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财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路径与建议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与意义出发,结合高校人才培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根据协同创新理念探究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优化路径,为财经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建议。
关键词:财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创新;优化路径
一、财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与意义
2010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在高等学校中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文件的出台为我国高校改革创业教育、实现创新人才培养做出了宏观指导。2014年,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概念,此后“双创”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高频词汇,也成为高校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关键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经济转型趋驱动下,社会对创新型经济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因此,财经高校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有利于教育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配置。创新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单纯依靠财经高校有限的教育资源很难实现对人才的全面培养,因此,高校应渗透协同创新理念,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挖掘并利用政府、高校、企业中的教育资源,为人才的创新与创业提供多元支持。其次,有利于经济的转型与创新发展。经济转型的关键在于人才,在互联网经济时代,新业态层出不穷,呼唤经济转型,也需要创新性人才支持。基于此,财经高校打破传统职业规划的局限,从创新、创业的角度,提高人才的综合素养,进而为国家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再次,有利于深化财经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对创新创业教育调整与优化,能够强化高校的服务职能,为人才参与创新研究,开展自主创业提供多元化支持与指导,进而推动高校不断完善自身人才培养模式,落实国家战略人才培养目标。最后,有利于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在自主就业、自主创业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毕业生在从学校到市场的过渡中面临着诸多挑战,而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能够从专业层面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更能够从精神层面给予学生支持,让学生在提升创新创业素养的过程中提高市场经济适应能力。
二、财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面临的问题
高校在落实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并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例如,东南大学探索“学科导向型”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将专业课程建设与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相结合,立足学生主体,围绕学科内容,实现创新人才培养,激励学生参与创业;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探索“实践导向型”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打造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创业孵化器,引入创新创业项目,为大学生实践学习,以及自足创业提供机会。但是,目前从财经高校创新创业整体效果来看,存在的问题是复杂多变的。通过对江苏地区高校的抽样调查发现,其在创新创业教育中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不足,在专业教学培养过程中,对于创业大赛、创新项目研究的参与度不高,且毕业后更多学生为“求稳”,选择进入企业,尤其是对财经类专业学生而言,创新创业动机不足的情况更加明显。第二,课程体系的构建不尽合理,从问卷调查来看,只有少数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比较满意,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创新创业课程缺乏与时代的紧密联系,在自身参与创新项目研究,开展创业实践的过程中缺乏实质性的指导;从课程设置来看,一些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划分为“选修课”,要求学生根据需求自行选择,使得创新创业教育无法实现对全体学生的渗透与指导。从教学内容来看,关于创新创业理论分析更多的是泛泛而谈,空洞苍白,缺乏地域特色,难以与当地创业环境相适应;从教学方法来看,教师理论灌输、案例讲解多,项目驱动等实践性教学不足,造成了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课程失衡。第三,相关政策的宣传与制定不到位,目前国家已经将创新人才培养上升到战略发展的高度,并在大学生创业方面给予了多方面的政策扶持,但是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政策的解读不到位,使多数学生对于相关政策一知半解,在创业过程中难以实现对政策的合理利用,增加了学生的创业压力。第四,创新创业资金投入不足,创新创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许多项目的研究并不一定能够获得预期成果,大学生社会关系尚未建立,很难获得充足的创新创业资金,而高校教育资金有限,在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方面的投入也明显不足。第五,创新成果转化困难,将创新成果投入生产环节,并形成新的经济效益,才能够激励市场资源不断进入到创新领域,但是从目前高效人才参与创新项目研究来看,其获得的创新成果与市场经济需求之间存在差距,难以获得市场的认可,转化率较低,难以吸引市场资源进入。第六,创新创业配套服务设施不健全,多数高校创业实践基地资金投入不足,创业孵化基地对大学生缺乏吸引力,开放实验室的利用率较低等,难以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
三、财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优化路径
