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道尔顿制的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道尔顿制是由美国的帕克赫斯特女士于1920年在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所创。正如大规模的工业生产破坏了产品的多样性一样,帕克赫斯特女士认为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完全泯灭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基于此种情况,她主张通过改组课堂授课方式,将学生从以往固定的学校组织中释放出来。
一、道尔顿制概述
(一)道尔顿制内容1.无课表上课道尔顿制完全打破了传统班级授课制的课表束缚,将每门学科分为若干段,每一段都有明确的要求和完成的标准,按月或周分配。教师会将学生在某一阶段所需要掌握的知识以合同的形式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去完成。为了监督学生的自主学习,完成一段任务的学习之后,教师会定期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通过的学生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2.实验室授课道尔顿制取消了传统的班级和年级,建立了实验室。实验室内配有各种相关参考书籍、图标以及仪器等,供学生学习使用。每个实验室均配有指导教师,在学生遇到问题时给学生提供指导。学生进入实验室之后,可以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共同学习。如果认为自己在该实验室的讨论学习可以结束了,学生可以在任意时间离开,进入自己希望进入的另一个实验室。3.“表格法”评价机制为了可以及时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进度,教师把一个学期必须学习的内容编制成计划进度表,并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此了解学生目前的学习进度。
(二)道尔顿制原则1.自由原则这指的是教师“放权”给学生,在教学中,使学生拥有更多自主选择、自主学习的权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自主选择科目和学习内容自主计划和安排学习时间,不受上课时间表的束缚自由出入试验室,灵活展开学习讨论等。2.合作原则道尔顿制打破了班级的界限,使得不同年龄、年级的学生可以在团体生活中自由地进行活动。学生之间可以更好地进行交流和合作,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让学生建立亲密友善的同学和师生关系。3.计划原则该原则主要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拟定学习计划,支配学习时间。由于课程表的取消,学生需要制定自己的时间“预算”,根据预算的具体情况在规定时间内自订计划,自主学习。
二、道尔顿体制在我国发展
(一)在我国发展的历史20世纪初,随着“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开展,越来越多的西方进步思想开始传入我国。伴随着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道尔顿制开始进入国民视野,帕克赫斯特本人更是亲自来到中国宣传。反对班级授课制,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同伴合作的体制思想,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实践者和理论家所支持,各地纷纷掀起效仿道尔顿制的热潮。上海的吴淞中学率先实行这一体制,此后越来越多的学校加入到践行道尔顿制的行列当中。其中最著名的当数廖世承主持下的东南大学附中道尔顿制实验,其可堪称中国近代教育实验科学化的典范。然而,道尔顿制在我国短暂辉煌后开始迅速降温,到1930年便退出了历史舞台。这场热潮在我国的兴起与衰落的过程真可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乎焉”。尽管如此,它对中国的近代教育仍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道尔顿在我国失败的原因分析1.道尔顿制自身的局限性(1)夸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道尔顿制采取个别教学的方式,要求教师尽可能少地干预学生的学习。然而,在不具备具体系统知识的框架之下,自主课堂一定程度上是不利于学生知识与学习动机的建构。课堂教学内容与学习动机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控。然而在道尔顿制的要求下,这种灵活性反而被僵化了。教师预先规定固定的内容让学生自学,使得教师无法预见课堂当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不能知晓学生对所学内容的预期和即时反应,自然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不同年龄和学级的学生自制力是不同的,一些相对懒惰的学生很难贯彻自主学习精神。因而自主学习体制容易造成学生的放任自流,甚至造成逃学、逃课现象。(2)学习内容制定的“教师中心性”道尔顿制看似尽可能地以学生为中心,然而在最重要的课程内容的制定上却违反了这一基本原则。由于制定课程时,教师缺乏与学生的交流及对学生的了解,所指定的课程必然容易陷入“教师中心性”的误区,不适应学生的知识建构。学生甚至不明白自己学习这些知识的目的和作用何在,他们只具有学多少的自由,而缺乏学什么的自由。(3)教师力量的缺乏在道尔顿制的要求下,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困难时可以要求教师讲解。然而,这在无形中对教师的要求加大了。由于自主独立学习,学生产生的问题具有很强的个人属性,使得教师无法进行团体讲授。长此以往,对教师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就更高了,使得教师的精力难以跟上教学的需要。2.道尔顿制在我国的不适应性(1)教育体制改革应以国情为参照道尔顿体制传入我国的时候,中国刚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中走了出来,建立了民主共和国,政局还不稳定,投入在教育上的经费自然也是很有限,有限的教育经费无法满足教学实验室的建立以及所需设备的购买。另外,学生难以转变对自主学习的认识,教师的数量和素质也无法满足道尔顿体制的要求。(2)教师素质与要求的脱节道尔顿体制对教师数量和素质的要求很高。首先,由于教学实验室的建立,教师必须在实验中对学生的学习困惑进行指导,这使得教师的工作时间在无形中延长。其次,在班级授课制当中,教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都是由教师决定的,然而在道尔顿体制下,教师则进行了角色的转变———学生问什么,教师答什么。这对教师的素质产生了极高的要求。(3)推进教育现代化与中国传统教育价值观的疏离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看作一个西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丧失中国传统教育形式和观念的过程。废除科举、建立学堂等一系列改良方式都是效仿西方的教育方式。诚然,我国的教育体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如果盲目地彻底颠覆我国的教学理念和教学传统,将它们一刀切地全部丢掉,势必也会造成国人的不适应,并最终导致教育改革的失败。
(一)将新式教育理念与国情结合起来教育文化的引进和推广必然会受现实环境的制约。西方的教学观是根植于西方的价值观之下的,不一定完全适合我国的教育现实。我国的教育不应该全盘接受其他国家的教育经验,而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真正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
(二)努力提高我国教师的自身素质相比传统教育方法,道尔顿体制对教师个人素质的要求更高。要想全面贯彻基础教育改革就必须全面提升教师的素质:加强师范生在校期间专业素质的培养严格教师行业准入制度,提升教师资格考试的专业性定期对在岗教师进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教师予以处理。虽然道尔顿体制在我国的广泛实验和引入已经成为过去式,但是,关于教育体制的改革在我国仍然在进行,“杜郎口”模式、北京十一学校的“走班制”等都在我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杜郎口”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改为课上学生讨论、教师予以适当指导和干预。这体现了道尔顿模式当中的合作和自由精神。北京十一学校的“走班制”改变了传统的固定班级制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参与课堂的互动与讨论。这在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中是一项很大的突破,它符合道尔顿制的三项原则,同时又符合中国的特点。这两所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均成绩优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就足以证实这种模式在我国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道尔顿模式的确是教育界一项十分伟大的体制,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地方。但是,我们的教育体制必须适应我们国家自身的实际情况,每个学校又要根据自己学校的特殊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改革之路,而不能盲目地模仿。教育改革的浪潮已经袭来,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先进教育体制的指导下,积极地寻找适合自己的改革之路。
作者:申丽娜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珠海分院