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怎样将生活搬到数学教学中范文

怎样将生活搬到数学教学中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怎样将生活搬到数学教学中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怎样将生活搬到数学教学中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新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指出:“数学教学应结合生活中实际问题和已有知识,使学生在认识使用和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初步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强化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维。在小学数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是21世纪数学教学的理念,也是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的,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基本于以上认识,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

1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知识

数学源于实际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满着数学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常常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教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体积单位时,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究竟有多大?我让学生伸出自己的指头,告诉学生1立方厘米有如食指指尖大小,然后拿出一个粉笔盒告诉学生1立方分米有如粉笔盒大小,那么1立方米的空间有多大呢?学生有些茫然,这时我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三根一米长的小木棍,在教室的墙角处围成一个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告诉学生它的体积就是1立方米。为了让学生真正体会到1立方米的空间究竟有多大时,让学生一个一个地挤进去,学生挤进去的时候,他们既高兴又惊讶,原来1立方米的空间有这么大,能挤这么多的同学。这样学生对1立方米得到了充分的认识,记忆深刻。

2利用“生活素材”学习数学知识

老师在教学时,可以针对教材中的例题特点,对情节、数据进行恰当的调整,改编题目,用学生在生活中所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实际的生活素材来替代。

例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时,先出示一道准备题:妈妈为小华和弟弟买了一块布,准备给他们两人各做一套服装,这块布能不能平均分成两份?怎样分才较合理呢?由学生分组讨论。学生答:不能平均分,应该按身材的高矮来分;哥哥应该多分些,弟弟少分些。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遇到不能平均分的数学问题,那么就应该按比例来分配,从而引出课题。使学生对为什么要按比例分配有感性和理性的认识,然后利用书本中的例题,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教学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这样做,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若能善于利用学生新熟悉的“生活素材”,选择生活中的数学实例进行讲解,学生就能更快、更好地掌握有关的数学知识,且印象深刻。

3再现“生活场面”学习数学知识

教师在教学中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场面、情景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置身于生活情景、场面中去。让学生亲自感受数学知识,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学生就会真正体验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感到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现行的六年制低年级数学安排了一些学生喜爱的实践活动,如“成长的快乐”、“小小商店”、“乘车”及“游乐园”等,都充分地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我在教学长、正方体的认识时,首先布置学生自己动手做长、正方体的木块、泥块,再让学生的手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它们的特征,然后联系实际生活,例举长、正方体的物体。又如:在教学第九册“相遇问题时”,我把讲台变成表演的舞台,让学生当演员分别表演:相对、相向、背向而行;同时、不同时出发的相遇问题的场面等。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时,我让同学们说说老师占全班的几分之几、第一组同学占全班的几分之几、男生占全班的几分之几、女生占全班的几分之几等等。这样,再现“生活场面”,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教学服务。

4重返“生活空间”学习数学知识

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真正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书本上的许多知识可以走出教室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生活空间中学习,在生活实践中得到感知,从而真正掌握知识。

例如:在教学可步测这一内容时,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中进行实践教学。首先让两位学生在操场中用测绳测量出50米的长度,定好两端的点。然后请一位学生沿直线用步子测量3次,得第一次79步,第二次是80步,第三次81步,让全班同学算一算这位同学走完50米的平均步数。即(79+80+81)÷=80(步),然后算出这位同学的步长:50÷80=0.625米,最后请学生自己亲自走一走,也算出自己的步长。在这基础上,你能不能用自己的步长测一测学校篮球场的长是多少?说一说方法是怎样的?学生讨论得到:距离=步长×步数。同学们课后还可以自己利用这种方法测量两地的路程。这样安排,学生在户外学习,身心放松,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又通过生活实践弥补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很自然地契合了学生求知的心理状态,产生了强烈的教与学的共鸣。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数学知识的特点,多联系生活实际,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对数学来源于生活认识,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