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导师制在教育管理中的移植与实践范文

导师制在教育管理中的移植与实践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导师制在教育管理中的移植与实践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导师制在教育管理中的移植与实践

一、新导生制的移植背景

高等教育的新形势推动了新导生制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教育时代,美国社会学者马丁?特罗在总结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规律后,指出一个国家、地区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管理形式和入学条件等方面都会发生变化,这是对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教育质量滑坡的一种预警理论。在校学生与专职辅导员的比例越来越大,单靠专职辅导员深入细致的去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鞭长莫及。当代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特点也肯定了导生制的实效性。目前,当代大学生基本全部为“90后”,他们在知识结构、观念视野等现代意识方面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但是确实存在政治理论素养缺乏,政治信仰迷茫甚至冷漠,价值取向消极,道德行为与认知存在脱节等问题。专职辅导员、班主任抑或导师队伍,相对更新较慢,与学生的年龄差距会越来越大,这样必然导致观念的差异。

二、新导生制的理念与创新

原始的导生制是一种教学方式,因此不能简单的全盘引入到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必须赋予新的内涵。首先,新的导生制实施于学校课堂教学之外,是对正式教育教学的有益补充,而不是取代正式教育教学工作;其次,在教授内容上,新的导生制注重课堂之外的实验操作、课外指导、思想政治和心理教育工作。因此,新的导生制的作用在于不断巩固和加强正式的教育教学效果,而不是低效率地取代正式教育教学活动。新导生制实际上是由学校通过一定的推荐程序或者竞聘程序,选拔出本校一定数量品学兼优、有较强工作能力的高年级学生(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通过导生工作职责的落实和人格力量的影响,协助辅导员对低年级学生(主要为一年级新生)在“思想上航导、学习上辅导、生活上督导、心理上疏导、就业上指导”,通过这种“以高带低,以老带新”管理机制,有效协助辅导员和班主任开展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在师生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新导生制打破了传统学生管理模式中的主客体关系,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坚持主客体双向交流、共同受教育,这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实现手段,也是一个双赢的举措。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率低下,一个原因是中国教育中的传统思想使得新生对辅导员普遍存在畏惧和排斥心理,他们有问题时不愿意主动与老师交流,这非常不利于辅导员及时准确地掌握新生信息。同时,辅导员工作纷繁复杂,涉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党团组织建设、就业指导、班集体建设、综合测评、学籍管理、奖励处分等多个方面,又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教学管理、安全保障和后勤服务等工作,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容易出现漏洞和死角。但是,新导生制可以有效减少这些问题。首先,借助导生的人数优势,几乎人人都可以得到个别化的指导。在学业上,虽说学分制是一种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弹性教学管理制度,但学生的选课还是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在教师不可能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对每个学生进行一一指导的情况下,导生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提高同学们对专业的兴趣,从而推动大学生参加科技学术创新和科研项目的积极性;其次,由于年龄相仿,隔阂相应较少,有利于交流思想,导生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的类似经历,使得他们更加具有说服力。另外,大学里有纷繁复杂的学生活动和社团,导生的个别化指导,帮助同学合理安排学习和活动时间,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各种社团活动,又可以扬长避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三、新导生制的运行模式和保障机制设计

总的来说,导生们的工作职责,基本上包括以下的内容。协助做好新生入学工作;关注和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排查化解矛盾,协助处置突发性事件,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协助做好低年级团建和党建工作;加强校规校纪教育和安全教育工作,帮助和引导学生规划好本科期间的学习与生活,传授学习经验,指导学生选课、选第二学位(专业)等;帮助学术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理性参加社团活动和学生会工作,正确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指导特困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和开展勤工俭学工作等等。由此看来,工作的纷繁复杂对导生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必须设计合理易行的运行模式和保障机制。新导生制的运行模式和保障机制应包括五个环节,这六个环节环环相扣,起承转合。按程序先后分为选拔、培训、管理、考评、奖励和制度机制建设。

1.导生的选拔。首先思想政治素质应该过硬,需具备党员身份,学习成绩优秀,获过校级以上奖励,有科技创新项目;曾经担任或正在担任主要学生干部,具备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热爱学生工作,有甘于奉献、热心为同学和学校服务的精神,熟悉学校的工作环境和基本管理工作流程,能独立开展低年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导生一般为本科三年级学生或者研究生一、二年级学生。因为低年级不具备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不能服众,而四年级面临毕业,时间和精力有限。我认为本学院的研究生党员是最好的导生资源,他们学习经验丰富,课外时间的充裕,思想政治素质过硬,这些都是在师生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的保障。

2.导生的培训。本科生导生实行聘任制,原则上一年一聘,聘任后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导生是经过学校严格考核层层选拔出的佼佼者,但成为导生后,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将受到考验。因为导生工作与学生干部工作有所不同:后者多数只是完成老师布置安排的任务,而前者是在独立管理一个班级,这就需要对纷繁复杂的事物作一个统筹的安排,理出头绪,突出重点,分清主次。因此要让每位导生明确自己的职责,并对导生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专门培训,包括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要求他们要熟悉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要求,掌握受导对象的家庭经济情况、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情况等。

3.导生的管理。成立导生委员会,对导生进行业务指导。定期召开导生例会,制定《高校导生工作条例》、《导生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要求导生按照相关的工作条例、工作规范来开展工作,对受导学生进行动态分析,发现特殊情况须及时汇报请示等。

4.导生的考核。对导生的工作进行考核,既是一种工作的总结与检查,也是一种促进。每学期应至少进行一次工作检查,每学年至少进行一次考核。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和工作效果等。考评的依据主要是学生的评价、导生的自评和学校管理者的评价。考评合格予以奖励,考评不合格则取消其导生资格,而且不再授予。

5.导生的奖励。注重对导生的考评奖励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作为导生的积极性,也能够不断规范导生的工作。根据考评结果,最终评出优秀导生,并召开专门的表彰奖励大会,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以示对导生工作的充分肯定,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调动导生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学校也应台相关的奖励措施,在保送研究生、考研录取、留校任教、科研项目申请等方面给予导生政策上的倾斜,以激励导生的工作热情,促进和推动高校本科生导生制的实施。

6.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加强“导生制”的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就是要建立和完善工作中的各种教育、管理、活动等方面的规则,在有制度保障下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使导生和受导学生的行为有章可循,能够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总之,新导生制作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和实效性,提高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效果,拓宽了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途径,创新了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体制。但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新导生制”本身存在的缺陷,除了完善制度机制,还应坚持其与“导师制”、“辅导员制’’、“班主任制”等传统教育管理模式配合运用,这样才能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新成效。

作者:阿布拉江·玉苏瓦吉刘洁单位:喀什师范学院人文系聊城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