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土力学课程教学实践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调整了高校专业设置目录,要求培养被人们称之为“大土木”的通用人才。在这一新形势下,我校于2001年4月组建了土木工程系,至今已过了十年,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按照拓宽基础、淡化专业意识、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设计教学计划,改变长期以来注重专业需要和偏重知识传授的作法,综合考虑调整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本文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土力学课程的特点及在教学过程存在的一些矛盾及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谈谈本人的一点粗浅认识。
一、土力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学时少与教学内容多之间的矛盾。按照新的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拓宽专业口径即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增加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扩大知识面,提高素质,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对于土力学这门课程而言,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修订的专业基础课程《土力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该课程属专业基础课,课时建议54学时。我校土木工程专业该课程2001级教学大纲定为36学时,后来2003级教学大纲修订增至48学时,目前2009级教学大纲调整为40学时。众所周知,土力学这一学科形成较晚,许多问题尚未研究清楚,许多理论仍处于经验或半经验状态。土力学课程具有内容庞杂、系统性差、理论不完善、试验方法多种多样、操作步骤复杂、技能要求高等特点,需要讲授的内容多而杂,这就形成教学学时少与教学内容多之间的矛盾。
2.教材内容陈旧或规范翻版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教材质量的优劣是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因此必须对教材的选择给予充分的重视。为了满足宽口径专业的要求,很多针对“大土木”的《土力学》教材便应运而生。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各个行业所采用的规范并未完全统一(甚至有的方面还存在显著差异),其体现在一本教材中便极易导致体系不统一,内容繁杂,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因此,这要求各部门各行业应逐步找到共同语言,修订各自的规范标准;另一方面,也要求高校的土力学教材必须加以整合,乃至对整个教材体系实施改革。
3“.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滞后与课程教学需要的矛盾。土力学较强的实践性要求教学中必须营造“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情境。由于该课程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面内容较多,理论大多抽象且难度较大。因此,对授课教师的专业和工程实践素质有很高的要求,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技术过硬的“双师型”素质。但是由于教师缺乏相应的工程实践经验,也就不可能在课堂上从工程实际应用的角度去理解和讲解土力学中的一些基本原理,不可能把反映现场实际工程的最新成果及时充实到土力学课堂教学中,课堂讲解也只能“空对空”地进行,更谈不上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需要授课教师具有丰富的现场经验或具有一级注册土木(岩土)工程师资质,这样才能给学生传输较为“感性”的工程实录和背景。
二、提高土力学课程教学水平的对策
1.教材建设是解决多内容与少学时之间基本矛盾的关键。教材就是教本,是师生教与学之本,它主导着教与学的方向与质量。要在很有限的学时内让学生掌握土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首先就必须让教材用清晰简练的文字语言和精心筛选的科学内容给出一个当代土力学具有内在实质联系的基本框架体系,并且使它在每一个基本点上具有一定的弹性(可选择性与可增补性)。按照这些原则,笔者认为,土力学教材需要把研究土和土体的变形强度特性规律与工程应用问题明确地突出出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精选或精编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教材,是更新教学理念的重要方面。目前国内土力学教材不少,但其基本内容没有太大变化。为尽快与国际“大土木”工程教育接轨,首先要按照土木工程专业的要求,周详编制本课程的教学大纲。选材应在体现教学目的性的基础上注意一个精、一个新、一个实。精不是少,而是从问题的总体联系中,选准一个或几个关键性的点或线,做出仔细的扩展、剖析,举一反三。对于新材料,虽然在原则上应该尽量吸收,但仍要慎重处理,吸收应视新材料的成熟程度、应用情况和学时可能采取不同的方式。吸收新材料并不一定要以它原来的面目出现在教材之中,应该经过教师的消化和再制作,既要避免老套循环,又要防止兼收并蓄,多头罗列,造成教材膨胀。选材无论新旧,均要以实为主,要真正能解决问题,防止空头讨论、以势压人或头重脚轻,故弄玄虚。
2.教师基本功建设要在讲好每一堂课上下工夫。“教有法而无定法“的说法反映了教学工作的复杂性和灵活性。教学必须既“因材施教”,又“因需施教”,不仅不能“打无准备之仗”,而且“不能打无充分准备之仗”。要不断地根据新情况把力量化花在讲好每一堂课上。讲好一堂课,要靠教师对一堂课做创造性的精心设计,使学生始终带着问题,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讲课是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具体统一的运用,是教学基本规律和教学原则的具体体现。对其中每一个问题均做出有系统、有论证的科学分析,指出理论产生的实践依据,或实践中复杂现象的理论解释,或举出理论应用的实际例证。如果通常所说的备课侧重于教学内容方面,那么,课堂设计则还应该侧重于教学方法方面,以便达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塑造学生的优秀品德等目的。
3.教学思想建设要把教书过程与育人过程紧密结合起来。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由思想支配的。把自己的教学由知识或书本扩展到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是教学质量提高所必需的条件。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素质的结合将形成提高教学质量的合力。因此,作为一个教师,首先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树立本领域内著名专家大师业务与精神结合的典型。面对学生不尽人意的课堂纪律和课外作业抄袭现象,一方面要纠正学生,另一方面反过来严格要求自己,这使教师有一种更加高尚的心理境界,需要较长时间的磨练。事实上“,教书育人”对教师的要求要广泛得多,青年教师能努力做到那就更好了,这样就能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针对当前大土木工程专业土力学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抓好教材建设,其次抓好教师基本功建设,最后抓好教学观念建设与教学思想建设“势在必行”。教材建设应该解决多内容与少学时之间的基本矛盾;教师基本功建设要在讲好每一堂课上下工夫;教学观念建设要突出实践性,并寻求理论性与实践性二者之间有效结合;教学思想建设要把教书过程与育人过程紧密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