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论教师的教育理论与教学案例范文

论教师的教育理论与教学案例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论教师的教育理论与教学案例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论教师的教育理论与教学案例

一、课堂教学案例开发与教师教育理论修养的内在关系

所谓教学案例开发,是指以推进新课程改革为目标,以教师共同关注的教学实践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教师撰写、研讨教学案例以及回归实践的方式,为教师研讨、实践和反思创设研究的情境,从而促进教师自身与他人共同提高的过程。具体来说,教学案例开发包括教学案例的撰写、研讨、回归实践三个循环往复的环节,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教育理论修养。一般说来,教师撰写一篇较好的教学案例通常需要经历以下两个步骤:一是寻觅教学事件。教育教学是教师每天都要从事的日常工作,因此,发生在教师身上的故事会数不胜数。有的故事曲折复杂,耐人寻味;有的故事平淡无奇,但却蕴涵着受用终身的教育智慧。因此,教师在撰写之前要对事件进行分析评价,选择出那些问题情境复杂、蕴含着丰富教育智慧、育人真谛的、有深刻启示的事件,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用已经掌握的教育理论知识为依据进行选择。二是形成教学案例。在选择好教学事件之后,教师就要对整个教学事件发生的背景、起因、过程、高潮、结局、细节等进行回顾,对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中蕴含的教育智慧或遗憾教训,深入分析背后的教育教学规律,从而选择性地强化自己的某些被证明是正确的观点,修正某些被证明是错误的观点。在此过程中对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的依据同样是已有的教育理论。教学案例真实地反映了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遇到的问题、破解的对策以及对策背后蕴含的道理,加之案例是由教师本人撰写,事件和写作方式都是教师们所熟悉的,非常便于在教师中间传播交流,与研讨著作、论文等其他材料相比,对教学案例的研讨更适合一般教师的需要,也更为广大教师喜闻乐见。教师在研讨案例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及思想相互碰撞形成更多的思想的局面,那是因为每个人都是带着自己的教育理论修养和独特的体验认识去研讨的。如果参与研讨的教师缺乏个性化的教育理论修养,那么就会人云亦云,就不会有多侧面、多角度的交流和研讨,也就达不到研讨的目的。教学案例开发的第三个环节是“回归实践”。“回归实践”是指通过教学案例讨论得到的新启迪、形成的新设想、新观念在教学中进行实践。这里的“实践”是教师对探索出来的教育教学规律的践行,是对提出的新思想、新举措的完善与发展,有别于我们平常简单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回归实践”体现了知行合一的认知方式,是教师将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相结合的一种可操作化的途径,是“即知即行、知而能行、行而后知”的一种教学智慧升华的路径。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更是离不开教师的教育理论修养。

二、提升教师教育理论修养的策略

(一)教师习得、实践与内化策略

教师教育理论修养形成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对新的教育理论、教育观念和教育经验的习得。只有学习到新的教育理论才能转化为自身的理论修养。从心理学上讲,关注和习得就是要同化新的教育理论或新的教育经验,就必须以教师的主动关注、积极了解和深入分析判断为前提。教师要基于自己的教学实际,感觉到某种教育理论或教育经验的重要性,对这种教育理论或教育经验源头、发展过程、效果、发展趋势等进行深入的了解;然后结合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对这种教育理论或教育经验的价值与意义进行分析与评估,寻求对自身有价值的内容,摒弃对自身无价值的内容,这样以来,教师就完成了对新教育理论或教育经验的同化与顺应,于是就形成了表层意义上的教育观念。因为这是教师的初步思考,还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以及真正内化到教师的认知结构中,还不能称之为教师的理论修养,只能是教师的浅层教育观念。浅层教育观念是教师教育理论修养形成的不可跨越的初始阶段和起点。这种浅层教育观念获得的方式有以下几种:①对社会所倡导的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②教师对自身直接经验的感悟和总结;③对他人间接经验的观察与学习。教师教育理论修养形成的第二个步骤就是用实践来检验初步习得的教育理论,即浅层教育观念。浅层的教学观念只是悬浮于教师头脑中的一种假设和想象,还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因此,浅层的教学观念还不能说是完全意义上的教学哲学。教师只有将头脑中的假设和想象付诸于课堂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原有的教育观念,形成自己的教育原则、教育策略和方法等。这些原则、策略、方法虽然理论程度不高,但它们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可为其他人所借鉴。我们把这些经过教育实践检验的教育观念称之为实践操作形态的教育理论。只有经过教学实践的环节,教师的浅层教学观念才能不仅仅停留在想象的层面,才能在实践中扎根,具有实质性的内容,才能形成实践操作形态的教师教育理论修养。教师教育理论修养形成的第三个步骤就是通过理性思考将实践操作形态的教育理论知识内化,形成自身的教育哲学。根据认识的一般发展规律,人的认识只有经过充分的实践与总结才有可能深化。教师的浅层教学观念经教学实践之后必然会产生大量的感性材料,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形成多样化的感性认识,教师将众多的感性材料和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关联和系统化梳理,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来构建一套比较完整的语言表征系统,从而完成理性认识的飞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有了比较明确的操作方法,教育行为的自觉性更强,对原有教育观念反思的频率更高,不断地强化或弱化甚至抛弃自己原有的浅层教育观念,不断分析不同教学情境中不同实践操作形态的教育理论之间的异同,再将那些表现为不同操作形态但内在规律一致的教学行为在理论上作出归纳与整合,并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述。

(二)学校专业引领、支持与评价策略

美国教育家约翰·古德兰说过:“没有更好的教师就不会有更好的学校,但没有教师可以在其中学习、实践和发展自身的更好的学校,也不会有更好的教师。”②学校作为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不可避免地对教师的教育理论修养提升产生重要的影响。学校为教师提供相适应的引领、支持与激励保障,对教师的教育理论修养的提升相当重要。学校要注重教师理论修养提升的专业引领。没有理论引导的实践就像在黑夜中摸索前行;同样,没有专业引领的理论修养提升亦是步履蹒跚。专业引领,主要是指教育理论专家、教育实践专家、教研员、名师等专业人员,真正深入学校,从学校教师的需求出发,通过学术专题报告、理论学习讲座、教学专业咨询、教学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用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引领学校教师加强理论修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活动。学校要注重教师理论修养提升的物质、资金支持。学校每年的办学经费是固定的,但是将一部分资金抽取出来花在教师的理论修养提升上无疑是能够获取最大程度收益的,因为教师理论修养的提升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的长远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可以抽出一部分专项资金为教师购买教育理论书籍,订阅报刊杂志,送教师到外地进行学习交流,支持教师参加课题研究等。其实,为教师的理论修养提升提供物质、资金支持是一种隐性的专业引领,教师读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的过程就是和专家、大师对话的过程。

三、结语

学校要注重对教师理论修养提升的评价。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对教师理论修养提升具有引导、激励、规范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学校要对教师理论修养的提升定期进行评价、督促和公平考核,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教师评先评优、晋级晋升的依据。

作者:杜复平单位:开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