财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应该只依靠学校自身资源,应该引入协同创新理念,构建多元主体,充分发挥高校、政府、企业的教育培养优势,实现人才、信息、资金的有效配置,进而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大学生识别创业信息、分析创业环境、整合并利用创业资源、实现自主创业的能力。具体来讲,在协同创新理念指导下,财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可以从以下方面落实:第一,协调多元主体利益,构建创新创业驱动机制。财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需要内外因素的驱动。从内部因素来看,高校通过协调各主体之间的利益需求,形成利益共同体,以实现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从外部因素来看,则根据市场竞争以及经济转型产生的创新人才需求,能够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形成刺激作用。首先,高校在构建创新创业驱动机制的过程中,应积极开展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根据自身在知识创新方面的优势,降低企业获取新知识、新人才的成本,从而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其次,高校应积极开发内部教育资源,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调整教材内容,引入项目驱动,优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强化大学生自主创业动机。最后,高校应利用政策支持,获得社会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可,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舆论环境,获得多方面教育资源,同时根据政府监督,规范创新创业资金的利用与落实,奠定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第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创新创业运行机制。财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运行涉及到课程体系、师资力量与培养方式等因素。从课程体系来看,高校应将清除传统教育培养过程中职业规划鼓励专业课程之外的弊端,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并成为学生专业基础课程的一部分,如对于财经专业学生而言,高校在设置经济学、财务学、市场营销、产品设计等专业课程过程中,应结合相关案例向学生渗透创新创业理念,使学生走出创新创业的认识误区,强化对创新探索与自主创业的动力。从师资力量培养来看,高校应加强具有创新素养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专业教师参与创新创业课程的主动性,从企业中引入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利用互联网实现师资力量的共享,进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丰富教育方法,积累创新人才培养经验。从培养方式来看,兼顾理论教学与实践培养,形成课堂相机,校内模拟、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理清人才培养思路,逐渐提升人才的创新创业素养。第三,加强组织机构建设,构建创新创业保障机制。财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需要健全的组织保障,学校在教育实践中应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设计、规划、协调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在组织运行中,需要对创新创业课程进行研究,保证专业人才培养符合经济转型时期的创新人才需要;加强教学管理与控制,利用现代信息系统健全课程教学监控机制,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细节;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特点,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整合创业教育与实践培养过程;加强创业咨询服务工作,针对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境,给予多方面支持,尽可能帮助学生渡过创业难关,从心理层面与实践层面提高创业能力;构建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帮助学生及时申请专利,并搭建人才与企业的沟通桥梁,为创新成果转化提供支持;加强创业项目指导,推动创业团队建设,及时帮助学生发现创业中的误区与弊端,推动创业过程优化;引导学生进入创业园区、创业孵化基地,充分利用校外创业资源。第四,完善教育激励措施,构建创新创业评价机制。要想调动各方面因素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中来,需要健全完善的激励机制。例如,为调动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主动性,高校可以将教学科研成果,创业实践指导工作过程等纳入到绩效考核中来,并作为评定职称,获取奖金的重要标准。为调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高校可以构建弹性学分制,利用学分获取的弹性空间,增加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机会,根据学生创业灵活管理学籍,允许学生休学创业,对创新项目竞赛中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充分的奖励,让学生在物质与精神激励中增强创业积极性。健全考核与评估,根据学生参与创新研究与创业实践的过程与结果,对创新创业教育绩效做出评估,针对学生的差异性给出针对性的评估意见,同时引入多元化的教学评估主体,完善教育评估信息,进而优化创新创业教育。
四、结语
总之,落实创新创业教育,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财经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根据创新协调发展理念,财经高校应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驱动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的构建,为学生的创新研究与创业打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周萍.众创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路径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8(12):61-64.
[2]王睿娜,郑豪.我国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训练的路径与方法——基于73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分析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8,9(5):113-117.
[3]陈晓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困境与路径选择[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8):170-171.
作者:尚方健 单位:南京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