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选择探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当今普通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放开了对高校的过多的干预,使高校有了一定的自主管理权。民办高校应抓住机遇,走出一条创新性管理、符合自身实际和社会需求、科学性的管理道路,民办高校一定不能沿用其他高校所用却不符合本身实际情况的管理模式。
1.掌握学校办学的自主权
正如我国改革开放所进行的包干到户的土地分配制度一般,当办学的产权分配到投资者的手中时,投资者对其付出的心血绝对是对公办高校所付出的心血无法相比的。民办高校拥有了自主权,也就能够放开手脚,根据现实的需要,制定出真正适合的管理制度。作为主人的办学者对管理制度的各个方面就会真正尽心尽力,把学校的事看成自己的事,遇事不推脱、不消极怠工,这样民办高校才能发挥出其作用。
2.对教育目标进行创新管理
民办高校旨在培养出“专业型与通用型”人才,学校要找准培养人才的定位,民办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与公办高校所培养的人才适用标准不同,我们看待人才的标准不是看学生考试的分数,而是看学生在毕业后是不是符合社会的要求,是不是对社会有所用处。民办高校找准培养人才的标准后,就能准确的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制定出适合要求的管理模式。
3.对教学课程的创新管理
学生学习的课程对学生的发展方向和个人能力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民办高校要进行教育管理制度的创新,就必须对学生所学课程进行创新,制定更加合理高效的教学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程安排上添加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合理安排理论课和实验课,使学生理论能力、动手能力都全面发展。
4.在实践中摸索符合自身的教育管理模式
民办高校现有的管理模式都还不成熟,教育部门也没有制定针对于民办高校的教育管理模式,即便有着一些现成的管理模式,但并不一定符合民办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因此,民办高校应该在积极的实践中进行创新,摸索出适合自身的管理模式,作为学校的一分子,无论是管理阶层还是教职工,都应该不断的实践,创造新的方式方法,不断的创新,对已做的工作归纳总结,找到适合的管理方式。在创新中要注意考虑到对学校长远影响和近期影响的双重关系。
5.对学生自身的创新管理
学生作为教育管理的主体,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在管理过程中要考虑到对学生的管理工作,树立向上的人生理想,发挥正能量作用,带动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当代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缺陷越来越严重,很多大学生因为心理健康问题而走入歧途。在民办高校的学生当中存在由于自己所上学校不是公办学校而产生的自卑感,不喜欢调剂专业的无奈感,或者与其他有钱同学相比产生的挫败感等,针对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学校要设立学生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辅导,并安排辅导员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辅导,争取把学生培养成心理、身体都健康的有用之才。在注重心理健康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思想品德和人生观的塑造。大学正是处在与社会接触逐渐紧密的阶段,这个阶段人的思想道德、人生观的波动很大,学校应注意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帮助学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
二、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民办高校管理模式的指导方针
科学发展观是对发展的事物作出重要指导的观点思想,它同样对民办高校的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有着指导作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于:坚持以人为本,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看待发展。科学发展观对民办高校的指导之处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1.民办高校教育管理模式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特点
高校的一个重要职责就在于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能否输送出合格的人才是考验一个民办高校能力的重要标准。民办高校对教育管理模式的探究也是出自这个原因,找到适合自身的教育管理制度就可以创造更好的条件培养所需人才。教育工作者在指定管理制度的时候一定要切实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和角度,尽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条件。
2.民办高校教育管理模式要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民办高校的兴起在于国家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是国家不断进行教育事业方面的改革所造成的结果。民办高校肩负着为社会不断输送优质人才、培养可造之才的重任,在现阶段的教育改革中越来越受到社会和群众的关注。因此,民办高校的发展必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广阔天地。在民办高校制定教育管理模式的时候要着眼于更长远的发展,对民办高校的长远发展作出合理的安排,不能因为一时的热闹而全部去参与,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发展多元化的学科,培养出不仅符合当下需求的人才,更要培养出可以可持续发挥作用的潜力型人才。
三、总结
民办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教育管理模式作出改革,将创新精神应用于改革中,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在实践中总结与创新,走出一条符合自身、更具效率、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管理道路。相信在未来民办高校的教育管理模式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有效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有用之才。
作者:王珊珊单位:南京市钟山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