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自动化专业工程教育改革探索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纵观中国的高等教育成长历史和现状,工程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等同于科学教育,将科学教育和工程技术教育混为一谈,导致了高等工程教育还存在诸多不足,其培养的人才和社会工程经济需求脱节,企业需要的工程人才短缺,工程教育急需提高质量和内涵。工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工程师”这样的工程技术人才,重在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但目前高校的教学培养体系往往弱化了对实践环节的设置,相应的课时、师资、教学资源等配套不到位,实践环节走马观花;同时“设置弱化”使学生对实践环节的认识不到位,以“看”“观”的态度而不是“学”“研”“钻”的心态投入实践环节中锻炼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独立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工程教育的改革迫在眉睫。
近年来,随着自动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日益凸现的作用,为高校自动化专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根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专业目录,以自动化或控制工程(技术)作为其专业名称的专业共有8种,“自动化”类专业无疑已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最大的学科专业之一。伴随国家现今发展阶段的需求,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主要体现为“重素质、厚基础、宽口径”的通才培养模式,如今我国已进入信息化时代,自动化学科技术不仅面临着挑战,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何以“宽、厚、重”的模式培养自动化创新人才,如何定位信息工程学院的培养目标和特色?通过分析一些工程实践应用技术主导型高校自动化学科专业的定位与培养目标表明,各高校普遍重视培养复合型人才,一些院校体现出对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的培养的重视。其中,南京工程学院等大约40的高校明确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部分高校的本科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和目标略显偏高,广西工学院等大约35的样本高校的培养目标与定位中体现出服务地方经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等约40的高校体现出突出服务于某个行业或具有某一行业特色,从而体现出培养特点。为了进一步实现北京服装学院创新艺工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推进“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提出“工程教育回归”理念,在原有“知识本位”的教学模式中增加“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以便更好地适应企业的需求,有效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同时,新引入的以项目驱动的工程教学模式也会不断促进教师进行新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在加强学生工程能力的同时,也不断提高教师的工程教学和科研能力。
2构建“厚基础、宽口径、重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1调整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北京服装学院自动化专业自建校以来是一直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善于创新,掌握自动化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基本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身心健康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宗旨;坚持以培养能从事自动化、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等领域的系统设计与开发、信息处理、系统运行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始终秉承“求是创新、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建立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并随着新时期的不同需求,不断调整课程结构,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计划。在教学计划的修订过程中,适当调整学科基础类课程、实践环节课程时数比例,同时调整专业课程,适当增加实用性强的课程比例。例如,工程基础实践、嵌入式设计综合实验等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工程实际,积极创造条件增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的课程体系设置如表1所示。表1中,学院自动化专业开设专业必修课程26门、工程设计能力课程10门、学科方向特色课程15门。其中,学科方向特色课程包括PLC与低压电器、计算机控制系统、嵌入式系统概论及测控总线使用技术等。本科生总学分为172学分,其中,学科基础课程为57学分,占总学分的33.1%;学科方向特色课程为40.5学分,占总学分的23.6;实践课程为56学分,占总学分的33.1。各类课程学时比例如图1所示。
2.2加强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应用型人才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按照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个别单元到综合应用,有层次地设置实践环节,实践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使学生从验证型、综合型实验中获取理论知识;从设计型、自主型实验中获取实践知识,通过实践训练培养学生探索研究未知新知识的方法和能力。这种模式“由浅入深”“由点及面”,较好地解决了“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关系。
3设计实验教学
3.1自主开放型实验积极开展自主开放型实验,例如,在工程实践综合设计中,在教师给出示范样例后,积极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项目,使学生对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举一反三,并自主设计、解决复杂多变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3.2研究设计型实验积极开展综合性和设计型实验课。在自动化综合实验、程序设计综合实验等课程中,增设该类实验内容,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本工程素养,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其教学过程如图3所示。研究设计型实验为学生提高实践综合能力提供了场所,能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为后续工程实习以及科研训练提供基础。学生通过综合设计实验找寻到自己的兴趣,并根据兴趣使然,进行相应的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从而进入工程教育的良性循环,达到工程教育的目的与初衷。
4完善考核体系
在考核方式上,实现开放式、全程化课程考核。改变以往一张试卷定成绩的传统考核方式,建立多环节、全方位、立体化的考核体系。学生的最终成绩由理论学习、实践环节、平时成绩三部分组成。理论学习主要由课堂作业、设计与最终的考试等部分构成,占总成绩的40~50,注重考核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能力和思维能力;实践环节的评价由实验考核成绩、设计报告以及最终作品等形式构成,占总成绩的30~40,其中实验考核以综合设计实验为主,考查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进行综合设计的实践能力;平时成绩由学生的出勤、课堂回答问题等构成,可占总成绩的10~30。通过这种全方位的考核,可以较客观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5结束语
工程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结合北京服装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的特点与培养目标,介绍了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定位以及具体在实践课程、实验内容的制定、考核的方式等进行一定的改革与探索。力争将自动化专业建设成基础扎实、应用性强、有创新意识的特色专业。
作者:何宁 刘晓洁 单位:北京服装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