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现当代文学教学中亟需几种意识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中文专业设置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通过对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讲述,让学生了解现代和当代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学思潮、文学流派、作家和作品等,拓展学生的文学史视野,增强学生的文本阅读和实践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高校课程改革和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中文专业就业市场的日益萎缩,文学社会地位的边缘化,中文专业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越来越弱,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课程也面临着诸多困难:教学课时压缩、教材陈旧、学生兴趣减退等,尤其是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减退更应该引起每位现当代文学教师的警惕与反思。为了摆脱这一困境,笔者根据现当代文学的教学经验,认为必须加大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历史意识、文本意识、问题意识;通过这四种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真正感受到这门课程的文学功能与艺术魅力,更好实现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现代意识
现代意识,是指在现当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贯穿一种现代文学史观,打通近代、现代、当代文学之间的界限,与中国古代文学实现一种对接。在目前的中文专业课程设置中,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是两门不同的课程,有些学校还开设了近代文学,这样的课程设置是出于政治意识形态的需要而人为进行的分割,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极为不利。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钱理群、陈平原、黄子平三人提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和陈思和的“新文学整体观”这些命题,引发了“重写文学史”的大讨论,其实就是对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由于政治事件的划分而成为相互隔离的区域的一种反驳与纠正,打通近代、现代和当代文学的界限,使20世纪中国文学成为一个整体,更好展现中国古典文学向现代文学的艰难转变历程。这种现代文学史观的出现,在现当代文学研究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而对现当代文学教学影响却不大,主要体现为教材编写者思维的陈旧、文学史教授的程式化,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讲授。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讲授之前,应专门讲授一下这门课程的学科历史,培养学生的现代文学史观,让他们了解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其实质就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明白它们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内在发展规律,这样学生就会对这两门课程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在现代文学史观的指导下进行该课程的学习。有学者认为:“由于中国现代文学不是单纯的诗学或美学问题,而是涉及更为广泛的文化现代性问题。因此,有关它的研究就需要依托着一个更大的学科框架。也就是说,它是一个涉及现代政治、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等几乎方方面面的文化现代性问题,因此需要作多学科和跨学科的考察。有鉴于此,需要有一门更大的学问,去专门研究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和现代性问题,从而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或学科立足点。”[1](330-331)同时,还让学生知道现代文学史上的许多大家如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等都是横跨现代和当代两个时代,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文学创作和重要的文学贡献,使学生对一个作家的全部创作有一个完整清晰的了解。例如老舍这位作家,在讲授的过程中,先对老舍一生的创作历程做一简要的介绍;然后,再重点讲述老舍三十年代、四十年代的小说创作和五十年代的话剧创作,并结合每一时段的历史背景和文学思潮;最后,对老舍一生文学创作的功绩和缺陷予以肯定和反思。通过这样系统而整体的讲授,学生就会对老舍一生的文学创作有了清晰的了解,与以前的在不同历史时段和不同文体中的分割讲述更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对其他文学大师的讲授也可采用这一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现代文学史观,加深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认识和深入了解,更好地洞悉其内部发展规律。
二、历史意识
历史意识,是指让学生尽量回到历史语境中,感受当时特定的历史氛围,了解作家创作的真实历史心态,减少与作家、作品的时代隔膜。现在,大学课堂的主体是90后的大学生,这批大学生普遍对历史有一种隔膜感与疏远感,这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讲授中也有明显的表现。很多学生不熟悉20世纪中国历史,不了解20世纪不同历史时段的时代主题,这些不同的时代主题引发了众多的文学论争,形成了不同的文学思潮,影响了不同作家的文学创作道路,构成了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逻辑线索。学生对20世纪中国历史的隔膜与淡漠,让他们对一些经典作家、作品敬而远之,不熟悉作家创作的真实历史动机和心态,很难走进作家的心灵深处和作品的文学世界,很难真正达到与作家、作品的心灵契合和深度交流。现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已经突破了以往单纯文学史的讲授,而是以文学思潮、作家、作品为讲授重点,对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仍是不可忽视的。通过教师的讲授,让学生回到作家创作的历史语境场,感同身受作家的创作心理,对作家与作品的理解就成功一半了。例如,郭沫若的《女神》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非常高,而在学生们的实际阅读中,《女神》很不受欢迎,对其评价也不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两极现象呢?关键是,学生对《女神》创作的五四时代背景缺乏一定了解,感受不到《女神》的五四狂飙突进精神和真正的艺术魅力。在讲授《女神》的过程中,首先,为学生讲述五四时代的历史氛围和时代精神,让学生形成一些对五四历史的直观感受,形成所谓的“第一印象”;其次,把学生们引入五四时代的历史语境场,充分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尽可能把学生们的第一印象与他们所想象和理解的五四“历史现场”融合起来,这样就可以感受到《女神》中所表达的五四时代主题和精神;最后,就进行“名理分析”,结合《女神》中的一些作品,为学生们讲授《女神》所要表达的五四时代主题和诗歌艺术上的重大创新,感受《女神》的真正艺术魅力。通过以上三步的讲授,学生们对五四那段历史变得不再那么陌生,开始走进那个个性解放、狂飙突进的五四历史场,与郭沫若一起为民族新生和个性解放而呼号,显示了五四时代青年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真正走进郭沫若诗歌创作的内心世界和《女神》的文本世界,明白《女神》为何受到五四众多青年的喜爱,成为中国新诗史上的经典之作。
三、文本意识
