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探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高校教育改革有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而想要实现创新性人才培养的目标,就必须做好关键学科的改革与创新。笔者以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的现状和创新改革策略展开分析,为高校教育改革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资料参考。
关键词:
高校;教育改革;创新型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人们逐步重视到资源与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而国内对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也与日增多。现如今,资源与环境作为高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环境经济等专业的重要课程,其重要性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视,资源与环境学科在高校环境学科方面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与日凸显,但就目前高校资源与环境学科教学而言,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和资源,其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想要在教育改革背景下优化课程教学质量,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就要把握好以下要点。
一.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帮助学生夯实学科基础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不仅涉及到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还包含一些经济学概念和原理。开设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的专业大多是非经济学专业,这些专业对经济学内容涉猎很少,虽然学生对经济学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缺乏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基础,在学习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时,经济学方面的理论和内容较难掌握和理解。这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困难重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信息,从而降低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辅助设备,其能够使理论化过强的教学内容生动化和形象化。为了提高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对于课程体系中大量的经济学内容,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环境的构建,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只有让学生掌握了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和内容,才有助于学生深入的思考人、资源与环境经济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二.运用参与式教学法,提高师生沟通质量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虽然其教学内容大多偏向于理论,但其课程体系却与社会发展现状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该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中所占权重较小,导致该课程教师大多是其他专业背景教师兼职。这些教师缺乏对本课程的重视,因而在教学中也不乐于去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和理论。这导致在课程教学中,教师仅是按照备课内容死板的教学,根本不重视和学生的交流与互动。这不仅使教学课堂氛围过于死板,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为了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必须首先改变教学观念和方法。这就要求学校能够保证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科教师的专业性,并督促教师能够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改革核心思想,实现对本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参与式教学作为一种比较优秀的教学方法,其在本课程教学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教师在教学中利用该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的活化课堂氛围,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积极推动教材内容改革,推动双语教学开展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体系是从西方所引进,并且其很多内容都涉猎到中外的很多案例和内容。本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选修课,在教学中提倡使用双语教学方法,以帮助同学开拓国际视野,能够以更高的角度探讨人、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虽然在实践教学中很多学校在本课程教学中采用了双语教学,但由于教师的英语表达能力较弱,使得课堂上无法实现双语的自由切换。由于学生英语水平不足,使其在使用英文版教材时也经常遇到学习困难。这导致教师无法结合国内外的环境经济方面的动态更好的编撰教材,其国际化视野的教学目标也无法实现,影响了本科目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在双语教学开展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教材质量的不足。在本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有助于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从而让学生学会如何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资源与环境经济问题。因此,教师首先要针对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编纂符合学生学习层次的英语教材。在具体教学中,要以英语教材和汉语教材为基础,设计双语结合的教学内容,从而让学生能够把握好国内和国外学科理论的差距,并开拓思维,思考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自我国加入WTO以来,国际经贸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人、资源与环境经济之间的命题逐渐受到人们重视,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有效的培养创新性人才是解决资源与环境经济问题的有效途径,而在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学改革中的优化创新,则有助于高校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作者:钱昭英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