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青年本质属性视阈下教育建设论文范文

青年本质属性视阈下教育建设论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青年本质属性视阈下教育建设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青年本质属性视阈下教育建设论文

一、青年特殊的本质属性的内涵及机理表征

(一)“递阶式”的实践性

“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这种“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就是人的实践性活动。人的实践性是人类特有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一种能动的物质活动,是人有意识的活动,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通过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实践满足个人需求。青年的实践性与一般人相比具有日益拓展、逐步完善的特质,体现在实践意识的自觉性,实践范围扩展性,实践能力的完善性。1.实践意识的自觉性。随着青年实践范围的拓宽,实践意识逐渐觉醒,开始由自发转向自觉,青年的实践活动的自主性增强,由少年时期家人或学校主导的实践开始走向开展个人独立的实践活动。实践的深度与广度也迅速拓展,表现为突破了实践认识的范围,抽象思维与归纳思维得到巨大发展,能够通过对现象的分析,逐步深入到对事物本质的把握。2.实践范围的扩展性。进入青年时期后,自然性的急剧变化引起青年实践活动的迅速拓宽,青年的实践范围由窄变宽,突破了少年时期狭窄的空间。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年的生理逐渐成熟,使在少年时期受到身体机能限制的实践活动成为可能,生产实践活动范围得到拓展。此外,由于心理的逐步成熟,青年自我意识的凸显和独立性的彰显,青年迫切希望摆脱家庭与学校的束缚,成为独立自主的个人。因此使青年的社会实践范围从家庭、学校开始走向社会,开拓自己独立的实践空间。3.实践能力的完善性。通过对实践经验的总结,青年的实践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由少年时期的被动的适应世界,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向发展。青年也正是在认识和改造环境的同时改造自己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但是与成人相比,由于认知和阅历有限,又具有动态性、突发性、随机性多变性的特点,显得不成熟、不老练、不理性。因此,实践效果虽有显著提升,但具有不稳定性。

(二)“趋熟式”的社会性

“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社会性是指人作为社会存在物所具有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具体来说包括生产关系、政治关系、阶级关系、伦理关系、亲属关系、民族关系等。青年的社会性与一般人相比具有日趋成熟的特质,表现在社会角色日趋多样、社会需要日渐增加、社会地位逐步提升以及处理社会关系能力逐渐增强等方面。1.社会角色日趋多样。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活动面不断扩大和社会关系的逐渐拓展,青年所承担的社会角色由单一向复杂多样转变。在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开展过程中,社会性因素逐渐渗透到青年的自然性中,逐步超越生物规律成为青年行为的主要控制力量。青年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培养社会角色,积极探索人生,尽力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应对自身变化,并努力强化自己的成人角色。2.社会需求日渐增加。青年社会活动的增加、社会关系的拓宽、社会角色的增多都从客观上促进了青年社会需求的日益增长。相比少年时期单纯的物质、生存、安全、愉悦的生理需求,青年的社会政治需求、生活物质需求、文化道德发展需要、社会沟通与缓解矛盾、社会认可等社会需要不断增加,但是又不如成年人的社会需要那样稳定和理性。这些客观需求成为青年社会化的内在驱动力,促进青年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3.社会地位逐步提升。青年的社会地位较为特殊,一方面青年是社会变迁的催化剂,另一方面青年又常为社会变迁感到痛苦。青年在发展过程中有“异时性”特点,也就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与作为劳动者的人在时间上的不一致。青年自我意识,智力机能、社会认知上已逐步成熟,特别渴望参与社会生活,从依附性的少年生活中解脱、独立出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然而青年成为合格劳动者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因此凸显出青年身心成熟的前倾化与独立劳动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但是随着青年承担社会义务的增加,青年的社会地位逐步提升。从少年时期完全的从属地位、客体地位、边缘地位,逐步转向主导地位、主体地位与掌权地位。4.社会关系处理能力逐渐增强。进入青年时期,青年的社会关系开始由简单逐步向复杂转变,由不稳定性逐步转向稳定。青年的人际关系逐步由儿童时期单纯的家长、老师、同学的社会关系转向复杂的朋友关系、同事关系等。随着处理社会关系经验的积累,社会规则的认知,行为规范的实践,青年逐步懂的如何与他人进行正常的交往,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处理能力逐渐由薄弱转向成熟,社会关系也逐步由不稳定趋于稳定。青年本质属性的三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急剧变化的自然性是青年逐步完善的实践性与日趋成熟的社会性的物质载体,起着基础的作用;逐步完善的实践性则是青年急剧变化自然性与日趋成熟的社会性得以实现的中间环节,起着中介作用;日趋成熟的社会性乃是揭示青年本质最根本的特性,制约着青年日趋成熟的自然性与逐步完善的实践性。三者不同时期量上的组合的改变引发青年的发展,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重视青年的本质属性,不能偏颇任何一方,才能形成最佳的合力,促成青年的健康成长,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

