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课堂教学实效性范文

课堂教学实效性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课堂教学实效性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课堂教学实效性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关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又一个热点。本文阐述了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利用情感因素,让学生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情感教学;学生体验;课堂教学;实效性

情感教学是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教学积极化的过程。情感教学最大的特征是“知情并行”,也就是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其情感质量也能得到升华和提高。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和质量。教师要充分挖掘刺激学生的心理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以高尚的情感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地进行学习活动。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比较重视教学的认知功能,忽略对学生情感活动的关注,知情脱离的现象普遍存在。

因此,我们的日常科学教学中就不可避免地出现“说道理、讲规律”的教学定势,形成“沉默的学生,无言的课堂”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对科学学习产生了痛苦的情绪体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阻抑了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有效利用情感因素,关注学生情感体验,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科学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提高以情优教认识,是提高科学教学实效性的前提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和体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双方的情感因素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情感影响认知的选择性,提高认知的积极性,导致认知优化,促进认知深化,有利于认知内化,即情感是手段。和谐、愉快的情绪、情感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有明显的维持、促进和强化作用,能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心理,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以主动、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活动,并唤起学生想象力、促进能力发展。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进一步重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努力发挥其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改进教学环节,优化教学效果,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和育人环境,促进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和谐发展。

因此,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科学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学生学习的环境需要建立,学习的情感需要教师的调动和感染,教师有活力,学生才有活力;教师有精神,学生才有精神;教师讲得生动,学生才能产生求知欲望。学生学习的情感,靠教师用情感来带动,创造一个民主、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著名学者波利亚认为,教师的首要金科玉律是“对自己的课程有兴趣”,作为教师,他应做到爱自己的职业、爱自己所教的学科、爱自己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热爱自己学科的教师,他的学生也充满热爱知识、科学、书籍的感情。”要有效地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教师只有通过自己内在的精神力量去感染学生。在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将自己对学科执着追求的精神、热忱和感受带给他们,以激起学生情感上的涟漪和共鸣。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师生情感交流,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教师教得生动,学生学得主动。

二、强化教学过程的学生情感体验,形成以情优教的教学策略

教学是师生双方围绕教学内容所发生的一种特殊的情感交流活动,可以看作是情感力量和认知力量相互作用的动力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表现,及时消除不良的情绪,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1.开个好头、建立情感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就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按新课程理念,教师教学最重要的是创设恰当的情景,将缺乏“人气”的课本知识重新启动,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的状态,与人的生命、生活重新息息相关,使它呈现出生命态。具有内在生命态的知识,最能启动、唤起学生的内在需要、兴趣、信心和提升他们主动学习的欲望和能力。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学习内容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容易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动机,从而对所学内容发生兴趣。但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激起学生的兴趣,非常熟悉的,学生往往熟视无睹,不愿思考;完全陌生的,又容易挫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只有那些难易适度,学生似曾相识却又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才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如在《动能》一节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把排球、铅球放在学生面前,第一句话:“以同样的速度把排球和铅球抛过来,谁来接?”学生反应热烈,说“铅球质量太大,不敢接”;第二句话:“歹徒若拿一颗子弹来威胁你时有何感受?”若用带子弹的枪来威胁你呢?学生一笑一思。课堂情感已建立,而引入课题的目的已达到: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别开生面的新课引入使学生产生悬念,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

2.展开讨论、调整情感

布卢姆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明确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在教学活动中真正能引起他们积极的情绪体验的,首先莫过于教学内容本身所具有的内在魅力。课堂教学中,应面向全体学生,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展开多种形式的讨论,可以有效地开展师生的双边活动,调适学生的情绪,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由讨论引起的活泼、热烈的气氛,对教学产生了激化作用。在这样的讨论中,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时地进行点拨、引导、启迪,调适学生在认知情感、认识中的矛盾,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3.动手实验、满足情感需要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将科学探究作为课堂改革的突破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科学探究的过程,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科学教师要根据青少年学生好奇心、表现欲较强,喜欢动手操作的特点,教学中尽可能增加动手的机会,满足这种需要。如在《压强》一节的教学中,压强公式比较抽象,特别是砖的平放、侧放、竖放,有许多同学会混淆概念。这时拿四块红砖放在讲台上,请学生自己上来摆放,两块一组,使每组的两块砖产生相同的压强,学生积极、强烈的参与欲大大超过了笔者的预料,而各种形式的摆放更超乎想象,学生们摆出了近十种方法,讲台下的同学提出了认同或反对意见,发表自己的评论。

4.形式更替、注入情感活力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在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条件下,教师是否善于在课堂上建立精神上和心理上的良好气氛是起着巨大作用的,在良好的气氛下,学生的学习活动就会特别有成果,就会达到可能的最优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分析并准确把握学生特点及其活动规律。如课堂45分钟的后1/3时间学生大脑容易产生疲劳,就容易开小差,做小动作。此时教学活动形式主要更替,如结合趣味性的知识小故事,实际性强的小竞赛或小测验,这时学生大脑的兴奋点一下就激发,脑疲劳得到调整。

5.互相信任、认同情感

古人云:言传不如身教。在教育教学中,师生间互相信任、互相尊重更为重要,学生对教师的喜爱会迁移到所学的课程。在教学中,学生通常会因为喜欢一位教师,而对教师所教的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带给学生莫大的喜悦与鼓舞,也会因为评价的冷冰冰使学生无动于衷。而师生间的认同,源于教师真诚的情感和内心深处满腔的爱,使之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让情感放大学生行为的内驱力,提升自信水平,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情感修养,把握住自己的情感,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化学生。只有在课堂中保持师生最佳心理状态,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6.结合史实、诱发情感

科学教材中有许多科学家,科技发展史的阅读材料,充分利用这些小知识,可培养学生爱科学的精神,同时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如我国古代闻名的四大发明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袁隆平等科学家的故事能唤起学生对科学家的敬仰之情,学习他们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能促使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持之以恒,养成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学习近代落后挨打的历史,能激起学生励精图治、奋发图强、振兴中华之志;了解“两弹一星”以及“神州六号”和“嫦娥一号”,可以引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在教学中,也可结合尖端科技小资料进行中西对比,突出我国存在的差距,以现代化科技的“危机感”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寓爱国主义教育于教学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史实材料进行情感诱导,让学生乐学、善学,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智力,培养创新能力。

三、发挥“情感场”作用,达到师生和谐发展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和形成良好教学气氛的基础,是克服各种教学障碍、保证教学成功的关键。师生情感交融的关键是教师要施爱于学生。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将爱浸入学生的心田,将积极的情感带入课堂,触动他们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反应,引起师生间情感的共振,形成互移互动的“情感场”。教与学的本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是教师与学生围绕着教材进行对话的过程。

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师生间、学生间可以进行动态的对话,这种对话的内容包括知识信息、情感、态度等各个方面,教师与学生在合作中探索、求知,实现课堂中师生间的互动,达到真正的教学相长。首先,教师要有民主作风、平等意识,要全面关心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对差生要给予更多的关爱,让他们感到教师信任、期待他们,使他们产生温暖感、亲切感。其次,教师要对学生有严格的要求,给予学生关爱不等于没有要求。教师要注意掌握好批评和表扬的分寸,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第三,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之余,重视师生情感的交流。

总之,情感因素能够不仅能够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同时还能够促进教师潜心研究、精心归纳教学策略,逐渐提升科学课堂教学品位。科学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情感体验,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课堂教学实效性,还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大有裨益的。新晨:

参考文献:

[1]张爱卿.现代教育心理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2]教育部.科学课程标准(7-9年级)[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美)鲍里奇著.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