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探新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多校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各校区水平参差不齐因为高校在进行多校区办学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将一些与主校区层次不同的高校融合到一起,如重点大学与非重点大学、专科院校、成人高校之间的合并,使得高校整体上的师资队伍、硬件设施、教育资源、学生素质等方面的水平下降,形成了规模与办学目标相矛盾的冲突。在教育资源上,新校区无法比及老校区所拥有百年办学的历史文化沉淀,虽然拥有较为先进的教学设施,但在整体教学和学术研究氛围上相对欠缺。同时,因为不同层数高校的融合,造成各校区之间教学水平的差距,学生之间受教育程度差距较大,容易在心理上给学生带来负面情绪,进而导致高校多校区学生教育管理的困难。
(二)校区远离城市,生活单一,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心理健康教育是多校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新建型多校区高校在建设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大多建在郊区,或更为偏僻的地方,在信息畅通方面相对较差、,造成新校区成为一座“孤岛”,一个被隔离的小社会。再加上新校区校园文化娱乐设施还为健全,可见学生校园生活之枯燥,心理健康问题也将随之产生。如上海外国语学院松江新校园,虽校区面积广阔,环境优美,对于学生学习来说不为一处好地方。但也因其地处偏远,离主校区教育,周围环境空旷,缺乏商业文化娱乐气息,给高校学生的业余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使其生产孤独、寂寞等消极情绪。
(三)各校区功能不同,与学生发展需求多样性相矛盾我国高校多校区办学多数都是按照功能来划分的,通常是采用按年级或专业来进行划分,这种划分方式虽能提高高校管理效率,但也会造成校区群体构成单一,无法满足大学生多样性全面发展的需求,不利于调动高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高校学生创造性的需求。按功能分类来划分,或少造成各校区科研氛围浓淡不一,或软硬件设施不够完善,或搞低年级之间缺乏沟通互动,等等。这些都与学生不断丰富之间,全面发展的需求相矛盾,影响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引发各类思想和心理上的问题,给高校多校区学生教育提出挑战。
二、解决多校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新校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规范化规范化的教育管理是高校多校区工作的关键。因为多校区所带来的诸多管理上的问题,我们应该不断规范多校区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尤其是对新校区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首先,是规范学生教育管理教师的教育和管理行为,为人师表,挂牌办公,保持畅通的联系;其次是推动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培养学生自律意识,民主法制观念,社会责任感,建立完善相关规则制度;最后,是明确新校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人员的配置、职责、权限等,对高校学生的各方面进行规范化、专业化教育指导,建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干部工作制度,落实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干部工作岗位责任制。
(二)建立心理咨询室,解决心理障碍,培养积极向上心理据调查,我国高校学生中近10%的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可见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对于多校区高校学生来说,其所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更为严重,因高校融合所带来的自卑心理,校区地处偏远所造成的生活枯燥感,对校区的归属感等心理问题不断出现。因此,在面对多校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管理工作,高校应建立心理咨询室,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同时也应开通学生心理咨询网站和热线电话,以便及时解决学生的各项心理问题。同时,也应积极开始一系列有关心理辅导的讨论、交流活动,对广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的目的。
(三)多校区校园文化的融合高校多校区的融合,并不仅仅是不同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在继承和保留原有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加适应新校区发展地积极的、有益的文化,建立出新高校统一的思想文化、行为标准、价值取向的过程。在多校区高校文化融合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诸如师生间认同感、优越感、归宿感、荣誉感等一系列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建立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思想的校园文化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一是较强高校各校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促使高校校园文化的重构,使高校师生之间在不断地交流过程中,彼此了解,虽然会有障碍和问题,但随着交流的不断深入,最终达到思想上的共鸣;二是加快校园文化设施的建设,标志性建筑是原高校在经历长期的建设与发展而形成的,它是原大学的精神财富,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性风格,是新高新的宝贵财富。因此,多校区高校在建设过程中应保留这些宝贵财富,在这些标志性建筑的基础上,构建属于新高校的标志性建筑,增强高校师生对新高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三是不断开展跨校区活动,如文娱活动、体育比赛、学术交流等等,促进各校区之间的文化认同。
作者:赵旖旎单位:天津大学仁爱学院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