文本意识,是指要加强学生对作品的阅读能力,通过对文本的细读,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与艺术审美,达到与作家心灵的某种契合,真正能够走进文本世界和作家的心灵世界。孙绍振先生曾说:“文学教学基础的基础就是对文本直接的解读和体悟。”[2]进入新世纪之后,随着互联网和影像传媒的普及与发达,传统的纸质文本阅读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与挑战,越来越多的学生对作家和作品的了解转向互联网和影像资料,通过一些名著导读、节选和改编的影视,失去了对文本阅读的兴趣,也失去了对作家和作品的真切了解,很难真正走进文本和作家的创作世界,这一现象在目前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尤为突出,正如吴晓东先生所说:“我们今天所迫切需要的文学教育是那种回归文学本体的教育,是充分张扬文学性的教育”。[3]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感受到学生在文本阅读中所存在的严重问题,文本是作家在文学史上确立自身地位和成就的最重要的基础,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基础,更是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基础。如果学生们的这一基础不牢固,很难获得第一手的阅读体验,谈何能够做到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和走进作家的心灵世界?如《雷雨》中关于周朴园到底爱不爱侍萍是一个争论很久的问题,在讲授《雷雨》的过程中,笔者就指导学生认真阅读了该剧本,从文本中找到了很多细节,如周朴园一直保持了三十年前和侍萍在一起的生活习惯;真相被揭开之后,周朴园让周萍去认自己的亲身母亲侍萍;侍萍和繁漪疯了之后,周朴园每次去看她们的时候,第一个要看的总是侍萍。通过文本中的这些证据,我们就可以证明周朴园是爱侍萍的。通过对文本的阅读,而不是从文学史中获得现成的结论,这样的阅读体验才是最真实和最宝贵的,才能与文本、作家实现真正的交流与对话,这是文本阅读的功能和魅力所在。文本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基础,加强学生的文本意识是其教学中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学者李怡认为:“文本是我们文学研究的最可依靠的根基,对于文学本身的解析和研究而言,它远比一般的历史事实、空洞的社会文化更为‘真实’可靠。但是,文本又不是一个孤立的封闭的存在。任何一个文本都有它产生的文化语境,也都受到种种社会存在的制约。因此,我们强调文本解读的意义,这并不是对社会文化问题的排斥和否定,也绝不意味着‘文本’的意义只能在一个一个封闭的体系中加以分析。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觉得现代中国文学的‘文本’解读方式应当区别于西方批评的结构主义方式,应努力寻找一种与广大文化环境相适应的文学认知模式。”[4]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本阅读意识,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在开始讲授这门课程之前,为学生们开列一个必要的书目单,所选的文本必须具有代表性和经典性,减少学生们自己阅读文学作品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要定期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并对阅读中的问题予以解答;其次,随着这门课程的教学进程,结合所讲的作家作品,要求学生阅读相关的作品,并根据讲授需要,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品讨论,进一步加深学生们对作家和作品的理解;最后,要学生们撰写阅读报告,进行集中的讲评,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以上三个步骤,让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中获得知识与快乐,感受经典作品的独特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与艺术鉴赏能力,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达到与作品、作家的真正交流与对话,让阅读成为学生感知世界和人生的一种重要方式。
四、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要带着疑问来学习,不要盲目迷信教科书和教师,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独立性。目前,中国的教育制度以应试为主,学生从小学到大学都是一路“考”来,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当今的很多大学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学习模式没有得到转变,不利于知识的传承和创新,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种状况在目前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是普遍存在的,很多学生迷信文学史和教师的讲授,不能说出自己的独特发现和独特体验,在每年的期末考试中看到几乎雷同的答案,作为教师的我们不知道是高兴还是悲哀?看到每年指导学生论文题目的高度重复性,我们经常会感叹到: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年比一年差。出现这种状况,既与我们目前的教育体制有很大关系,又与我们大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关,必须引起每一位大学教师的警惕与深思。宋代学者陆九渊曾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就强调了问题意识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讲授之前,我们都要求学生树立“问题意识”,带着疑问去学习,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努力自己解决问题,对现当代文学史和教师的讲授可以有自己的“保留意见”,可以共同讨论,得出一个圆满的结论。其次,在讲课的过程中,我们应经常设置一些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来。如鲁迅这位作家,学生们都非常熟悉,对他的定位和评价就是所说的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实,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对鲁迅的定位与评价是不同的,在50、60年代,更多的是强调鲁迅的革命性,突出鲁迅的反封建和同情下层劳动人民;在80年代之后,更多的是强调鲁迅的文学性和思想性,回归到鲁迅的作品本身,还原一个更为真实、矛盾、复杂的鲁迅;新世纪之后,更多的是强调鲁迅的现代性,鲁迅的思想和文学作品的形式与现代文学思潮的紧密联系。通过展示不同历史语境下的鲁迅,就打破学生们脑海中对鲁迅的固定印象和评价,了解一个更为真实可信的鲁迅。最后,针对文学史讲授中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可以提前布置下去,让学生们去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课堂讨论,教师在讨论中要进行适当的点评和引导。
通过这种带着问题意识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为适应未来社会的各种挑战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应随着时展和人才培养目标而做出相应的改革,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让学生对20世纪中国文学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历史意识的强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回到历史语境场,感受当时的历史氛围和作家的真实心态,更好地走进作家和作品的世界;文本意识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细读,培养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感受作品的独特思想内涵和优美的审美艺术;问题意识旨在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创新性,不要盲目迷信书本和老师。通过以上四种意识的强调与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过程中就可以真正感受到这门课程的功能与魅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和艺术审美能力,顺利实现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