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加强中外合作办学传统文化教育建设看法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一方面可以培养优秀的国际化人才,另一方面可以推动中国面孔积极参与到全球范围的对话和争鸣,二者都满足了新时代国家建设发展的重大需要。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时俱进,不断改善教师教学方法;拓宽思路,积极培养学生学习热情;不断创新,努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深入挖掘,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人生观。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传统文化;中国书画
中外合作办学是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下,在我国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一方面拓宽了我国对国外高校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资源和人才培养模式引进的深度和范围。另一方面,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与摸索,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也因为发展过快、课程设置经验不足等因素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截至2018年6月,我国已有的本科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含内地与港台地区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达到1374所,硕士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含内地与港台地区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已达到260所。就所在的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内的中外合作办学调研情况来看,部分工科院校相关传统文化教育类课程基本是一片空白。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建设迫在眉睫,需要引起政策制定者和相关研究专家的足够重视。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在当前正在大力推进的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对处于多元文化交锋交融中的学生成长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为当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高等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一方面可以培养优秀的国际化人才,另一方面可以推动中国面孔积极参与到全球范围的对话和争鸣,二者都满足了新时代国家建设发展的重大需要。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对于新时代的中外合作办学事业来说,必须满足把握新时代、解决新矛盾、推进新战略、实现新目标的现实需要。
二、加强中外合作办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几点建议
笔者认为,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全社会摒弃急功近利心理和行为模式,认真梳理传统文化内容,切实保护传统文化,积极增设相关课程,引导学校相关学生社团积极开展传统文化普及类活动,扎扎实实做好基础性工作。
1.与时俱进,不断改善教师教学方法。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必须与时俱进、因地制宜,针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相关特点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以中国书画类课程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处理教学重难点。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掌握中国画发展的整体脉络,对每个时期分别出现的绘画流派、代表画家及作品有较为直观认识。其次,教师要融会贯通,摆脱传统说教类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热门的传统文化节目视频,让学生通过媒体视听方法感悟时尚与传统文化中美的意境的交汇与融合;结合苏州地方特色,在校内建设中国文化展示馆,如吴门画派、苏州桑蚕、苏作扇艺、玉雕、核雕等工艺类的博物馆,通过实物展示、图文介绍、情境还原等方式,学生直观地接触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讲好江苏故事、印好苏州名片。最后,根据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画家的作品,教师亲自示范指导,学生临摹学习,在动手体验中更好地品味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一方面培养学生形成较好的审美与观察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动手创作,遇到问题互相交流学习,再带着问题与教师探讨,培养参与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理论与实践相结,既达到教学的目的,又锻炼实践与应用能力。
2.拓宽思路,积极培养学生学习热情。提高中外合作办学中传统文化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一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融入课堂中。对教师来说,从学校到院系到教研室,要经常组织教研活动,老师交流教学经验与心得,学生多进行校外写生、参观、实践,加强交流学习。另外,由学校层面牵头,组织相关学生社团组织,积极开设相关书画类教育活动,如学校可以邀请专家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系统结合中国历史、政治、经济、宗教、文学、建筑、艺术、民俗等内容阐释其与中国传统绘画的相互关系与异同,将专业性、知识性与人文性融为一体。同时,针对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中留学生较多的情况议,让留学生能够尽快融入并体验地方生活,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学校层面应多组织举办此类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系列讲座、相关书画类比赛、展览等等。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中外文化交流,让外国留学生在学习与交往中感受中国文化、江苏文化与苏州文化的特色与内涵。
3.不断创新,努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中外合作办学中传统文化教学不仅要重视课堂的教学,还要把课堂的教学延伸到课下,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参与学生大多是非艺术专业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鼓励学生自发成立一些书画爱好组织或社团,定期组织社团成员进行研讨。此外,组织学生以赏画沙龙的形式,邀请全班同学或各自创作或集体合作,再集中鉴赏点评,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互相借鉴学习,为学生提供创作练习的平台。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作品进行指导,推荐优秀的作品到相关刊物上发表,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相关比赛,在比赛中锻炼学生,鼓舞学生的学习与创作的热情,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通过改革期末结课考试的方式实现,对学生中国画学习的结课考查往往积极尝试新的方式,灵活考查学生的学习的效果。以我校的中国书画艺术鉴析课程为例,鼓励学生结合之前的课程学习内容与相关参考,大胆写生,自由组合,自由创作,完成独立作品。最终作品没有标准答案,构图、内容、笔墨、色彩等符合教学任务要求即可。这种方式往往能较好地考查学生对中国画创作过程中的技法运用、内容理解与综合能力。4.深入挖掘,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深邃内涵和精神魅力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对中华民族精神品格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教学更要在教学中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学生的人生观教育中。学生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透过笔墨本身、与作者的对话与交流,获得一种人生、人情与人性的体验与回味。传统文化教育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中国历史上,苏轼、沈周、八大山人、郑板桥等伟大的艺术家的画作流传千古,他们身上的优秀人格光辉更是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一点正确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书画教学,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审美意境和情感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让书画艺术成为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催化剂;让学生通过中国书画的学习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学会感悟人生、思考人生;让传统文化教学真正达到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精神文化家园的目的。在十九次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延续了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精神得以传承、培育和发展的载体,它的繁荣与否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对于新时代的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校来说,积极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深远。新时代的人文社会科学中外合作办学,一方面要不断创造高水平、有特色、国际性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民族、国家观念培养,树立学生民族与国家的正确历史观、人生观的思想教育,从文化视角加强学生对于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的教育。因此,在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更要结合社会、民族、国家发展的具体需要,对学生思想观念进行合理引导,避免出现崇洋媚外、数典忘祖的现象。积极树立坚定文化自信,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标识,讲好中国故事,建设好生们的精神家园,将国际化人才培养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有机统一起来。鼓励学生坚持学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努力在新时代全球化发展进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引领作用。
三、结束语
回眸上下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说:“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要增强文化自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应当成为中外合作办学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书画教育不仅能使学生学习基本技法,还能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力、树立文化自信等。因此,学校和教师必须立足学生,在更高的层面上引导学生。一方面,学校应大力开设相关课程、组织相关学生社团,积极开设相关文化活动与讲座;另一方面教师应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将传统文化教育创新性地与中外合作办学中的具体情况有机融合。在教学方法与理念上不断探索,完善文化教育的方法与策略,以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努力将文化强国的建设推向全新高度。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
作者:王华贝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