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教师教好学生写作课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完善自我,吸引学生
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信任学生,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对差生要倾注更多的爱。时时给学生以微笑,期待和赞许,与学生进行直接的感情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感到教师可信,可亲,可爱,产生一种满意,喜爱的情感。学生“亲老师”方能“信其道”,如果学生厌恶甚至憎恨教师,那么对其所教学科也就自然没有学习热情。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过硬的教学基本功,而且还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健康、丰富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以不可抵御的力量吸引学生、影响学生。
二、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写作的动力。教师要逐步改变教学方法,注重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写作。
1.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始终要坚持赏识教育和成功教育
赏识自己的学生,赏识他们的文章,并且激励他们成功。自信心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自信心多半来自于鼓励。过多的训斥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写作兴趣。爱迪生说过:“有许多天资很好,很有希望的人,只因为得不到有利的鼓励。竟然失败下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欢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方面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尽可能多的尝试成功的机会,充分寻找他们的闪光点,给予鼓励。教师还应充分尊重学生,给学生以安全感和成就感。学生答题正确时,要加以鼓励;出现错误时,应给予指导;思维受阻时,应善于启发诱导。促使学生获得成功,使之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对于那些讨厌语文学科、学习有些掉队、存在着不同程度自卑心理的学生,更需要鼓励,课堂上可以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产生学习的积极性。
2.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我们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课外活动,如故事会、诗歌朗诵比赛、辩论赛、办手抄报、排演小品、课本剧、演讲赛、答记者问、即席采访、歌曲评介、情景对话等等。内容丰富,生动有趣,很受学生欢迎。我们还组织学生文学社,并创办文学社报,为学生发表习作提供一个园地,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3.在课堂教学注重读写结合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我们要抓好阅读教学,要重视读写结合,让课文成为学生写作的范例。例如《紫藤萝瀑布》托物言志;《春》借景抒情;《邓稼先》拟了六个小标题全方位地展现人物精神;《背影》描写日常生活小事表现父爱情深;《故宫博物院》按空间顺序组织材料等等。我们可以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模仿课文的结构,写一段自己熟悉的景物或人物,将读写结合,使学生有法可依。
每个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后,都会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因此,教师要激励学生主动表达,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并让学生体验到自由表达所带来的快感。在写作教学中,更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要多给学生自由写作的机会。
4.让学生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
开放作文评改方式。我们在习作评改教学实践中,将师评、自评、互评相结合,使全体学生参与评价别人、评价自己和被别人评价的活动。每一位学生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例如,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全班同学或组内同学听,请同学打分或评级,并谈谈为什么得分又为什么扣分。让学生人人办了自己的文学小报,把自己的作文发在上面,在班内展览交流。这样,学生通过自我诊断、共赏互评,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使写作能力不断进步。
三、贴近生活,积累材料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的充实是没有止境的”。这就说明作文教学只要扎根于现实生活的沃土,就能成功。
学生的世界是宽广的、丰富多彩的。家庭中有幸与不幸;有盆盆罐罐,磕磕碰碰;有悲欢离合,生离死别;有希冀,有得失。孩子对父母的情感,有仰慕、敬佩、尊重;有讨厌乃至憎恨。以上这些,信手拈来,皆可成文。
指导观察,训练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把看到的、听到的立即记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这样,习作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积累生活的最好办法是写日记。叶圣陶先生说:“应该随时动笔,写日记,写自己种种要写的,这才可以使自己写作越来越强。”因此,我们规定每人每周至少写两篇日记。学生一开始感觉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枯燥无味,没什么可写。可以在上作文课时让学生展开讨论:日记写什么?通过热烈讨论,同学们发现原来日记可写的太多了:像老师、同学、室友……;像吃饭、做操、学习……;像思想总结、热点评析、社会实践……。此时,他们才恍然大悟,只要留心生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能写进日记。于是,一篇篇佳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然后选出优秀日记荟萃在班报中,供大家阅览欣赏。