二、青年本质属性对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新启示

(一)尊重并积极应对青年“突变式”自然性规律

立足青年生理与心理的变化与需求开展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这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前提和保障。尊重并积极应对青年急剧变化的自然性,就是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态度。青年具有急剧变化的自然性,在这个阶段,突变的生理与心理带会来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的极大转变。青年的需要的满足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基本评价标准,只有青年的需要被满足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才能被青年所认可和接受,青年才能得到全面进步和发展,所以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态度,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青年、理解青年、关心青年、包容青年。尊重青年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获得他人的尊重是人的重要需求,因此,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应当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理解青年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重对青年的人文关怀,相互理解则是非常重要的方式。理解主张交流的双方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所以理解能够使双方进行情感上的沟通,倾听对方的想法,获得心灵上的亲近,增进信任感。关心青年是思想政治教育突破难点的重要环节。教育者要关心青年的思想变化和情绪波动,随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与教育对象进行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交流,全面的了解和关心教育对象。包容青年就是要允许青年的思想在一定时期内出现反复。一些学者把青年时期比喻成“狂风暴雨期”、“危险期”、“紧张时期”。由于青年生理与心理的急剧变化,将会产生诸多矛盾,造成青年在思想上的反复和情绪是的不稳定,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因此要细心观察,耐心疏导,允许青年生理成熟与社会心理成熟之间的出现阶段性的矛盾。

(二)激励并促进青年实践属性的“递阶式”完善

激励并努力促进青年实践属性的完善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与开发功能的重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注重增强青年的实践自主意识,培养青年的实践探索精神,开发青年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青年实践活动的主观能动性。1.增强青年的实践自主意识。人的主体意识是人对自身主体能力、主体地位、以及在社会实践中发挥主体价值的认识。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要注意引导青年认识自身的主体地位和肩负的使命,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提高青年进行实践活动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全面的认识到自己参与社会活动的地位,以及自己的所承担的责任,以及自身的活动对于社会以及价值客体所具有的意义,有助于人们对于自己需求的科学判断和客观选择,也能增强人们进行价值选择的正确性。2.培养青年的实践探索精神。主体精神是人们主动的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心理倾向与表现。人的主体精神包括自尊自重、自立自强的自主精神,奋发努力、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勇于探索、不断开拓的创新精神,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以及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的主人翁精神,主体精神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内在动力[6]。3.开发青年的实践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是指主体人所具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在能量。开发青年的的实践能力主要是开发人的学习能力、选择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能力决定了青年实践属性逐步完善提供了实现的可能性。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青年的实践自主意识是把握全局的关键,起着导向作用;青年的实践探索精神是促成青年实践属性完善的内在驱动力;青年的实践动手能力则为青年实践属性的最终完善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7]。

(三)引导并推动青年社会属性的成熟维向的发展

社会属性是青年的本质属性,决定了青年最根本的发展方向。掌握青年社会属性的发展方向,就等于掌握了青年的发展未来,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因此掌握了青年的未来也就掌握了国家的未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将引导和推动青年的社会属性作为核心目标,引导青年社会化成熟的政治导向,培养青年形成符合国家要求的社会属性。这是积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与保证功能重要体现。青年时期是青年自我发展矛盾的凸显期。青年在社会化过程中,青年主体的独立性、选择性、自觉性与客观的不成熟性、可塑性、受制性的对立与二重,使青年在社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矛盾与冲突。1.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引导,帮助青年平稳的度过矛盾林立的过渡期,顺利地实现青年的社会化。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综合利用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以及社会实践等途径,注重加强青年的社会角色的学习与认知,培养青年的角色能力,适应社会角色的转变;培养科学的需求观,建立理性的生活目标,自觉将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进行有机统一。2.全面分析青年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引导青年正确认识个人的社会地位,鼓励青年学习掌握生产生活技能,获得独自谋生发展的能力,为步入社会迎接挑战,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实现青年的社会主体地位作准备。3.加强青年的社会规范教育。社会规范是生活规范、道德规范、法律规范等各种社会规则的总称,是维护社会秩序,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青年进行系统的道德、法律规范学习,建立较为完善的道德和法律意识体系,养成自觉运用社会规范约束和支配自我行为的习惯,才能具备与他人良好的交往能力,协调的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更好地促进青年社会属性的成熟。

三、结语

总得来说,青年的本质属性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青年、理解青年、关心青年、包容青年、尊重与应对青年的突变的自然性;增强青年的实践自主意识、培养青年的实践探索精神,开发青年的实践动手能力,激励并促进青年实践性的逐步完善;培养青年角色能力,帮助青年确立理性生活目标,学习生产生活技能,掌握社会规范,引导与推动青年社会性的日益成熟,促进青年平稳地过渡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从而推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在青年与干部培养维度的发展。

作者:黄鑫单位: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学术顾问

免费咨询 学术咨询 期刊投稿 文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