展性课程)包括知识拓展类、特长培养类、课程研究类、项目研究类、体验感悟类;而英国中学的必修课除了我们以上的课程外,还有神学、哲学、美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等,选修课更是多种多样。英国课程具有更大的弹性。所谓弹性指课程对于学科内容和标准的描述不再像过去那样繁琐、具体,而是更加突出纲领和原则,从而既给教师以更大的自由来突破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也给学生以更多的选择来满足其学习需要。比如,在我们考察的学校,师生们对于国家教材似乎没有多大“感情”,全班的课本都“晾”在教室后面,只有上课时,才临时每人发一本。教师并不一定照“本”宣科,而是通常会给学生分发自己的讲义,教师再给学生一大半课堂时间进行活动,也没有像我们一样担心无法完成课本上的教学任务。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依然在追求课程开发的自由,可见课程开发空间对于教师发展是多么宝贵。如果国家不把课程开发的权利适当还给教师,教师何以把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又怎样改变以完成课本任务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虽然通过设立三级课程和强调教师自主开发课程等措施给予了教师更大的创造空间,但由于传统的刚性管理一时难以改变,这些空间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常常被挤占得干干净净。课程改革以学生为本英国的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技能。新课程的目标将课程“每个孩子都重要”的五个目标当做课程变革的起点,既继续承认学科的重要性,又强调生活和工作技能的增长。
其新的关注点主要包括三点:第一,使学生成为成功的学习者,都能享受学习和取得进步。第二,使学生成为自信的人,能够安全、健康和充实的生活。第三,使学生成为负责任的公民,能够对社会做出积极贡献。如果说英国的课程改革由繁琐趋向简单的话,我们的课程改革则恰恰应该由抽象走向具体,虽然2007年的国家课程相对以往要简单的多,但相对于我国课程目标来讲,仍然是非常具体的,因而对于改变我国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倒不失为一剂良方。比如,虽然我们的课程目标也表明学生要成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学习者,但除了号召大家成为终生学习者外,对成为怎样的学习者却始终没有深入探讨。英国新课程用“成功的学习者”来概括21世纪的学习者应该具备的特点:具有掌握语言、数学和信息技术的学习技能;具有创造性并且能够自己确认问题;具有探究的思想和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够与他人进行良好交流;能够理解自己的学习并从自身错误中进行学习;能够进行独立学习和与他人合作学习;爱好学习,具有追求进步的动机等。这种界定非常准确的概括了在信息千变万化、问题层出不穷的不确定时代,人们应该具备的处理信息、确认问题和主动探究的能力,以及在全球化时代与人沟通、既从自我反思中获取经验又从他人交往中获得知识的能力,有利于我国课程改革在目标上进一步具体化。英国课程改革重视职业倾向。英国教育中的职业化教育已基本形成一种传统,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而中国的文化历来是轻视职业教育的,尤其是在基础教育中。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学生成为为无法从事劳动的“书生”,而越来越多的单位也在抱怨大学毕业生无法直接就业。即便在目前职业技术人才开始受到重视,职业高中也在“抬头”的情况下普通中学的教学依然是纯之又纯的“文化”教育,劳动技术课虽有开设却不受重视。
教育应该是完整的生命教育,我国新课程所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不应只限于“文化”知识,还应该拓展开来,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并有选择地接触一些职业,以增强感性认识,并掌握基本技能。在这一点上,英国1988年的法案中采取中学和一些职业单位进行联合教育的方式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而且事实上在2007年的国家课程中这种倾向继续得到巩固。英国课程改革重视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更具个性化地发展,如关心个人幸福,经济福利和理财能力等。评价的个性化使学习者有更多参与活动的机会,从而使他们能更好的展示自己,在交流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英国课程改革的新框架不只是把课程当做一套需要教授的内容,更承认课程是所设计出来的一套完整的学习经历,包括上课、做事、学习惯例、以及课外和校外活动等。在“低班”的“优秀”学生英国中学按照学生单科成绩的优劣分班开展教学。以英国伊顿公学(英国最著名的贵族中学)为例,升入伊顿的学生基本都是尖子,但不等于每个学生的天分、特长、爱好都一样。学校从每个学生考入伊顿的第一个成绩起,在英语、数学、法文的每一学科下分别分出等级(班)一般14级,较小的学科相应减少。
它与笼统的快慢班不同,一个学生不是被笼统的归在快或慢的班里,而是每一科在不同的班级里。如进入第一班的学生,即证明他在该科目已经有了超强的天份和能力,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我学习机会。而14班则相反,证明学生在该项目上天赋和能力较弱,缺乏自学能力。老师就要加倍细致、耐心,有时要一对一的个别辅导。对学生而言,不会因为被划入“低班”而自暴自弃。因为一个学生这科在14班,另一科可能在1班。其间的差异显示出自己的优势,同时产生的是“向自己看齐”,让自己“全面优秀”的动力。同学之间也会注意到每个人各有千秋,你是“数学天才”,我是“文学博士”,增进互相尊重和友谊。每年通过伊顿考核,前几名会升入更高班,每次“提升”班级,学生都得到更上一层楼式的鼓励,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