四、加强阅读,厚积薄发
阅读是吸收,是积累;写作是抒发,是表达。抱怨写作没材料的人,很大程度上是书读得少。古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个“读”需要一定量的积累,长期地、持之以恒地,这样定能收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效果。
1.抓好课外阅读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课堂上是破不了万卷书的,唯有在课堂外才有可能去读成千上万卷的书,才有可能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只有多读,才能善写。要治愈语文的致命伤“贫乏症”,最好的药方就是走进课外阅读。转贴于中国抓好课外阅读,可以概括为“四个一”:喜爱一本杂志;欣赏一个作家;辑录一本《作品精选》;推荐一篇好文章。通过活动,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使之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完成了阅读积累,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语感能力。
要坚持长期性。课外阅读主要利用课余时间,是一点一滴积累所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口吃不成胖子。应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学习期间的边角料时间或休息日来阅读。荀子曰:“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坚持就是胜利。阅读的读物和方式要多样化,切忌单一,任学生自由选择,不求一致。
2.教会学生阅读时做好摘录,写好随感
许多学生课外阅读并不少,但读完如过眼云烟,收效甚微,这与他们阅读时动口、动眼不动手、不做摘录有很大关系。因此,要求学生阅读时要做好读书笔记,包括圈画、摘抄、评注、仿写、加标题、写段意等。借此来控制阅读的注意力,弄清文章写了什么内容,而且懂得分析文章是怎样写的和为什么这样写。
3.注意精读﹑泛读要紧密结合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应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量。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阅读量,学生才能建立起语感,才能使阅读上一个台阶。目前,单靠课本提供的阅读材料,是远远不足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要给学生的阅读任务做定时定量的要求,以每日两篇文章为底线。在要求学生定时定量广泛阅读的同时,还要注意阅读的质量。对于特别精彩的文章,还可以要求学生背诵。
五、多写片段,积水成渊
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博览群书,博闻强记,开阔了视野,增加了积累。但这还远远不够,阅读积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综合运用。要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可结合课外阅读,对学生进行一些写作能力训练。
叶圣陶认为:学生阅读后“自己有了意思、情感,便能动手写出来,这是学习上必要的习惯”。多读的同时多写,才能使我们的写作能力越来越强。
⑴写读书心得。要求学生在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甚至一个片段后,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下来。如“《》给我的教育”、“我从《》中明白了道理”、“我体会到了《》中的亲情”等。
⑵仿写、缩写、续写、扩写、改写。可模仿某篇(段)文章的结构、句式、开头、结尾等进行训练,对一些长篇名著进行缩写、续写或改写某个故事等。
⑶鉴赏训练。如评价一本书或一个作者的风格、向同学推荐一本书,阐明推荐的理由。
⑷自由写作训练。鼓励学生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书写成文,在班报上发表或指导学生投稿。每学年指导学生将自己平时写得满意的作品收集起来,装订成册,写上序言和后记,收藏起来,留给未来作回忆。
六、交流欣赏,体验成功
学生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因此,我们要重视交流欣赏在习作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情感产生碰撞,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比如,小组合作互改作文,把你认为好的句子画出来。在互改的作文中,我看到过这样的评语:“你写得太好了,我真羡慕你!”“你写得真棒!”“你写得不错,继续努力,你一定会成功的。”虽然孩子们的评语是稚嫩的,但足可以让同学身心愉悦了,因为有了小伙伴“欣赏”他的作品了。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墙报、专刊展览等多种方法将好的作品展览出去,让学生体会习作的成功感和快乐感。
推荐发表文章是激发学生创作兴趣行之有效的措施。将优秀佳作推荐到校级、县级或市级刊物上发表,并在课堂上和家长会上为他们叫好,造出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以点带面,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大大提高了他们创作的积极性。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是不可逆转的教育改革潮流,教师应充分地相信学生无限的潜能,尊重学生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生活,用自己的心体味人生,用自己的手写自己的心。只有这样,学生在写作中才能产生愉快感和自豪感,写作的兴趣才会越来越浓。变“苦写”为“乐写”,变“要我写”为“我要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